葉有連
摘要:語文教師一直努力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筆者認為只有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提升了教師的自身素質,才能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7-0241-02
一、閱讀教學和“有效”閱讀
閱讀教學是什么呢?“閱讀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系統(tǒng)地通過學習各類文本材料進行閱讀的一種實踐活動。是將老師,學生和閱讀材料有機聯系在一起的教學方式?!睋Q句話說,閱讀教學就是在課標的指引下,教師以一定的閱讀材料為主,有目的地通過某種特定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獲得體驗的一種實踐活動。
而小學語文教師要達到“有效”閱讀的目的,就必須在有限時間內,通過優(yōu)化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等方式,用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有效”閱讀涉及的因素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技能、人文修養(yǎng),和學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都會影響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三、如何達到“有效”閱讀
(一)優(yōu)化教學過程和教學環(huán)節(jié)
1.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敖虒W目標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具體反映,是實施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評價課堂的基本標尺?!苯虒W目標既是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終結點。由于不同學段的小學生在心理發(fā)展水平、學習習慣、個性興趣、接受水平等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發(fā)展狀況,制定出具有可實踐操作性的教學目標,分學段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而所謂針對性的教學,是指要分學段來引導學生學習。如表1:
2.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閱讀文本形式多樣,選擇的教學方法也會有所變化。由于小學生沒有多少自控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沒有過多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文本意義和情感,在閱讀課堂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進行情景的設定與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這就是情境教學法。
李吉林認為:“教師根據教學的活動內容,通過創(chuàng)設典型場景,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學生的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鼻榫辰虒W主要包括了:生活再現情境、實物展示情境、圖畫展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角色扮演情境和語言描繪情境。
第一,生活展現情境。教師應該選取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展現教學情境。在上《爬山虎的腳》時,筆者帶學生去大自然中看爬山虎,讓學生們親自感受了一下爬山虎腳的神奇。
第二,實物展示情境。就是把特定的物品(可以是真實的實物,也可以是模擬的實物)進行展示。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燕子,上《燕子》時,筆者特意將燕子的模型帶到了課堂,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
第三,圖畫展現情境。課文插圖、簡筆畫、多媒體畫面等圖畫,有助于教師引導學生進入課文中的具體情境。如筆者在上《荷花》時,就先用多媒體展示了不同的荷花,讓學生來描述看到的情景。在課堂的最后,再讓學生們親自畫出自己心中的荷花。很多學生都由此沉浸在這荷花的美麗之中。
第四,音樂渲染情境。教師借助跟課文感情基調、意境相似的音樂,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讓學生充分感受蘊含在文本中的感情。由于很多的學生沒有觀過潮,沒辦法體會和想象潮漲時的那種壯闊的景象,所以筆者在解讀《觀潮》的文本時,先播放了一段關于錢塘江漲潮時的視頻,旁邊配以慷慨激昂的音樂。在這激情澎湃的音樂聲中,學生們被這種雄壯的自然景觀所震撼了。
第五,角色扮演情境。學生扮演文本中人物,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中的情感。當一個穿著破爛,赤著腳,手挽竹籃嘴里喊著“賣火柴咯”的女孩剛走上講臺時,引發(fā)了底下學生的哄堂大笑。但是隨著情節(jié)的展開,撿鞋飛跑的市儈男孩,慈祥善良的可敬奶奶,不敢回家最后在新年夜死掉的可憐女孩,讓笑的前仰后倒的學生們最后都沉浸在這種不能言說的悲痛之中。學生們哭了,而筆者《賣火柴的小女孩》成功了。
第六,語言描繪情境。教師充分運用語言的魅力,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情境。
3.合理運用教學評價。合理的評價,可以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以往的閱讀評價往往是老師的“一刀切”,簡單地以標準答案來判斷學生正誤的評價,評價的權利在老師的手里。這種評價忽視了學生的不同,禁錮了學生自由的思維。此外,一味“戴高帽”的鼓勵性評價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學生們無法從中了解自己真實的學習狀態(tài)。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我們應該設立的是多元化的閱讀評價方式。
這種評價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主體的差異,尊重學生的體驗,特別是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獨特的體驗要加以正確的評價和引導。開放式的閱讀,很容易讓本來想象力就很豐富的小學生,產生脫離文本的不切實際的觀點。這時教師既要肯定學生思維活躍的優(yōu)點,又要點出學生的不足,并提出要求:希望學生能結合上課內容進行新的思考,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由于正處于急需要認同感的階段,小學生喜歡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愿意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建立一個“教師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三維一體的評價機制。學生加入評價隊伍,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有助于增進同學友誼,達到有效閱讀的目的。
(二)提高教師的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和人文素養(yǎng)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和人文素養(yǎng),才能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李吉林老師說過:“在教師提高專業(yè)知識的內容下,要求教師通曉所教的學科和專業(yè),要求教師具有廣泛的基礎文化知識,要求教師掌握教育科學的理論,懂得教育的規(guī)律?!彼栽诮逃顒又校處煈撛诔浞终莆臻喿x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的前提下,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素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這不僅要求教師必須要廣泛閱讀專業(yè)理論書籍,不斷轉變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技能,還要由內而發(fā)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此外,教師在掌握閱讀教學的規(guī)律的同時,必須充分掌握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將心理教育放到閱讀教學中去。
總之,只有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升了教師的自身素質,才能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吳忠豪.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77-281.
[3]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8
[4]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5]李吉林.不斷塑造自我,提高自身素質[J].中國教育報,1997,(01).
[6]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7]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8]崔贛英.讓我們的課堂有效起來——關于閱讀教學的一些探討[J].信息教研周刊,2015.
Abstract:Chinese teachers have been trying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only by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can we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Chinese language;reading teaching;effectiv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