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弗不
新考綱規(guī)范了論述類文本閱讀的考查題型:三道選擇題,四選一(錯誤項或正確項)型。怎么解答此類試題呢?最佳破解之策就是,看清其常規(guī)常用的設誤法。經過研究,其常規(guī)常用的設誤法,無非以下幾種。
一、偷換概念
本來是這個意思,設題者卻故意換成那個意思,即偷換概念、偷梁換柱、以假亂真、混水摸魚、混淆是非、顧左右而言他。譬如:
例1,1917年王國維寫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續(xù)考》,證明了《史記·殷本紀》所載內容的真實性。(2016·全國卷Ⅰ第1題D項)
我們先看原文:“1917年王國維寫了《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續(xù)考》,證明《史記·殷本紀》與《世本》所載殷王世系幾乎皆可由卜辭資料印證,是基本可靠的?!睂⒃呐c選項比對一下,立即就可發(fā)現,命題者偷換概念,把“殷王世系幾乎皆可由卜辭資料印證,是基本可靠的”偷換成了“內容的真實性”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不可替代??辞辶?,就可選出D項是不正確項。
二、范圍失當
任意擴大或縮小范圍,故意把部分當整體,或將整體當部分;或混淆數量多寡等等,是命題者的設誤手段之一。譬如:
例2,舊史學的研究既缺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又缺乏科學的考古資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無情批判。(2016·全國卷Ⅰ第2題B項)
此項就犯了范圍擴大化的錯誤。原文只是說“對一切經不住史證的舊史學”,并沒有泛指舊史學。
三、無中生有
原文根本沒有的東西,命題者卻說有,也是命題者常用的設誤法之一。譬如:
例3,若想證實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記錄的夏王朝與夏王世系的客觀存在,還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2016·全國卷Ⅰ第3題B項)
此項的錯誤是,原文已指出“《殷本紀》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馬遷的《史記》也確如劉向、揚雄所言是一部‘實錄”“《史記·夏本紀》中所記錄的夏王朝與夏王世系也不是向壁虛構的”,并未講“還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這就是無中生有之設誤法??辞迤浼總z,解題不難也。
四、顛倒是非
把對的,說成不對;或者把不對的說成對的。這就是典型的顛倒是非。設題者常常以此手法設題。譬如:
例4,現代小說家嘗試用新的方式講故事,會削弱小說的故事性,這將降低小說對虛構的依賴,小說的個人表達功能卻會因此得到強化。(2016·全國卷Ⅱ第3題B項)
該項“現代小說家嘗試用新的方式講故事,會削弱小說的故事性”的表述是合乎原文意旨的,“小說的個人表達功能卻會因此得到強化”與原文“難以言喻的個人經驗”的表述相關,也可合理推出。但“這將降低小說對虛構的依賴”的推論與原文第4自然段“將虛構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的表述不符。從該句可知,現代小說并非不要虛構了,而是虛構的功能指向發(fā)生了變化,從故事之中挪到了故事之外。因此,該說法與原文不符,顛倒是非,是錯誤的。
五、肯否失當
“肯否失當”,即肯定與否定失當的簡稱。把肯定的說成否定的,或者,把否定的說成肯定的。這跟顛倒是非有些類似。譬如:
例5,現代小說不太注重一個故事如何來講,因為故事情節(jié)已不再是現代小說最重要的因素,人們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2016·全國卷Ⅱ第2題C項)
此項開頭說的“現代小說不太注重一個故事如何來講”,與原文不符,看原文第4自然段相關語句,如“對待故事的方式復雜多變”“取決于講故事的方式”等等,可以確證,現代小說的特點,恰恰是看重“如何講故事”的??粗兀强隙?;不看重,是否定。這就是肯定與否定失當。
六、邏輯混亂
事物之間是有一定的邏輯性的,不能違背邏輯。而命題者卻常常設置一些邏輯混亂項來測試考生。譬如:
例6,傳統(tǒng)故事和早期小說的本質差異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傳,后者則是作家創(chuàng)作加工后的游歷見聞。(2016·全國卷Ⅱ第1題B項)
此項中關于“傳統(tǒng)故事和早期小說的本質差異”的相關信息,可見于原文第2自然段“除流傳形式上的簡單差異外,早期小說和故事的本質區(qū)別并不明顯,經歷和見聞是它們的共同要素”一句。該句闡明:傳統(tǒng)故事和早期小說的本質差異不大,都以經歷見聞為主,其主要區(qū)別在于流傳形式。因此,它們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流傳形式”。該項引導出的兩相比照部分,未著眼于“流傳形式”,形成一個邏輯完整的表述:雖然前半句的“口耳相傳”講的是流傳形式,但后半句的“游歷見聞”,則沒有繼續(xù)從“流傳形式”(如記錄和閱讀)的角度來講。關于兩者“本質差異”的表述,邏輯混亂,與原文不等值,是錯誤的。
七、強加因果
把原因和結果顛倒,這叫顛倒因果;而把兩者之間無因果的,卻強加上一個因果關系,這就是強加因果。譬如:
例7,“五四”之前,很多涉及歷史的神話傳說之所以沒有成為廣泛使用的史料,是因為這些作品在史學和文學歸類問題上存在爭議。(2016·全國卷Ⅲ第3題B項)
根據原文第1自然段“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圍并非如此寬泛,文學作品在大多數史學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獻到底屬于文學還是史學,一兩千年來都沒有一致的看法?!笨芍?,上面所說“之所以……是因為……”,是命題者強加的因果關系。
八、說法絕對
很多命題者都非常喜歡用一些絕對化的概念來敘述選項、設計選項,什么“最佳”、“一定”、“完全”、“不能”、“第一”……這些都是絕對化詞語,看到這些詞時,一定要謹慎判斷。譬如:
例8,電視劇《康熙王朝》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了虛構,其中部分情節(jié)與歷史事實有出入,不能從這類作品中發(fā)掘史料。(2016·全國卷Ⅲ第2題D項)
我們仔細看原文,原文最后1個自然段,第一句說“上面說的是介于文學與史學之間的文獻,至于純粹的文藝作品,當然也能從中發(fā)掘史料”,這里明明是說“也能”,而解說項中的“不能從這類作品中發(fā)掘史料”的“不能”說法絕對化而錯誤。
九、張冠李戴
混淆人物或事物,把這個人、這件事,說成是那個人、那件事。這就是張冠李戴。命題者也喜歡這么干。譬如:
例9,王國維在《古今新證》中認為,有些歷史學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會“疑古”,懷疑堯、舜、禹等人物的真實性。(2016·全國卷Ⅲ第1題C項)
根據原文,第2自然段說“王國維《古史新證》說‘而疑古之過,乃并堯、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懷疑之態(tài)度及批評之精神不無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嘗為充分之處理也。”命題者的解說項認為,“疑古”的過錯在于一并懷疑堯、舜、禹,而原文則認為,懷疑精神與態(tài)度有可取之處,“疑古”的過錯在于沒充分研究史料。把“沒充分研究史料”說成“一并懷疑堯、舜、禹”,即把這件事,說成是那件事,張冠李戴也。
總之,對于論說文本閱讀的測試題,破解之策就是,看清命題者的設誤項,就能準確無誤地選到正確答案。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