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麗
(鄢陵縣中醫(yī)院 手術室 河南 許昌 461200)
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吳欣麗
(鄢陵縣中醫(yī)院 手術室 河南 許昌 461200)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間在鄢陵縣中醫(yī)院行剖宮產手術的82例患者,將所有患者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案分為兩組,每組41例。對照組采用產科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住院費用及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55%,對照組為63.4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手術患者中護理效果顯著,可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醫(yī)療費用,縮短住院時間,值得廣泛應用。
剖宮產術;滿意度;臨床護理路徑
臨床護理路徑是以患者為基礎,對不同的群體制定規(guī)范化、個性化的臨床護理方案,并依照時間順序有條不紊的進行[1]。相關研究顯示,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促進護患關系,推動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較常規(guī)護理具有明顯的臨床優(yōu)勢,得到廣泛關注與認可[2-3]。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研究臨床護理路徑用于剖宮產手術患者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間在鄢陵縣中醫(yī)院行剖宮產手術的82例患者,排除其他疾病史患者,術前常規(guī)檢查良好,且均進行了硬膜外麻醉。將所有患者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案分為兩組,每組41例。觀察組年齡24~35歲,平均(29.05±2.31)歲,孕周32~38周,平均(34.19±1.73)周,對照組年齡23~32歲,平均(28.15±2.36)歲,孕周31~36周,平均(33.76±1.64)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基礎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如下。①骨干醫(yī)護人員組成研究小組,設計臨床護理路徑表,制定工作流程和護理服務標準,分配護理任務,進行護理常規(guī)技術操作培訓,使其具備較強的操作能力及溝通能力。②依據(jù)婦產科的實際情況、產婦的需要、產婦的分娩方式及護理特點,制定個性化、規(guī)范化護理方案。③從多方面加強醫(yī)護人員的職業(yè)素質,進行系統(tǒng)和全面的培訓,定期普及護理知識及互相學習與患者的溝通技巧,使其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④臨床護理路徑表以時間為橫軸,以護理內容為縱軸,護理內容包括相關檢查、術前心理教育、手術指導、術后護理知識、嬰幼兒知識、健康知識以及出院指導等臨床治療及護理措施。⑤護理人員要嚴謹實施,注意觀察患者的臨床反應,并且根據(jù)臨床反應及時調整方案,準確記錄已經完成或尚未完成的護理步驟,對未完成的項目進行備注,并實施研究和分析。每天的護理內容及注意事項要讓患者及其家屬完全知情,調動產婦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增強醫(yī)患之間的互動性。⑥護理人員仔細記錄,并且相互交流經驗和體會,綜合評估臨床療效、產婦評價等信息。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匿名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滿分100分,8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5~85分為滿意,65分下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2.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住院時間及費用 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n住院時間/d住院費用/元觀察組416.34±0.743295.58±64.26對照組418.42±3.014620.24±74.53t4.29686.192P<0.05<0.05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要求也隨之提高,在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對患者預后恢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婦產科臨床手術較多,患者容易情緒失控,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極易導致患者死亡,且容易引發(fā)醫(yī)患糾紛。合理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加強醫(yī)患之間的溝通,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降低醫(yī)患雙方的成本,提高治療護理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可給予患者合理化、科學化及流程化護理,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醫(yī)療成本,達到最佳護理效果[5]。本研究給予患者臨床護理路徑,根據(jù)患者病情,合理制定護理計劃,對護理人員進行系統(tǒng)性培訓,給予患者及其家屬健康教育,指導患者相關知識,并給予其心理疏導,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與配合度,增強護理效果[6]。本研究結果表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醫(yī)護人員整體服務質量有明顯提升。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手術患者中護理效果顯著,可提高護理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值得廣泛應用。
[1] 王曉玲.臨床護理路徑對60例剖宮產護理效果的影響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5,21(19):145.
[2] 王艷翠.臨床護理路徑在擇期剖宮產術患者中的應用[J].甘肅醫(yī)藥,2013,32(11):867-868.
[3] 王莉.剖宮產術后子宮下段切口早期妊娠的護理[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24(6):155-156.
[4] 張雅萍.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剖宮產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9):117-118,121.
[5] 雷霞,陳莉,周紅.擇期剖腹產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的效果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3,22(12):29-30,34.
[6] 繆麗霞.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干預對剖宮產患者的臨床影響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6):125-128.
R 473.7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132
201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