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沈陽城市地位的不斷提升,很多文人對沈陽予以關注,其作品中或體現(xiàn)出沈陽地域文化因素的影響,或直接表現(xiàn)沈陽形象。《聊齋志異》與《紅樓夢》是清代文學的杰出代表,分別是中國文言短篇小說與白話長篇小說的巔峰之作。雖然它們的創(chuàng)作與沈陽地域無直接聯(lián)系,但在版本、內容表現(xiàn)與傳播上卻都與清代的發(fā)祥地——沈陽有著密切的關系,其被接受與傳播過程中的沈陽色彩不可忽視。而它們也在廣義上構成了沈陽文學史的一個重要部分,為沈陽文壇增加了有力的一筆。
關鍵詞:聊齋志異;紅樓夢;沈陽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識碼:A
遼太宗天顯二年(928),東丹王耶律倍南遷,于今日沈陽地區(qū)建立沈州,沈陽的城市規(guī)模發(fā)展很快;此后,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沈州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與遼陽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合并為“沈陽等路安撫高麗軍民府”,“沈陽”之名就此確立;明代洪武十九年(1386)設立沈陽中衛(wèi),閔忠又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重修了沈陽城,擴大了城市規(guī)模,強化了城市功能;特別是清代,沈陽先后成為了都城和陪都,其城市地位更是有了質的提升。許多重大的事情在這里發(fā)生,它也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尤其是諸多文人將視線投入到這里,他們的作品或直接表現(xiàn)沈陽形象,或在接受與傳播過程中受到沈陽地域文化因素的影響。在中國小說史上,誕生于清中葉的蒲松齡《聊齋志異》與曹雪芹、高鶚《紅樓夢》分別代表著文言短篇與白話長篇小說的最高成就。雖然它們的創(chuàng)作與清代的發(fā)祥地——沈陽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但這兩部著作在版本、內容表現(xiàn)與傳播上又都有著不可抹去的沈陽色彩。本文對此問題加以探析,就正于方家。
蒲松齡一生沒有來過沈陽,但他晚年親自對《聊齋志異》做過一次系統(tǒng)的整理校訂,這就是《聊齋志異》手稿本,而這個稿本歸宿就在沈陽。同治九年前后,蒲氏七世孫蒲價人帶著手稿本來到東北,后定居沈陽。其后代蒲英灝曾在奉天將軍依克唐阿帳下供職。期間,依克唐阿提出借閱,蒲英灝不好推托,便借了上半部。依克唐阿看完歸還,又借去下半部,但未及歸還,便于1898年奉旨進京。1899年初,依克唐阿死于北京,下半部《聊齋志異》手稿從此失去下落。僅存的上半部手稿2函4冊歷經磨難,現(xiàn)藏于遼寧圖書館。
《聊齋志異》不僅手稿本現(xiàn)在沈陽,而且其中《黑獸》一篇更是直接以沈陽為描述對象:
聞李太公敬一言:“某公在沈陽,宴集山顛,俯瞰山下,有虎銜物來,以爪穴地,瘞之而去。使人探所瘞,得死鹿,乃取鹿而掩其穴。少間,虎導一黑獸至,毛長數(shù)寸,虎前驅,若邀尊客。既至穴,獸眈眈蹲伺。虎探穴失鹿,戰(zhàn)伏不敢少動。獸怒其誑,以爪擊虎額,虎立斃,獸亦徑去?!?/p>
異史氏曰:“獸不知何名。然問其形,殊不大于虎,而何延頸受死,懼之如此其甚哉?凡物各有所制,理不可解。如狝最畏狨,遙見之則百十成群,羅而跪,無敢遁者。凝睛定息,聽狨至,以爪遍揣其肥瘠,肥者則以片石志顛頂。狝戴石而伏,悚若木雞,惟恐墮落。狨揣志已,乃次第按石取食,余始哄散。余嘗謂貪吏似狨,亦且揣民之肥瘠而志之,而裂食之;而民之戢耳聽食,莫敢喘息,蚩蚩之情亦猶是也。可哀也夫!” [1] 446
這篇小說托物言志,以沈陽(根據(jù)其描述,筆者推測其具體位置是今沈陽東北部的輝山風景區(qū))一只神秘的黑獸輕易擊斃一只老虎的異事引發(fā)聯(lián)想,由自然中的事物想到人間事,針對吏與民眾之關系,由老虎面對“殊不大于虎”的黑獸“延頸受死,懼之如此”,而想到“狝最畏狨”,進而想到“貪吏似狨,亦且揣民之肥瘠而志之,而裂食之;而民之戢耳聽食,莫敢喘息,蚩蚩之情亦猶是也”,其落腳點不同于《聊齋志異》中其他表現(xiàn)貪官酷吏的作品那樣正面對官吏的殘酷橫暴予以抨擊,而是從百姓角度出發(fā),對百姓受到傷害的原因進行了深刻犀利的分析,雖然他也說“凡物各有所制”,但也指出“理不可解”;在哀其不幸的同時,也有怒其不爭的味道。而在形象塑造上,則較好地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方式,如對黑獸,除了“毛長數(shù)寸”外,沒有正面表現(xiàn)其形象。但本來是兇猛的老虎在它面前卻誠惶誠恐,“前驅,若邀尊客”,發(fā)現(xiàn)埋藏的鹿丟失后“戰(zhàn)伏不敢少動”,而黑獸卻先是“眈眈蹲伺”,繼而又“怒其誑,以爪擊虎額”,最終老虎被擊斃,“獸亦徑去”,一個“徑”字尤為傳神,兩相對比,黑獸兇殘與驕橫的形象已經躍然紙上。
蒲松齡的這篇小說直接以沈陽為表現(xiàn)對象,情節(jié)籠罩在一片神秘的氣氛中,足見沈陽在當時人們心中的印象——荒涼神秘。盡管當時沈陽是清代的陪都,城市地位很高,但依然是諸多文人流放之所,在諸多文人心中沈陽還是一片荒涼苦地,甚至猛虎與怪獸橫行,這從當時流人詩文作品中可以得到佐證。蒲松齡一向關注社會時事,并在作品中有所體現(xiàn)。這篇《黑獸》雖然沒有出現(xiàn)流放文人的形象,但這種荒涼苦地的印象顯然是與之有關的。另一方面,雖然沈陽先后成為清代的首都和陪都重鎮(zhèn),但其文化氣息顯然還不是非常濃郁,甚至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朝鮮使團成員李田秀與“仲兄”李晚秀《入沈記》中,沈陽依然是一個“文化場所雜亂不堪” [2] 322 ,文人精神面貌頹廢的城市。這對于生活在文化底蘊深厚的齊魯大地的蒲松齡來說,表現(xiàn)沈陽乃至關外的荒涼詭異,顯然也是其文化優(yōu)越心理的體現(xiàn)。
除了《聊齋志異》,《紅樓夢》也與沈陽有著密切關系。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
首先,曹雪芹的家世與沈陽有著很深的淵源。其祖父曹寅,“字楝亭,漢軍正白旗人,世居沈陽,工部尚書璽子” [3] 13379 。而清康熙六十年(1721)唐開陶等纂修《上元縣志》卷十六《曹璽傳》載:“曹璽……大父世選,令沈陽有聲?!贝送猓鞒苫辍吨匦奚蜿栭L安禪寺碑》上還有沈陽中衛(wèi)指揮曹輔和曹銘的名字,這塊堪稱為研究曹雪芹祖籍石刻物證的碑石曾藏于沈陽北塔法輪寺碑林,可惜因長時間沒有人管理而風化剝蝕嚴重,現(xiàn)已收存于沈陽塔灣碑林。此后,曹輔的墓又于2012年5月在沈陽大東區(qū)榆林堡地區(qū)被發(fā)掘出來。一時間,曹雪芹祖籍問題再成熱點,爭論日久的“豐潤說”“鐵嶺說”和“遼陽說”之外,大有再添“沈陽說”之勢。
其次,推動《紅樓夢》形成完璧的倡導者,“《紅樓夢》版本流傳史上的標志性人物” [4] 130 程偉元也與沈陽有著密切的關系。程偉元原籍河南,后來在蘇州生活過,自稱“古吳程偉元”。他工詩擅畫,現(xiàn)存畫作就有為盛京將軍晉昌畫的《紅梨主人秋風紅豆圖》,嘉慶八年朝鮮使團成員李海應的《薊山紀程》中還收錄了程偉元在沈陽為朝鮮人所作的一首詩:
國語難傳色見春,雅材宏度盡精神。
賤生何幸逢青顧,片刻言情盡有真。
這“為其文化素養(yǎng)的多元化提供了一個佐證” [4] 131 。他曾在嘉慶五年到嘉慶七年在沈陽做過盛京將軍晉昌的幕僚。當時程偉元因為刊行120回《紅樓夢》已經有了名聲,晉昌對其非常器重。在沈陽的三年時間里,他和晉昌及其他詩友互相唱和,可惜的是,程偉元在沈陽所作的詩歌,除朝鮮人李海應記述的那一首外,至今尚無其他發(fā)現(xiàn),但從晉昌所和的三十首題為《壬戌冬還都小泉以上下平韻作詩贈行因次之》還能窺見程偉元的才情風采,如“草堂小坐多佳趣,酒興偏教詩興長”(其二);“西堂賞桂賦秋佳,把酒持螯兩意諧。君是風流瀟灑客,放懷今古已忘骸”(其九);“書窗詩案得追陪,雪月花時共舉杯”(其十);“知君高士靜門庭,鎮(zhèn)日琴書意自寧”(其二十四);“約略歸期重訂社,琳瑯妙句一時揮”(其二十八)。而且從程偉元《且住草堂詩稿·題詞》可知,正是他為晉昌保留整理了這份詩稿,并且提出:“詩以道性情,性情得真,章句自在,茍獨取其詞,何妨如他稿之伐毛洗髓,任失其真。余所欲留者,不為詞句之妙,而為性情之宜?!币孕郧檎撛?,見解可謂不俗。其“琳瑯妙句一時揮”的才情,“把酒持螯”“風流瀟灑”的氣質,與《紅樓夢》的作者是近似的。此外,他還在晉昌幕府工作之余執(zhí)教沈陽書院,著名詩人金朝覲就是他的學生,而且還是其入室弟子。程偉元在朝鮮也有著較高的聲譽,甚至在道光九年(1829)清宣宗旻寧出關祭祖,朝鮮使臣樸來謙到沈陽謁見皇帝,心中仍然對程偉元充滿敬意。樸來謙的《沈槎日記》于九月初一日記載道:“曾聞沈陽多文士,謂當于留館之時過從消遣矣。來聞程小泉偉元作故已久,潘果茹元鉞、金朝覲俱游宦在外云,可悵也。” [5] 342 可見,程偉元不僅是個書商,他還是“一位兼長詩、文、畫等多方面才藝的名士, 深受以宗室晉昌為首的遼東上層士大夫的器重” [6] 336 。程偉元的藝術造詣當不低于高鶚。他在《紅樓夢》的整理過程中,不僅是一個出版者,同時也是一個參與合作者。從這個角度看,《紅樓夢》的著者在曹雪芹之后如果寫上高鶚的名字,那么也可以加上程偉元的名字。
第三,沈陽的子弟書、大鼓等藝術形式,對《紅樓夢》的傳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子弟書在嘉慶初年傳到沈陽,影響極大??姖櫦浽凇杜憔╇s述》中說:“說書人有四等,最上者為子弟書。” [7] 85 沈陽有許多出版子弟書的書坊,如嘉慶時期程偉元創(chuàng)辦的程記書坊,道光年間由繆公恩創(chuàng)辦的會文山房等。子弟書中有不少段子取材于中國古典小說,對小說的傳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紅樓夢》而言,最出名的子弟書段子當屬定居沈陽的多產作家韓小窗所著《露淚緣》和《黛玉悲秋》。此外,《紅樓夢》還被東北大鼓、京韻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墜子等藝術形式移植,語言更加簡潔易懂。例如,在東北大鼓長篇書目中就有《紅樓夢》,短篇曲目里有《黛玉悲秋》《雙玉聽琴》《薛寶釵捕蝶》《晴雯補裘》《紫鵑試玉》《史湘云醉酒》和《黛玉焚稿》等。這些藝術形式通過對《紅樓夢》題材的吸收,并進行了藝術再創(chuàng)造,不僅豐富了沈陽文壇,而且也有利于《紅樓夢》在沈陽的流傳。
總的來看,沈陽古代文學既包括本土文人作品,也包括外來居住于沈陽的文人作品, “沒有來過沈陽,但其作品卻以沈陽為表現(xiàn)對象” [8] 199 文人作品也應納入沈陽古代文學范疇,這樣“以便描述、評析其在地域文學發(fā)展歷程中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作用和地域的文化文學在他整個創(chuàng)作道路的演進流變中鐫刻下的印痕” [9] 160 ,而“如果其作品中帶有沈陽文化因素,如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的烙印,那么也應該將其納入沈陽古代文學史范疇” [8] 199 。由此可見,這兩部具有沈陽色彩的小說在廣義上也屬于沈陽地域文學的組成部分。同時,結合沈陽地域文化要素對其接受與傳播特點進行研究,也必將有助于推動《聊齋志異》和《紅樓夢》研究工作的深入進行。
參考文獻:
[1](清)蒲松齡.聊齋志異[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2]趙旭,劉磊.試論《入沈記》中的沈陽文壇[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3]趙爾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趙建忠.新發(fā)現(xiàn)的程偉元佚詩及相關紅學史料的考辨[J].紅樓夢學刊,2007,(6).
[5]張杰.韓國史料三種與盛京滿族研究[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
[6]馬國權.程偉元在遼寧[J].紅樓夢學刊,1981,(3).
[7](清)繆潤紱.陪京雜述[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9.
[8]趙旭.沈陽古代文學的歷史進路[J].社會科學輯刊,2014,(6).
[9]武衛(wèi)華,喬力.論地域文學史學的架構基礎與范疇界定[J].江蘇社會科學,2006,(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ing of Shenyang,a lot of scholars threw their eyes on it. Their writings embodied the influence of region cultural factor of Shenyang,or directly expressed Shenyang's images. “LiaoZhaiZhiYi” and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re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They are the peak of Chinese classical short stories and novels.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reation of Shenyang region,but in the version,content and spread it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irthplace of Shenya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acceptance of Shenyang factors and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can not be ignored!Meanwhile it is an indelible mark on the history of Shenyang literature.
Key words: LiaoZhaiZhiYi;Dreams of Red Chamber;Shenyang
(責任編輯:陳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