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霞, 徐惠明, 陳小芳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江蘇 蘇州, 消化內科)
?
消疣和胃方治療肝胃不和型未成熟型疣狀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周明霞, 徐惠明, 陳小芳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江蘇 蘇州, 消化內科)
消疣和胃方; 疣狀胃炎; 肝胃不和型; 臨床療效觀察
疣狀胃炎(VG)又稱痘疹性胃炎,是一種具有特征性形態(tài)及病理變化的特殊類型胃炎。由Moutler和Corner于1947年首先報道,是內鏡下形態(tài)呈扁平疣狀隆起、中央臍樣凹陷糜爛的胃黏膜病變。胃鏡觀察可見多個丘疹樣或條索狀隆起,表面見有臍孔樣凹陷,中央有糜爛,多見于胃竇部和胃體部,可分為未成熟型和成熟型[1]。未成熟型疣狀胃炎病灶黏膜較成熟型易修復,中藥的及時干預有助于消除糜爛病灶,阻止其向成熟型發(fā)展,避免病程向癌癥轉化。作者自擬消疣和胃方治療肝胃不和型未成熟型疣狀胃炎,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臨床根據(jù)患者癥狀選取辨證為肝胃不和型的未成熟型疣狀胃炎病例60例。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全國第2屆慢性胃炎共識會議, 2006, 上海)。內鏡診斷標準:參照2003年消化內鏡學會大連會議制定的慢性胃炎內鏡分型分級標準。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慢性胃炎的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 2003, 重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年齡14~78歲。對照組年齡15~76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雷貝拉唑(江蘇濟川藥業(yè)有限公司)20 mg (1次/d) +康復新液(湖南科倫制藥有限公司)15 mL口服(3次/d)。治療組給予雷貝拉唑20 mg (1次/d)+康復新液15 mL口服(3次/d)。并加用消疣和胃方水煎200 mL, 口服2次/d。消疣和胃方藥物組成為:柴胡6 g, 炒白芍15 g, 炒白術15 g, 炙黃芪15 g, 元胡10 g, 香附10 g, 陳皮6 g, 半夏12 g, 黃芩10 g, 黃連6 g, 丹參10 g, 莪術10 g, 炙甘草3 g。2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治療前后進行中醫(yī)癥狀分型并查胃鏡。
療效評定按照中醫(yī)證候療效判斷標準進行。
胃鏡療效判定標準如下:參照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2]。
治療組中痊愈8例,顯效14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3%; 對照組中痊愈5例,顯效11例,有效6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3.33%。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見表1。2組內鏡下愈合情況顯示,治療組鏡下痊愈9例,顯效14例,有效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00%; 對照組鏡下痊愈7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0.00%。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
表1 2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疣狀胃炎是常見病、多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以中上腹痛、噯氣、惡心、嘔吐、飽脹、泛酸等為主。本病病因目前主要認為與食物、藥物的刺激, IgE 介導的Ⅰ型變態(tài)反應,幽門螺桿菌感染,較高的胃酸分泌水平,十二指腸液和膽汁反流等有關。郭愛華等觀察發(fā)現(xiàn),胃竇型的Hp 感染率為87.3%, 胃黏膜上皮中性粒細胞浸潤較普遍,而彌漫型Hp 陽性率為54.8%, 胃黏膜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推測疣狀胃炎的胃竇型和彌漫型有不同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幽門螺桿菌在胃竇部感染率較高,其細胞毒及產(chǎn)生的尿素酶引起胃黏膜下層損傷,幽門腺或胃小凹上皮孤立增生,形成黏膜隆起糜爛。彌漫型胃黏膜多有細胞淋巴細胞浸潤,說明與過敏引起的免疫變態(tài)反應關系密切[3]。疣狀胃炎的病理學表現(xiàn)主要為輕重中度炎癥,部分患者可有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及腸化生均屬于癌前病變,因此第10屆世界胃腸病學大會已將其列為高危性癌前疾病[4]。疣狀胃炎的特點是復發(fā)性或持續(xù)性胃多發(fā)性糜爛,治療效果欠佳。目前西醫(yī)主要以抑酸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粘膜保護劑為主,手段較單一,療效不確定,易復發(fā),且對成熟型尤其是HP陰性病例療效不佳[5]。趙靜等[6]研究發(fā)現(xiàn),根除HP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炎癥,短期內抑制病灶炎性反應,然而由于病灶底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及病變本身并未得到顯著改善,療效并不明顯。也有部分人應用微波、熱極、高頻電凝、氬離子凝固術等胃鏡下創(chuàng)傷性治療,雖然有徹底安全祛除病灶的優(yōu)點,但存在創(chuàng)面繼發(fā)潰瘍等并發(fā)癥,且需進一步制酸劑治療[5]。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疣狀胃炎發(fā)病密切相關。中藥對幽門螺桿菌的體外抑殺實驗顯示,幽門螺桿菌對黃連高度敏感,對黃芩、丹參、元胡、甘草中度敏感,對柴胡、陳皮低度敏感[6-7]。本方中多味中藥可有效抑殺幽門螺桿菌,祛除疣狀胃炎病因,有助于病灶黏膜修復愈合。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8-9]表明,白芍、白術有調節(jié)免疫的作用,使患者機體免疫能力提高,并能達到預防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目的,黃芩、黃連能抗變態(tài)反應,調節(jié)免疫功能[10-11]。方中半夏、元胡可減少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排出并降低其活性,具有抗?jié)?,保護胃黏膜的作用[12-13]。疣狀胃炎胃黏膜表現(xiàn)為充血、水腫、糜爛,如持續(xù)存在可導致上皮組織發(fā)生異型增生,最終可能發(fā)展成為胃癌。方中黃芪[14]、白術可激活機體的腫瘤免疫,殺傷、誘導分化和誘導凋亡腫瘤細胞,通過其抗腫瘤作用,減少疣狀胃炎的癌變率。半夏、黃連、黃芩、丹參、甘草具有不同程度的急慢性抗炎作用。丹參、莪術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利于黏膜的修復。
[1] Kawai Shimamoto, Misaki F. Erosion of gastric mucosapathogenesis, incidence and classificationof the erosive gastritis[J]. Endoscopy, 1970(3): 168 -174.
[2] 周建中, 陳澤民, 危北海. 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J]. 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1990: 10(5): 318-319.
[3] 郭愛華, 張清. 133 例疣狀胃炎的臨床、內鏡及病理分析[J]. 臨床消化病雜志, 2013, 25(2): 106-107.
[4] 樊代明, 陳強. 第10屆世界胃腸病學大會報道[J]. 中華消化雜志, 1995, 15(1): 30-35
[5] 劉晏, 劉定, 余莉芳. 疣狀胃炎中西醫(yī)治療進展[J].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1, 18(4): 106-108.
[6] 吳靜, 王克霞, 胡聯(lián)華. 黃連對幽門螺桿菌的體外抗菌活性研究[J].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6, 17(12): 2486-2487.
[7] 韓艷, 張琰, 劉新友, 等. 藥用植物提取物 20 種抗幽門螺桿菌的活性研究[J]. 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1, 32(6): 413-415.
[8] 鞏向丹, 張葉, 劉宏明, 等. 白芍的研究概況[J]. 藥學研究, 2014, 33(9): 531-534.
[9] 楊娥, 鐘艷梅, 馮毅凡, 等. 白術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 廣東藥學院學報, 2012, 28(2): 218-221.
[10] 張瑜, 武斌, 許建衛(wèi), 等. 黃芩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 醫(yī)學綜述, 2013, 19(6): 1091-1093.
[11] 馬少波. 黃連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新用[J]. 中國民間療法, 2013, 21(6): 58.
[12] 姚軍強. 半夏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配伍運用[J]. 中醫(yī)研究, 2013, 26(2): 3-5.
[13] 魯春梅, 張春森, 姜立勇, 等. 延胡索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1, 5(15): 126-127.
[14] 張薔, 高文遠, 滿淑麗, 等. 黃芪中有效成分藥理活性的研究進展[J]. 中國中藥雜志, 2012, 37(21): 3203-3207.
2016-12-20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科教興隆項目(WWK201624)
R 573.3
A
1672-2353(2017)13-176-02
10.7619/jcmp.20171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