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駱駝城魏晉墓動物裝飾題材畫像磚的圖騰崇拜

2017-07-05 23:55:29趙建國
藝術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圖騰崇拜河西走廊

趙建國

摘 要:河西走廊魏晉墓磚畫及雕像磚畫《羽人神獸圖》、《神人騎魚圖》、《牛首人像》和《雞首人像》的動物題材的磚畫或雕像磚受到了漢畫像石的深刻影響;這些動物題材的磚畫或雕像磚一般都表現(xiàn)出圖騰崇拜的遠古余響,同時蘊含著吉祥的寓意和生殖崇拜的觀念;此外,還有鎮(zhèn)墓辟邪的民間信仰功能。

關鍵詞:河西走廊 動物題材 磚畫 雕像磚 圖騰崇拜

駱駝城位于河西走廊張掖市高臺縣城20公里處,它是漢代酒泉郡表是縣地,魏晉時期為建康郡所在地。駱駝城出土了大量的絲綢、壁畫磚和簡牘文書,其中已出土的數百塊墓葬磚畫是研究魏晉時期河西歷史文化的珍貴的圖像資料。墓葬磚畫反映的大多是農耕文化的生產生活場景,也有反映游牧文化的狩獵場面。圖像證史,河西走廊在魏晉時期就是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交匯之地。墓葬磚畫中少量類似圖騰動物題材的圖像,筆法簡潔,原始樸實,別具一格。應該說這類磚畫蘊含的信息多樣復雜,但是學術界尚未專門解讀。本文以磚畫及雕像磚畫《羽人神獸圖》、《神人騎魚圖》、《牛首人像》和《雞首人像》為例,嘗試作分析探究。

一、《羽人神獸圖》中的龍

駱駝城墓群出土的磚畫《羽人神獸圖》:長42.5厘米,寬20厘米,厚6.5厘米,磚呈長方形。橫構圖,以白色涂底,畫面左部繪一披長發(fā),長耳,肩腋部生羽之神人,右部繪一有翼神獸,神獸作搏斗狀。神獸究竟為何物?學者們普遍認為是龍,或者應龍?!稄V雅·釋魚》曰:“有翼曰應龍”。 所謂“應龍”,大概就是“翼龍”之音轉、或“翼龍”之異名。傳說中的應龍能飛,歷來學者認為“應龍有翼”即是有翅膀飛翔的龍?!渡胶=洝?“應龍?zhí)幠蠘O,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應龍之狀,乃得大雨?!饼堃话闼居晁?,地上久旱不雨,人們龍神或龍王求雨?,F(xiàn)在民間還保留有耍龍的習俗,其模仿龍的形象和動作去向天空求雨的古代風俗,這一淵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巫術活動中。在社會的演進中,具有濃厚的巫術性的活動,被慢慢演變成為帶有群體性的娛樂活動。河西走廊干旱少雨,水資源相對匱乏,祈龍求雨是魏晉時期河西走廊民眾的普遍民間信仰。

圖騰是遠古先民的親屬、祖先以及保護神的標志和象征。常常圖騰被視為民族的標志和民族的崇拜物,并且對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龍在文獻中被記載是由許多不同的動物圖騰糅合成的一種聯(lián)合體。龜、鳳 、龍、麟,都曾經是中國古代的圖騰。在聞一多《伏羲考》文中寫到:“龍是一種大蛇,在圖騰沒有合并之前。其蛇的名字叫做‘龍。后來有一個以這種大蛇為圖騰的團族兼并了、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于是便成為我們現(xiàn)在所知道的龍了。”這即是說,以蛇為圖騰的遠古華夏氏族部落,不斷戰(zhàn)勝并融合其他氏族部落的圖騰最終漸變?yōu)辇垐D騰。

龍既是一種圖騰,又是吉祥動物的象征,將它裝飾在墓墻上顯然具有鎮(zhèn)妖辟邪的意義。魏晉時期流行的神話傳說,是河西魏晉墓葬中常見的題材,從文化角度看,由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在文化和藝術上也呈現(xiàn)不同民族融合的態(tài)勢。如:從《祥瑞神獸》圖案中可以發(fā)現(xiàn),最為常見的是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四神、神馬、受福、飛魚、鳳鳥、天祿、神羊、麒麟、方相、羽人、仁鹿等。還有一些與民間傳說有關如怪獸和天祿等。這些神獸圖像說明了魏晉時期河西走廊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表現(xiàn)在磚畫上反映人們祈福保佑來世的心態(tài)。如古人以 “羊” 取吉祥如意之寓意,河西走廊魏晉墓出土的《六格動物紋摹印磚》中有像“神羊”的畫像方磚。這種畫像方磚一般裝飾于的拐角除或者是在斗拱頂端處,且一般在墓門上方照壁的底部去象征正門的方位。

用龍作圖案,代表著長壽。龍的眼珠,稱“龍珠”,被認為是太陽的象征。它代表著像太陽一樣的光輝萬丈,像太陽一樣升起和落下,代表著希望和生命,代表著輪回,這與古埃及宗教中的太陽神的寓意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羽人神獸圖》磚畫中同樣用“龍珠”代表墓主人的對來世生命的祈愿和向往。

二、《神人騎魚圖》中的魚

《神人騎魚圖》磚畫為一羽人騎在一大鯉魚背上。一般認為是戰(zhàn)國時秦高騎鯉魚升天的故事,反映了魏晉時期人們乞求靈魂升天、長身不老的思想。魚崇拜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曾留下很多記錄,如上古半坡陶器 “人面魚身”的形象。遠古時代人類以漁獵為生,人們以魚為食,進入母系社會人類希望其氏族后代人丁興旺,從而以魚的強大生殖力為希望寄托。把魚看成是人類生殖崇拜和藝術表現(xiàn)的對象之一。1973年長沙子彈庫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一幅“乘龍升天”帛畫,畫面上一巨龍頭部高昂,尾部翹起,略呈舟形,載一男子前行,龍身下特地繪了了一條鯉魚。魚龍不僅同時出現(xiàn),還可以相互轉化。故有魚龍之謂。由此可見,《神人騎魚圖》磚畫并非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國時秦高騎鯉魚升天的世俗故事,而是遠古時代的一種圖騰或神圣動物。有研究認為,“從古代民俗心理來考察,龍與魚有著密切的關系。其起源應追溯到仰韶文化彩陶紋上的龍魚,歷史淵源可以說相當久遠了。由于仰韶文化對后來華夏文化的形成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般認為炎黃之族就發(fā)源于仰韶文化所在地域。所以魚龍就成為原始龍最重要的一種地方變體?!濒~除了作為遠古圖騰外,更為普及的是作為生殖崇拜的象征。原始時代的氏族或部落為了生存和競爭的需要,十分看重人口的繁衍和生長,由此產生了生殖崇拜。仰韶半坡彩陶的特點是動物形象和動物紋樣多,其中尤以魚紋最為普遍,有十余種。聞一多在《說魚》中提到,魚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生殖繁盛和祝福含義在里面。變形的魚紋可能是代表著人格化了的神靈——魚神,表達出人們對魚的圖騰崇拜。在先秦典籍《詩經》和《周易》文獻中魚有隱喻“男女相合”之義,據其推之,人面魚紋飾樣應有祈求族丁興旺、繁衍、生殖的涵義?!渡袢蓑T魚圖》磚畫既是魚圖騰,又是生殖崇拜的藝術化表達。

三、雕像畫中的人與動物組合圖像

駱駝城遺址周圍不僅出土大量的磚畫,而且還出土有雕像磚畫或稱雕刻磚畫。這些雕像磚畫一般為陽刻,線條粗狂流暢,原先應為著色,以紅黑兩色為主,雕刻的動物動感十足,栩栩如生。尤其是人與動物組成的復合形象隱含著魏晉時期河西人的集體無意識,需要加以探討。

如《牛首人身》雕像磚畫長42.5厘米,寬20厘米,厚6厘米,駱駝城南苦水口墓葬出土。磚呈長方形,豎長,白底剔地雕刻,形象為牛首人身,牛面向左,以黑色涂染,頭部五官及身體的領、袖、腰等處涂紅黑色描摹。

又如《雞首人身》雕像磚畫長42.5厘米,寬21厘米,厚6.5厘米,駱駝城南苦水口墓葬出土。磚質浮雕,畫面上一雞首人身立像,身著束腰袍胞,雙手端于胸前,通體飾白粉底,飾涂紅色。

上述兩種組合型雕像磚畫,其實早在漢代的畫像石就已經出現(xiàn),如魯南、蘇北、陜北和晉西等地的畫像石中的牛頭人與雞頭人形象。牛頭人身的形象在人類各民族的神話中都有記載或傳說,《牛首人身》雕像磚畫中的牛曾作為人類最早的圖騰,它隱喻了力量與豐饒。在希臘神話中宙斯曾化身公牛,天后赫拉在荷馬史詩中被稱為“牛眼的天后”,以及希臘英雄傳說中的克里特公牛等等。關于鳥頭人形象的史前淵源,據信可以推及至新石器時代“鳥女神”或者“鷹女神”的象征傳統(tǒng)。古埃及壁畫中隨處可見鳥頭人形象。位于法國韋澤爾峽谷的拉斯科洞穴中的壁畫為舊石器時期所作,距今有1.5萬到1.7萬年的歷史。拉斯科洞穴《鳥頭人與野牛搏斗》圖中的躺在地上人物,頭上或是戴著鳥冠或是長著鳥頭,兩個手各有四個指頭,腳下還有折斷的草棒、野牛在一起。有人認為該鳥人是偽裝成動物的獵人。獵人被偽裝成動物的形象以便狩獵時可以接近獵物的作法在我國少數民族中至今仍有使用,如鄂倫春族戴的狍頭帽??赡苁悄撤N觀念的表現(xiàn),從民族志學的角度考查,牛和鳥都曾是遠古圖騰。

蘇聯(lián)學者海通在《圖騰崇拜》一書中指出:“世界許多民族中,廣為流傳著一種看法:婦女生育不僅僅是人的作用,而且也有動物的作用,妊娠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某種植物、動物和自然界中的其它生物造成。對此很容易產生這樣的觀點和信仰:半人半獸的動物可能具有某種生育的能力?!辈徽撌桥J兹松恚€是雞首人身,這兩種半人半獸動物都隱喻了對生殖力的祈求,是生殖崇拜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杜J兹讼瘛?,《雞首人像》充當類似門神的角色,畫于門戶上。在河西走廊魏晉墓葬中《牛首人像》和《雞首人像》的磚雕畫常放置于墓門的上方,還起到裝飾藝術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河西走廊魏晉墓磚畫及雕像磚畫《羽人神獸圖》、《神人騎魚圖》、《牛首人像》和《雞首人像》的分析,可以看出:動物題材的磚畫或雕像磚受到了漢代畫像石的深刻影響;動物題材的磚畫或雕像磚一般都表現(xiàn)出圖騰崇拜的遠古余響,同時蘊含著吉祥的寓意和生殖崇拜的觀念;當然還有鎮(zhèn)墓辟邪的民間信仰功能。

參考文獻:

[1]聞一多.《伏羲考》《聞一多全集》第一卷[M].三聯(lián)書店,1982.

[2]王維堤.龍鳳文化[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蘇聯(lián)】海通, 何星亮譯.圖騰崇拜[M].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河西學院文學院

猜你喜歡
圖騰崇拜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風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00:14:07
在河西走廊聆聽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44
民國時期哈薩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動述論
敦煌學輯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16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河西走廊戈壁主要類型及其分布
從紅山文化中的圖騰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產生與發(fā)展
漢代獨角鎮(zhèn)墓獸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
絲綢之路(2015年8期)2015-08-28 15:57:45
河西走廊風情
絲綢之路(2015年21期)2015-03-16 02:55:12
魚鳧圖騰與古蜀文明
河西走廊西城驛遺址考古新發(fā)現(xiàn)
大眾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 08:29:20
克拉玛依市| 尤溪县| 信丰县| 安顺市| 扶沟县| 东乌珠穆沁旗| 洛扎县| 肃宁县| 常德市| 岐山县| 综艺| 宣武区| 柘城县| 广水市| 胶南市| 永兴县| 东莞市| 通江县| 英山县| 扬中市| 玛多县| 西畴县| 栖霞市| 辛集市| 儋州市| 青浦区| 麟游县| 辉南县| 田林县| 阿拉善右旗| 永登县| 灵璧县| 沧源| 洪湖市| 齐齐哈尔市| 科技| 密云县| 陇南市| 五指山市| 万盛区|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