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從語言能力(理解與表達)、思維品質(zhì)(理解與語用)、文化意識(情感與文化)三個方面呈現(xiàn),它們相互關聯(lián),共同促進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英語閱讀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助推語言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并且使其核心素養(yǎng)更加完善。
一、有效的題材閱讀,助推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表達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指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更要引導學生利用預測、分析、推斷、總結(jié)、評判、質(zhì)疑等思維方法,拓展文本內(nèi)涵,提升思維層次。例如《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 Section B 2b部分。本課為Section B的第二課時,課型定位為閱讀課。其中的三篇短文結(jié)構(gòu)緊湊,語言嚴謹、地道,文本的條理性強,但有一些生僻詞語,為學生理解文本造成一定的障礙。文章采用對比的手法學習比較級,比較貼近生活,可讀性強。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并設計了如下表格。此表格是文本信息的高度概括,此任務使用了表格填空形式。讓學生運用推理判斷法進行閱讀,讓學生學會推理把握文章主題和推斷作者的態(tài)度及寫作意圖,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弄清文章脈絡和主旨,理解全文。學生在表格的提示下,較為準確地給出了答案。
教師要選好題材,布置好生生討論的任務,分工明確,緊密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討論任務要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目的是鞏固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應用,問題應具有開拓思路。在師生互助、生生互助和產(chǎn)出過程中,教師應善于激發(fā)學生爭先恐后發(fā)表自己觀點的熱情,助推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
二、有效設計分層閱讀,提升學生理解與語用能力
分層閱讀式教學是一種將因材施教教育思想落到實處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其實質(zhì)是面向整體學生,正視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從而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多次閱讀成績進行具體分析,把所教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為能力閱讀生,B層為中等閱讀生,C層為障礙閱讀生。對A層次的學生而言,教師要鼓勵他們在掌握文本基本內(nèi)容后提升對語用的操練;對B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夯實基礎性內(nèi)容,并適當提升理解訓練;對C層次的學生,教師應加大基礎性知識的重現(xiàn)率的操練。教師在帶領學生分析文本時,應從低點導入,分類指導,分層次設計教學活動。
為了培養(yǎng)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處理文本時采用階梯式提問方式,即設計不同層次的一些問題,讓學生從識記文本基本內(nèi)容到領會文本中心思想,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分析和評價文本中的觀點,最后結(jié)合自己的觀點,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新思維。以九年級Unit 11 Sad Movies Made Me Cry中Section A 3a 部分為例,教師可以通過以下階梯式問題,促進學生發(fā)散和拓展思維。
(1)Why does power not make the prince minister happy?
(2)Why does money not make the banker happy?
(3) Why does fame not make the singer happy?
(4) Do you think the general can find the happy man?Why or why not?
(5)What can make people happy every day?
(6)Are you happy?Why or why not?What will you do next?
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需要教師善于挖掘教材中豐富的文化信息和思維內(nèi)涵。在閱讀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和獲取文本表層信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讀懂、讀深、讀透文本,挖掘出字里行間蘊含的信息,理解其背后更深層次的含義,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正確理解和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僅可以涉及所學課文的一般性事實,還可以擴展到相關領域,也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啟發(fā)學生思考,拓展深層次思維,進而使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心靈的給養(yǎng)、情感的積淀和思維的提升。
三、選擇有效信息閱讀,升華學生情感
文本閱讀關鍵是抓住有效信息,核心是教師的選材。教師應配合學生閱讀并能挖掘出一定內(nèi)涵的閱讀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師生的思維發(fā)生碰撞,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表達內(nèi)涵來領悟語言的情感,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形成文化自覺。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合作下,學生更容易把握文本的有效信息,更容易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思路,更容易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知識儲備,較為流暢地表達想法、觀點。
例如,《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安排了一篇介紹美國迪士尼卡通形象——Mickey Mouse的文章。文章先介紹米老鼠的可愛形象和其誕生的過程,然后介紹其勇于面對危險和敢于奮斗的可貴品質(zhì),最后寫到米老鼠成為好萊塢星光大道的第一位卡通人物明星。文章的內(nèi)容引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閱讀愿望。
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安排如下拓展活動:上網(wǎng)查找資料,介紹一種學生們喜歡的卡通形象,弄清它的英文名、誕生過程、品質(zhì)等,簡要說明喜歡它的原因。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活動,合作成果在下一節(jié)英語課上展示。在展示課上,各組學生饒有興趣地介紹了各自感興趣的卡通人物,既有中國的Monkey King和Happy Sheep and Big Wolf,也有外國的Donald Duck(美國)和Doraemon(日本)。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有的播放PPT,有的用英語介紹卡通人物,有的還有模有樣地模仿卡通人物。整堂課如同一場中外卡通人物盛宴,洋溢著學生的歡聲笑語。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除了傳授語言知識和加工處理文字表層信息外,還要有意識地融入思維的培養(yǎng)。具體地說,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預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推斷能力,拓展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還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這種閱讀體驗必將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生理解與運用語言的信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品質(zhì)。
(作者單位:湖北省南漳縣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