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工作者對于教育的困惑源于對待教育的態(tài)度,為學生營造心靈家園,遠比生硬的說教更重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愛,就是教育的本質(zhì),從《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中,折射出教師的光輝,人性的光輝,給予教育工作者一絲啟迪與鞭策,使他們在教育路上清心明志,不斷前行。
【關(guān)鍵詞】教育 關(guān)愛 追求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248-01
雷夫帶的班教室序號56,這間不到40平米的房間,頂層有裂縫,如果外面下大雨,屋里就會下小雨。雷夫班級里的生源大多來自貧困移民家庭,有許多“問題兒童”,并且學生的英語都不是第一語言;他的工資也不高,一年只有4.2萬美元;他還要面對期末考試問題,學生的分數(shù)在官方的評價體系里越來越重要……
這是《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中,介紹那令人疑慮且又著迷的56號教室的基本情況。該書英文名是:《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教學就像頭發(fā)著火了!)。這個書名緣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在實驗室課上,一個小女孩因為找不到燈芯而煩惱,為了讓她有一次成功的實驗,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燈芯太小,雷夫?qū)㈩^靠得離酒精燈很近,由于很專注,連頭發(fā)燒著了他都沒有發(fā)覺。
雷夫說:“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發(fā)著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這是雷夫在“第56號教室”里全心投入、忘我工作的縮影。想想看,頭上頂著一團火的老師該是多么瘋狂?。∷倪@種癡迷而撰著,這種執(zhí)著而堅守,也就造就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謎。
一切為了學生,這是雷夫“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謎底之一
堅守在他的56號教室里,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證明著自己能夠在最小的空間里,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奇跡?!暗?6號教室的孩子們自愿每天早晨六點半到學校,一直到下午五、六點鐘才回家?!边@印證了56號教室,成為了學生們歡樂的天堂?!@是愛的樂園,這是雷夫一切為了學生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價值的體現(xiàn)。在這教室里,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教育夢想,也成了他展示生命價值的熱土;成為了他與學生共同編織夢想、追逐夢想、守護夢想的精神圣地。是他們師生傳遞愛、感受愛、創(chuàng)造愛的心靈家園。更能證明,正因為他的那份癡迷,那份專注,那份投入,“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了!
至此,我領(lǐng)悟到:除了生命家庭的幸福港灣外,另一處最安全、最溫暖、最留戀的生活寓所,就是那“第56號教室”了。她決定了學生們?nèi)松洃浀臏嘏€是貧瘠的綠洲;決定了每一個生命故事的平庸還是精彩的舞臺;是學生們共同穿越的所有關(guān)于生命、關(guān)于科學、關(guān)于人文課程的總和。她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近可遠,可冷可暖……而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最重要的成員——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境界和價值追求。像雷夫一樣,守住一間教室,無私忘我地付出,讓生命之愛在這里綻放鮮花,結(jié)出碩果。
為了學生一切,這是雷夫“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謎底之二
為了學生“甚至連頭發(fā)著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這說明了雷夫的精神追求,生活點滴,心里裝著的都是學生的喜怒與哀樂,挫折與進步,失敗與成功。“一個小女孩因為找不到燈芯而苦惱”,他很快就解讀出了學生的需要,需要什么。自己不顧千忙萬苦,丟下手頭重要工作,“為了讓她有一次成功的實驗,決定停下來幫助她”。想想這位學生多么幸福,多么自豪。遇到困難有這樣的良師幫助,有了疑惑有這樣的“益友”解答,并能從他那里收獲到成功的自信和美滿的喜悅。由及廣之,當雷夫面對全班學生都這樣地去幫、去做,可想而知,需要多大的耐心和精力呀。
“燈芯太小,雷夫?qū)㈩^靠近的離酒精燈很近,由于專注,頭頂上著了一團火?!睆闹械弥?,這樣的專注,為的是學生的進步、成功和喜悅;同時,也能看出他“精神追求專一”的崇高品質(zhì)。做一行,務(wù)一行;做一事,成一事,這是雷夫成為名師的精道所在。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優(yōu)生還是差生,在雷夫眼里一樣堅守如一,平等對待。像雷夫一樣,守住精神專一,無怨無悔地奮斗,讓生命之花在孜孜以求中,結(jié)出累果。
為了一切學生,這是雷夫“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謎底三
“當我們回到教室里的時候,應(yīng)該讓孩子感到安全。我們可以對學生很嚴厲,對他們要求很多,但是請記住,一定不要讓恐懼占據(jù)你的教室?!?/p>
這肺腑懇切之言,道出了一位成功的教育家的高度責任感和工作態(tài)度。也是雷夫為了一切學生、忘我工作的核心價值觀所在。
學校教育,安全是第一要務(wù)。以生為本,時時處處關(guān)注學生安危,關(guān)注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感覺到:“走進56號教室,所有的一切都變了。在這間教室里,外面的世界消失了,不再有‘戰(zhàn)斗,不再有饑餓……”雷夫老師,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造和諧,創(chuàng)造幸福,想盡一切辦法,讓全體學生擁有安恬和快慰,讓他們心歸所依,無憂無慮生活,快快樂樂成長。
和諧發(fā)展,更是人性化管理的關(guān)鍵。56號教室充盈著協(xié)調(diào)融洽、快樂成長的元素:上音樂課,彈奏吉他,學莎士比亞……這是孩子們的家,同學們和老師,是自己的親人。學生們所有的成長都是在56號教室里完成的。即使在外面的世界里有許多可怕的事情發(fā)生,盡管有著一切不如意,但所有問題都可以在56號教室里得到解決。這說明56號教室是安樂窩,是快活園,是成才地兒,是一切學生的精神家園。
諄諄告誡,教育者聆聽。不要讓恐懼占據(jù)你的教室,創(chuàng)造歡愉和諧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為了學生的恬美幸福地學習生活,為了自己的教育追求的美好夢想,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一起行動吧,努力吧,營造你的“第56號教室”。
參考文獻:
[1](美)艾斯奎斯第56號教室的奇跡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
[2](意)艾德蒙多愛的教育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16年09月.
作者簡介:
陶俊良,男,1973年出生,1994年參加工作,致力于基礎(chǔ)教育與教育方向研究,現(xiàn)任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中學教務(wù)副校長,一線教師,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