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有人都因為懶惰而拖沓嗎?不完全是。做事拖沓雖常見,但懶惰不是原因。畢竟,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動力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除非迫不得已。萬事開頭難,當開始追尋目標且前景未卜的時候,更是如此。因此,我們時常會在任務(wù)不明確,不知如何進行時犯拖延癥。有時并非有意耽擱,只是實在沒有充裕的時間做那么多事情。
有人表示,延后處理事情是因為自己在截止時間的壓力下會完成得更好。美國漫畫家比爾·沃特森(Bill Waterson)(代表作有《卡爾文與霍布斯虎》(“Calvin & Hobbes”))曾說,“創(chuàng)意不像水龍頭可以隨時開關(guān),必須有恰如其分的心緒。哪種心緒?事到臨頭的驚慌?!备鶕?jù)葉杜二氏法則(the Yerkes-Dodson Law),人們處于最佳喚醒水平時,才有動力完成任務(wù)。喚醒水平過低導(dǎo)致動力不足,過高則容易產(chǎn)生焦慮,影響工作表現(xiàn)。我的看法是,習慣性拖延者達到最佳喚醒水平的速度,比不上無拖延習慣的人。無拖延習慣的人有時易于焦慮,能更快速達到最佳喚醒水平,對他們來說,耽擱任務(wù)只會帶來令人難受的焦躁感。
我發(fā)現(xiàn),部分習慣性拖延者獨立性很強。當個人自由受到侵擾時,他們會抵觸,容易產(chǎn)生“心理抗拒”。比起大多數(shù)人,他們更容易體會到,截止日期和任務(wù)義務(wù)冒犯了個人自由,隨即便以拖延來反抗。他們的拖延行為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宣告:“沒人能指使我。我才是自己的船長”。但另一方面諷刺的是,拖延癥常常造成航船沉沒,自食惡果。
有時,拖延行為妨礙自我實現(xiàn),即自身獨特潛能的發(fā)揮。尤其當拖延成為一種自我阻礙的行為時,更是如此。在進行?“與自我相關(guān)”的任務(wù)(以自我概念為中心)前,會以自己的方式對自己設(shè)置障礙。這時,便會造成自我阻礙。自我阻礙的關(guān)鍵在于:表現(xiàn)不好時,可以找到責怪的對象,這讓自己相信,要不是遇到障礙,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如果遇到障礙依然表現(xiàn)出色,自尊心會得到滿足。例如,習慣性拖延的學生通常對自己平均績點達到B或C感到很自豪。他們認為自己實在是太聰明了,學習拖拖拉拉竟仍能獲得好成績。不幸的是,過后有很多人都遺憾成績不夠好,導(dǎo)致自己未能進入研究院或找到好工作。
自我阻礙行為通常由缺乏自信引起。這些人愿意相信自己擁有特殊才能或“非凡”潛力,但私底下,卻很害怕自己并非如此。他們不敢拼盡全力,怯于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并非想象中那么聰明,那么有才,那么特別。他們也會做事拖拉。他們不尋求所需的精神治療,那樣就可以將自己的不成功歸咎于焦慮。他們?yōu)E用藥物、酗酒,這樣就可以怪罪于宿醉和失眠。他們接受任務(wù)卻又未能付諸實踐。諷刺的是,他們畏懼失敗,最后反而阻礙了自己成功。他們的自尊心雖一時間受到保護,但長遠來看,他們錯失目標,最終在后悔和失敗感中過活。
拖延癥并不一定不好。事實上,我常在思考,拖延者是否比我們這些高度自制且做事極少拖沓的人,享有更高的生活質(zhì)量?我們迅速完成任務(wù),但這只會留出更多時間去完成更多任務(wù)!事情總是做不完的。我有時認為,看似耽擱事情,實則只是選擇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而已。放下家務(wù)活、園藝活,和孩子一起玩耍,看書,上上臉譜網(wǎng),培養(yǎng)愛好,泡個澡,或者和朋友聚聚,這些都是勞逸結(jié)合,并非什么值得愧疚的事情。這些都是愛自己的表現(xiàn),而不是拖延癥。
如果你從不耽擱事情,意味著你不會留出時間休閑放松,追求新事物,維護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你或許會將這些事情看做影響效率的障礙或拖延癥的表現(xiàn),而不是有益的、快樂的事情。同樣諷刺的是,太強調(diào)效率反而會降低效率。如果不偶爾放松恢復(fù)一下,很有可能會筋疲力盡,最終,效率會受到影響。有趣的是,在群體性任務(wù)上的高效率往往會掩蓋自己的拖延癥。仔細想想,許多高效率的人都有拖延癥;只不過,他們是在自顧、休閑、維護人際關(guān)系方面有拖延習慣。
所以,拖延癥并不是什么大問題,甚至是有好處的!然而,如果拖延癥太嚴重,甚至阻礙你達成重要的生活目標或獲得成功的話,就要引起注意了。同樣地,如果你的拖延癥對其他人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而有損你的私人或者職場人際關(guān)系,也應(yīng)引起重視。如果一直這樣,或許可以求助醫(yī)生,尋找拖延行為的原因。另外,如果做事從不拖延,可能也有問題,也應(yīng)該求助醫(yī)生檢查一下。因為過度看重效率或許是不健康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