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山,張榮寬,李國維,袁俊平,吳建濤,張坤勇
引江濟淮試驗工程膨脹巖膨脹特性試驗研究
曹雪山1,2,張榮寬1,2,李國維1,2,袁俊平2,吳建濤1,張坤勇2
(1.河海大學 道路與鐵道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學 巖土力學與堤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 100084)
對引江濟淮試驗工程的膨脹巖進行膨脹特性試驗研究。通過對膨脹巖重塑樣進行無荷、有荷膨脹率及飽和直剪試驗,探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和荷載下的膨脹率變化規(guī)律;分析了膨脹率與初始膨脹速度、強度參數(shù)間的關系,得出初始膨脹速度與最終膨脹率成二次函數(shù)正相關,強度參數(shù)隨膨脹率的增大而減小。
膨脹巖;膨脹率;含水率;荷載
引江濟淮工程被列為國家近期加快推進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中1號工程,號稱“安徽版南水北調工程”。為指導優(yōu)化引江濟淮工程膨脹土(巖)段渠道工程設計,開展了試驗工程膨脹土(巖)項目研究工作,意義重大。以往學者對膨脹巖的膨脹特性基本規(guī)律已作了一些研究。溫春蓮[1]對粘土質軟巖膨脹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原狀樣室內實驗研究,得出粘土質軟巖的最大膨脹率與初始含水率呈線性負相關、與初始干容重呈正相關、與初始載荷呈負指數(shù)關系。劉靜德等[2]對南水北調中線強膨脹巖重塑樣進行了膨脹率實驗和控制應變的廣義膨脹力實驗,得出強膨脹巖的無荷載膨脹率與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呈線性關系;廣義膨脹力隨膨脹應變的增加而減小。朱珍德[3]等對膨脹紅砂巖的膨脹率與吸水率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得出吸水率在0%~6%時膨脹力增長率較大,隨后至試樣吸水飽和膨脹力增長率相對平緩。張計[4]、何曉民[5]等均通過試驗得出膨脹巖重塑后的結構性發(fā)生破壞,其脹縮特性比原狀樣要大得多。膨脹巖的強度參數(shù)受含水率影響較大,含水率越大其非飽和強度參數(shù)越小,非飽和強度參數(shù)比飽和強度參數(shù)大很多[6-8]。
本文針對引江濟淮試驗段較強崩解性的弱膨脹巖,通過探究不同荷載和初始含水率對膨脹率的共同影響,進一步揭示了膨脹率的變化規(guī)律;同時提出了最終膨脹率與初始膨脹速度關系,據(jù)此成果可以通過初始膨脹速度推斷膨脹率值;探究了膨脹率大小對抗剪強度參數(shù)的影響,為工程實際提供參考。
試驗巖樣的取樣地點是K41+700北岸一級坡頂,距地表約20 m。原狀巖樣顏色呈暗紅色,結構面發(fā)育明顯,部分充填黑色鐵錳質薄膜及少量白色鈣質結核。遇水易軟化,失水易產生開裂。天然的抗壓強度較低,具有強崩解性。
巖樣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及礦物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和表2。該巖樣的蒙脫石含量為44%,根據(jù)《巖石與巖體鑒定和描述標準》[9](CECS 239-2008)蒙脫石含量20%~30%,即具有強~劇膨脹潛勢;自由膨脹率為30%,但根據(jù)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建設管理局發(fā)布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初步設計工程勘察技術規(guī)定》(NSBD-ZGJ-1-16)的規(guī)定:當巖石自由膨脹率<40%時,判斷為非膨脹巖。因此從不同角度分析軟巖的膨脹潛勢,得出結果相差甚大,為掌握軟巖的膨脹特性,還需通過膨脹性試驗作進一步分析。
試驗采用人工制備重塑樣及少量原狀樣。
重塑試樣制備制作過程是將取自現(xiàn)場的巖樣風干、碾碎,過2 mm篩;測量其含水率,計算摻水量,摻水后悶料24 h,重新測取含水率值即可。每種含水率均以與現(xiàn)場原狀巖樣相同的干密度1.69 g/cm3計算試樣原料用量。壓樣時將固結儀上的護環(huán)套在環(huán)刀上,將試樣原料倒入后一次性壓入環(huán)刀后即完成試樣的制作。
原狀環(huán)刀樣的制備過程是在現(xiàn)場取回塊狀巖樣后,通過角磨機、磨石機等切削成與環(huán)刀直徑相同的圓柱樣,然后用內壁涂抹凡士林的環(huán)刀樣套入圓柱樣,將兩側多出的巖樣切掉,即可制成原狀膨脹巖環(huán)刀樣。
有荷及無荷膨脹率試驗的試樣含水率取11.33%、16.70%、19.47%三種,每種含水率制備8個環(huán)刀樣。每種含水率下施加上覆荷載0、1、6.23、12.5、25、50、100、200 kPa。試驗時首先在對應荷載下固結至每小時變形不超過0.01 mm,約7 h后加水,浸水時間24 h。前1 h每10 min讀數(shù)一次,后每1 h讀數(shù)1次。
制備含水率分別為11.33%、16.70%、19.47%的重塑樣,每種含水率4個。在1 kPa壓力下浸水24 h后進行不固結不排水的快剪試驗。制備初始含水率為16.7 %的膨脹巖原狀環(huán)刀樣。在 1 kPa壓力下浸水24 h后,進行不固結不排水快剪直剪試驗。
以上試驗均按照《土工試驗規(guī)程》[10](SL237—1999)的要求進行。
3.1 膨脹率的影響因素研究
3.1.1 初始含水率對膨脹率的影響
根據(jù)試驗結果對不同荷載下的膨脹率與含水率的關系進行了擬合。圖1是不同荷載時的膨脹率-含水率擬合曲線,其中擬合參數(shù)見表3。
擬合曲線的表達為:
式中:δep為有荷膨脹率(%);w為含水率(%)。
從圖1中可以看出,膨脹率隨含水率成線性遞減。這是由膨脹巖吸水膨脹、失水收縮的特性決定的。當初始含水率較低時,蒙脫石等礦物成分處于收縮狀態(tài),吸水膨脹的潛勢大,吸水后的膨脹率大;當初始含水率較高時,蒙脫石等礦物成分已產生部分膨脹,因此吸水膨脹的潛勢相對較小,所以膨脹率也較小。
表1 巖樣物理力學性質Tab.1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sample
表2 巖樣礦物成分組成Tab.2 Mineral composition of rock sample 單位(%)
圖1 不同荷載時膨脹率-初始含水率擬合曲線Fig.1 Expansion ratio-water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表3 膨脹率-初始含水率回歸參數(shù)表Tab.3 Parameters for expansion ratio-water content
由圖1及表3可知,膨脹率與初始含水率的線性相關關系受荷載的影響。斜率a的絕對值代表膨脹率隨含水率的變化梯度。隨著上覆荷載的增加,a的絕對值隨荷載的增大而減小,表明膨脹率對含水率變化的敏感度隨荷載的增加而減弱。隨著荷載的增大,吸水產生的膨脹變形受到抑制,膨脹率減小,此時荷載是影響膨脹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荷載較大時不同初始含水率對膨脹率的影響較小。在自然界中,靠近表層的巖土體受大氣影響較大,含水率變化較大,同時上覆荷載較小,易產生較大的膨脹變形。在邊坡開挖過程中,應保持巖石內水分,如薄膜覆蓋等,防止因水分散失過多而造成膨脹巖遇水后產生較大變形,同時應盡快施加上覆荷載,如換填土等,減小含水率變化對膨脹變形的影響。
此外,通過圖1的擬合曲線可以求出任意初始含水率時的膨脹率。當初始含水率為0時,通過圖1的擬合曲線求得膨脹率δep值為39.05 %,該膨脹率值與烘干狀態(tài)原狀樣的無荷載膨脹率39.28 %很接近。當初始含水率w為18.68 %時,通過此擬合曲線所求膨脹率δep值14.95 %與原狀樣在相同初始含水率下的無荷載膨脹率為4.23 %相差較大。這是由于烘干狀態(tài)下的原狀巖樣裂隙開展充分,崩解性也較強,水分能充分進入巖樣,所以膨脹率與重塑樣接近。而天然狀態(tài)下的原狀樣含水率較高,無裂隙開展,水分難以進入,同時由于結構未受到破壞,顆粒之間的粘結性較強,因此膨脹率相對于重塑樣較小。由此可知,膨脹巖重塑后的膨脹率會大大增加,因此工程中不宜將此巖樣重塑后作為換填土覆蓋。3.1.2 上覆荷載對膨脹率的影響
荷載會抑制膨脹變形,荷載越大,膨脹率越小,當荷載大于膨脹力時,甚至會產生壓縮變形。荷載與膨脹率的具體函數(shù)關系仍需進一步研究。由試驗結果可知,不同含水率時膨脹率隨上覆荷載的增加近似成指數(shù)關系減小,即在荷載較小時,增加很小的荷載,就能明顯減小膨脹巖的膨脹變形。不同初始含水率下12.5 kPa時的膨脹率比0 kPa降低約65%~80%,50 kPa時的膨脹率比0 kPa降低90%~92%,其中初始含水率較高時,上覆荷載增加時膨脹率的降低比率更大。當產生相同膨脹率時,初始含水率較低時需要施加較大荷載。
根據(jù)不同初始含水率時的膨脹率試驗結果,取荷載的自然對數(shù)作為橫軸,膨脹率為縱軸進行半對數(shù)關系擬合,得到了膨脹率與荷載的半對數(shù)關系曲線,相關性較好。擬合曲線及參數(shù)見圖2和表4。
擬合曲線表達式為:
式中:δep為有荷膨脹率(%);P為上覆荷載(kPa)。
膨脹率與荷載的半對數(shù)關系與土體壓縮固結曲線[11-14]有一定的相似性,表明巖土體的壓縮與膨脹均在荷載較小時對荷載的變化相對敏感。
圖2 膨脹率與荷載的對數(shù)擬合曲線Fig.2 Fitted curves of expansion ratio-logarithm of load
表4 膨脹率與荷載的自然對數(shù)回歸參數(shù)表Tab.4 Parameters for expansion ratio-logarithm of load
由表4可看出,斜率c的絕對值與截距d均隨著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同含水率下的半對數(shù)線性相關性均較好,表明不同含水率下膨脹率與荷載均成半對數(shù)關系。在實際工程中,淺層巖石若無上覆回填土層或其他加固措施,則易發(fā)生較大的膨脹變形。
3.2 膨脹率與膨脹速度的關系
膨脹巖浸水飽和后的最終膨脹率值δep除與初始含水率、上覆荷載、干密度、礦物成分、結構狀態(tài)等因素相關外,與浸水膨脹的過程量初始膨脹速度ν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初始膨脹速度是膨脹初始時階段的速度。由于初始階段的速度相對較大且有波動,因此宜用平均膨脹速度代替,這里采用前10分鐘內的平均膨脹速度作為初始膨脹速度。
圖3是初始膨脹速度ν與最終膨脹率δep的關系曲線。曲線包括每個含水率、荷載條件下的膨脹速度和最終膨脹率,且增加了原狀樣烘干狀態(tài)下的無荷載膨脹率38.25%及其初始膨脹速度0.498 mm/min。為了能更清楚的展現(xiàn)初始膨脹速度與最終膨脹率的關系,將初始膨脹速度放大100倍,與最終膨脹率進行關系擬合。由擬合結果可知,初始膨脹速度隨著最終膨脹率的增大而增大,二者近似成二次函數(shù)關系。
圖3 初始膨脹速度與最終膨脹率關系曲線Fig.3 Curve of the initial expansion rate-final expansion ratio
初始膨脹速度與最終膨脹率呈正相關是由于初始膨脹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巖樣的膨脹潛勢。膨脹潛勢較大時,初始膨脹速度也較大。在工程監(jiān)測時,為了能通過短時間的監(jiān)測,得出試驗結果,就可以通過建立初始速度與最終膨脹率的關系來推斷最終膨脹變形量大小。
3.3 膨脹率與飽和強度參數(shù)的關系
膨脹巖的抗剪強度與含水率狀態(tài)、飽和度等密切相關。當發(fā)生一定的膨脹變形后,膨脹巖的干密度、含水率、飽和度等均產生變化,因此強度也會發(fā)生變化。
圖4是飽和強度參數(shù)與膨脹率的關系曲線,可以看出隨著膨脹率的增加,粘聚力和內摩擦角均減小,抗剪強度減小。當膨脹率由9.2%增加到17.7%時,粘聚力由50.98 kPa減小到40.03 kPa,約衰減21%;內摩擦角由4.5°衰減到3.26°。這是由于發(fā)生膨脹后,干密度、孔隙比減小,含水率增大,巖樣顆粒間的膠結力和摩阻力減小,造成強度參數(shù)減小。
圖4 飽和強度參數(shù)與膨脹率的關系曲線Fig.4 Curves of saturated strength parameterexpansion ratio
由實驗測得初始含水率為16.7%時原狀樣飽和后的粘聚力為76.85 kPa,內摩擦角為31.57°,二者均遠遠大于重塑樣的強度參數(shù),其中粘聚力是重塑樣的1.67倍,內摩擦角是重塑樣的6.07倍。表明原狀樣重塑后抗剪強度會大大減小。這是由于原狀巖經(jīng)過長期的固結成巖,膠結力較強。而重塑樣雖然與原狀樣的干密度接近,但重塑樣破壞了原狀樣的結構,膠結力降低,顆粒間的摩阻力也大大減小,因此重塑樣的強度參數(shù)遠小于原狀樣。
1)膨脹率與初始含水率呈線性正相關,膨脹率對含水率的敏感度隨荷載的增加而減小,即荷載較大時,初始含水率對膨脹率的影響較小。
2)不同含水率下膨脹率與上覆荷載均呈半對數(shù)線性相關關系。
3)初始膨脹速度ν與最終膨脹率δep呈正相關,用二次函數(shù)擬合相關性較好,在工程中通過應用此關系可由短期監(jiān)測預測長期膨脹變形量。
4)膨脹率與飽和抗剪強度參數(shù)呈負相關。重塑樣的膨脹率及強度參數(shù)均大于原狀樣,不宜將此膨脹巖重塑后作為回填土覆蓋。
[1]溫春蓮.初始含水率、容重及載荷對膨脹巖特性影響的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92,11(3):304-311.
[2]劉靜德,李青云,龔壁衛(wèi).南水北調中線膨脹巖膨脹特性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1,33(5):826-830.
[3]朱珍德,邢福東,劉漢龍等.紅砂巖膨脹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33(5):826-830.
[4]張 計,黃 斌,饒錫保,等.結構性對膨脹巖膨脹特性影響試驗研究[C].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7:283-286.
[5]何曉民,黃 斌,饒錫保,等.膨脹巖擊實樣脹縮特性試驗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9,26(11):14-19.
[6]趙二平,李建林.南水北調中線膨脹巖膨脹特性試驗研究[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5,26(1):171-178.
[7]何建新,劉 亮.膨脹巖抗剪強度特性研究[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3,24(6):92-94.
[8]徐 晗,黃 斌,何曉民.膨脹巖工程特性試驗研究[J].水利學報.2007:716-722.
[9]CECS 239-2008,巖石與巖體鑒定和描述標準[S].
[10]GB/T 50123-1999,土工試驗方法標準[S] .
[11]曹雪山.非飽和膨脹土的彈塑性本構模型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5,27(5):832-836.
[12]曹雪山,殷宗澤,凌 華.非飽和土受壓變形的簡化計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8,30(1):61-65.
[13]曹雪山,殷宗澤.非飽和土二維固結簡化計算的研究[J].巖土力學,2009,30(9):2575-2580.
[14]曹雪山,殷宗澤.一維非飽和土固結簡化計算的改進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9,26 (10):1-5.
(責任編輯 王利君)
Test research of swelling properties of swelling rock in the Project of Diversion of Water from Yangtze to Huaihe River
CAO Xueshan1,2,ZHANG Rongkuan1,2,LI Guowei1,2,YUAN Junping2,WU Jiantao1,ZHANG Kunyong2
(1.Institute of road and railway, Hohai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8,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Embankment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Hohai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100084, China)
The swelling properties of remodeled swelling rock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test section project of leading water from Yangtze to Huaihe River. By the test of free swelling ratio, swelling ratio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 and saturated direct shear test, the properties of swelling ratio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water content and different pressure wer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ansion ratio with initial expansion rate was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show that initial expansion rate is quadratic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expansion ratio, the strength parameters are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expansion ratio.
swelling rock; expansion ratio; water content; pressure
TU411.3
A
1673-9469(2017)02-0026-04
10.3969/j.issn.1673-9469.2017.02.006
2017-01-18
河海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資助項目(2010B03414);引江濟淮試驗工程項目(20168011716)
曹雪山(1970-),男,江蘇海門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膨脹巖土、崩解巖、路基工程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