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
大家都知道北美電影市場競爭有多激烈,能進入票房TOP10是很不容易的事,純外國制作的電影就尤其如此。但近日北美票房TOP10中竟一度有兩部純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和《巴霍巴利王.下-終結》,成績十分可觀。
一位本地中文電臺專播娛樂節(jié)目的朋友稱,印度電影在北美乃至世界的票房都不錯,因為“北美印度人都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來看電影的”。
“一大家子文化”
的確,我在非洲、在北美接觸過許多印度人,他們都是“一大家子”的。
記得當初在貝寧經商時,許多客戶都是印度人,因此和印度商會走得很近。有一次,幾位印度商會的朋友登門拜訪,為他們的子弟學校募捐,并表示“下次你們中國子弟學校募捐我們也會幫忙”,我苦笑一聲——在貝寧經商的華人不是光棍男、便是光棍女,要么兩地分居或戀愛無門,連家屬都沒有,又哪里需要什么子弟學校?
聽我這么一說,幾位印度朋友紛紛表示“不理解你們中國人”,因為他們可以走到天涯海角,但“一定要一大家子一起”。后來和他們熟了,發(fā)現果然如此,稍有實力的印度商人(甚至他們的高級伙計)都是拖家?guī)Э诘模易优貏e多,租房都要特意選擇房間較多的那種,子弟學校是必然要辦的,老師有的是家屬中曾任過教,有些則是就地聘請(許多是印度裔),甚至還見過專門從印度國內聘請的——“幾家子湊湊就夠了”。
移民到加拿大后,所居住的社區(qū)同樣有很多印度裔,他們的習慣也往往是“一大家子”為單位的。記得當初買房看房,只要看到房間特別多、公共空間特別少的那種,經紀人就會說“看來房主是印度人”,結果往往八九不離十。印度人扎堆、抱團,碰上“光明節(jié)”這樣的活動,總是“一大家子”出動“共進退”。不久前大溫哥華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選,印度裔聚居的某菲沙河南岸三個選區(qū)“一朝變色”,齊刷刷從標志為藍色的省自由黨控制區(qū),轉變?yōu)闃酥緸槌壬氖⌒旅裰鼽h選區(qū),許多本地政論家都表示,省新民主黨抓住了選區(qū)內印度裔“家庭觀念眾、家庭集體意志強”的特點,將大量人力、物力鋪在家庭層面上,結果“搞定一個就能搞定一大家子人”。
“一大家子文化”在印度本土怎樣?
“更厲害”,和我相熟的印度人多次這樣表示:“外出經商、移民海外,終究不可能全家族一起走,而在印度,‘一大家子人就很可能包含幾代人和幾十個小家”。我聽說過最多的“大家”,竟包含七代人。
“一大家子”并非簡單地擠在一個屋檐下,而是有自己的一套“鄉(xiāng)規(guī)民約”。在印度本土的許多地方,基層行政對許多居民點鞭長莫及,強力機構也不能面面俱到,家族中的長老成為實際的“大總管”,“鄉(xiāng)規(guī)民約”則部分填補了法律的某些空白。即便在孟買這樣的大城市里,許多上班族“白天是公司的人,晚上是家里的人”,這個“家”,也依然是“一大家子”的家(當然,比農村的要小很多)。
在海外,印度人的“一大家子”相對簡單,通常是行輩最長的一位父親,“家長”操得心相對也少一些,但“一大家子文化”還是保留了很多。
和不少印度朋友聊過,對這種“一大家子文化”,他們的感情是復雜的:一方面,這種模式讓很多看似混亂的地方“不至于亂到家”,而且對凈化基層社會氛圍、家庭成員間互幫互助,落實一些行政體系內的政策(比如前幾年印度首次進行身份證登記和發(fā)放,如果沒有“一大家子文化”的助力,恐怕就難以完成);另一方面,“一大家子文化”又讓許多陳規(guī)陋習得以保留和發(fā)酵。筆者兒子的一位同學是印度-華裔混血兒,我曾到他們家做客,和同學母親(香港裔華人)談及此事,她表示“那邊一大家子歧視婦女的風氣太厲害,我是不敢再去印度婆家住了”。
男女有別
這位同學家長對印度家庭中歧視婦女的風氣心有芥蒂,其實她的先生是在美國出生的,是個受過高等教育、樂呵呵的好好先生,甚至參加過幾次呼吁尊重婦女權益的簽名聯署,但這位好好先生也坦言,傳統的印度家庭,男性的地位“在九天之上”,而女性則“在九地之下”。
《奔跑吧爸爸》里的這位爸爸對女兒們態(tài)度嚴厲但有分寸,即便如此,一些重視女權的朋友仍不免覺得“有些過分”,但在印度本土的許多家庭里,女性的地位要低得多:在農村,相當多男性是不做任何家務活的,這些都會交給妻子們和“長大”的女兒們(這個“長大”經常只意味著十一二歲),在非洲時一位印度來的老師告訴我,如今印度政府在普及中小學教育方面比過去功夫下得多,情況已有很大好轉,但即便如此,“倘若某個村子或大家族仍有孩子失學,那這個孩子多半是女孩”。
很多了解一些印度風俗的人,都聽說過“女孩因湊不齊嫁妝被娘家燒死”的悲慘故事,如今時代在進步,“嫁妝不夠被燒死”的事已較少聽到,但“嫁妝風俗”依然根深蒂固,女孩出嫁時倘若嫁妝欠豐厚,婚后會在新的家庭“抬不起頭來”。
曾有一位印度朋友在我向她詢問“為什么你們印度電影電視里的情節(jié)就是整天唱歌跳舞談戀愛”,她表示“印度人天生喜歡歌舞,至于戀愛,正因為現實中很多年輕人沒有機會自由戀愛,他們才會對電影中的戀愛情節(jié)如此著迷”。
許多印度朋友都表示,即便在許多大城市,多數印度人的婚姻也是通過親戚和媒人來介紹的。雖然從法律上,印度已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實際上在家庭中這種種姓觀念往往根深蒂固,且印度的種姓并非我們所熟知的“四等五級”,而是大種姓套小種姓,非常繁瑣復雜,很多愛情悲劇,都是一對青年男女兩情相悅,卻分屬不同種姓,結果“棒打鴛鴦兩離分”。
當然,畢竟時代變了,在很多大城市的中產社區(qū),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善。我曾認識的一位印度朋友來自號稱“印度硅谷”班加羅爾,據他介紹,當地許多在IT業(yè)發(fā)展的年輕人,就不太受這些陳規(guī)舊律的束縛,“想怎樣就怎樣”,家里也甚為開通,而另一位朋友則坦言“戀愛受干預大不了移民么”。
“兩個印度”
這些表現得很灑脫的印度朋友,大多來自所謂“兩個印度”中更富裕、更高文化的那一個。
所謂“兩個印度”的說法源自有人將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形容為兩個國家:1億城市精英,和12億城市及農村赤貧。這“兩個國家”在很多層面上并不交集:經濟上,印度經濟已持續(xù)多年高速發(fā)展,但城鄉(xiāng)就業(yè)率停滯不前,都市貧民窟和廣大農村貧困依舊,受教育率也停滯不前;政治上,印度號稱全球最大民主國家,努力爭取國際言論空間,但這樣一個國家卻依舊維持著古老的種姓制度,仍然有成千上萬的賤民,從事著世代從事的“低賤工作”,除極個別外永世不得翻身。
印度雖然經過長期發(fā)展,一躍成為南亞大國和“金磚”之一,但經濟增長并未能給國內大多數人帶來福音,號稱新興大國的印度,文盲率甚至高于許多非洲貧困國家,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赤貧人口,貧富懸殊進一步拉大。在國大黨長期治理下,印度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義和貪腐盛行,國內治安環(huán)境惡化,基礎設施落后,原本興致勃勃涌入的外商、外資,又被朝令夕改的政策和低下的行政效率嚇跑。
正是這種“兩個印度”的反差,讓所謂“印度式家庭”也變得兩極分化:有人說“印度家庭廚房里彌漫著咖喱味,不關門別人就無法走近,沒有廁所,就算有也是簡陋蹲坑,旁邊有個飄著水舀子的塑料桶,是用來便后洗手的——因為沒有手紙”;也有人說“印度家庭整潔明亮,廚房和歐美一樣是開放式的,廁所用抽水馬桶,雖然的確不用手紙,但裝備了非常精致的潔身器”。這兩個“印度式家庭”哪個是真實的?答案是“都是真實的”,只是前者是“草根印度”的家庭,而后者是“精英印度”的。
傳統上,印度家庭普遍存在宿命意識和來世思想,認為自己的貧窮和不公正待遇是“上輩子沒修好”,只有“忍耐、苦修”才能在下輩子結束這種苦難的命運。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尤其一些“明星城市”的快速發(fā)展、膨脹,讓原本畛域分明的“兩個印度”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交集,大都市里貧民窟和豪華社區(qū)的全壓交互,令印度出現越來越多“靠近精英家庭居住的草根家庭”,而教育的普及和社會意識的覺醒,則讓年輕一代的草根家庭成員不再滿足于“下輩子投胎精英家庭”——他們覺得有些夢想這輩子就能實現,當然,要靠自己的斗爭和努力。
這種情結體現在印度電影里,就是著名的“班加羅爾節(jié)奏”——更自信、更現代化,家庭不再那么大,靠努力就能改變命運,而《摔跤吧爸爸》雖然切入點不同,卻同樣表現了一個“中等”印度家庭靠奮斗、拼搏改變生活的“雞湯類勵志”故事,沒有神跡、沒有婚姻交換,更沒有實在不能自圓其說時從天而降的冗長歌舞,這類“新型印度電影”的出現和流行,或許揭示了一個新時代即將在印度開始。
“兩個印度”的交錯也催生了另一種情結:反精英主義。
在這派“草根印度”家族成員看來,正是“精英印度”讓他們的生活如此窘迫和絕望,而要改變這一法則,靠努力、奮斗都不現實,只有讓“精英印度”消失才行。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將選票投給低種姓的莫迪,和主張民粹主義的印度人民黨,而另一部分則對“種姓雖低卻不再貧窮”的莫迪等新貴也不信任,轉而將希望寄托在“街頭抗爭”上。
當然,“第三條路”也有人選擇。
這些人并不在意自己的低種姓,相反,他們竭力利用政府對低種姓的某些傾斜政策,為自己爭取某些“特殊利益”,并因此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滿足,盡管在其他同伴看來,這種“特殊利益”不免有嗟來之食的意味;這些人竭力表現得“不屑”“精英印度”成員的生活方式,竭力渲染、突出自己“草根生活方式”的某些“閃光點”,以表明“其實我過得也很好”、“我還不想過你那樣糟糕的日子”。
有一部印度老電影里,一對在孟買白領圈吃力打熬的年輕夫婦生活得步步艱難,女主角的父親住在鄉(xiāng)下破爛的土屋里,卻神氣十足地對女婿炫耀“你老婆在婆家時洋娃娃都比她現在住得地方大”——這或許就是“第三條路”在電影中的生動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