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鴛鴦
【摘 要】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閱讀教學要為學生樹立篇章結構的概念,習得語言表達的方法,挖掘文本中的讀寫結合實踐點,從而達到閱讀與寫作和諧共生。
【關鍵詞】閱讀與寫作;讀寫結合點
《語文課程標準》在寫作教學方面提到“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遍喿x教學如何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呢?為此,我進行了探索。
一、閱讀教學要為學生樹立篇章結構的概念
文章的結構是文章的“骨架”,一篇文章的結構好壞,直接影響到文章內容的表達。但是教給學生謀篇布局的方法,單靠習作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在閱讀教學中,以教材為范本,處處滲透,處處引導學生悟得并學會篇章架構的方法。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散文,文章按游覽的順序描繪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yōu)美、具體形象。作為一篇游記,我們該如何凸顯它的特質,給學生學習的范例呢?不斷研讀文本之后,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于:通過學習作者的游覽路線,初步培養(yǎng)學生游記的篇章構架能力。
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頤和園走一走,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相關的句子,完成作者的游覽路線圖。
生交流,出示五個句子:
①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②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③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④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⑤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
師:借助這幾句話,誰來說說作者的游覽線路圖?
生:大門—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師:看著板書,誰再來為我們介紹一下作者的游覽路線?
師:作者又是如何介紹自己的游覽路線的呢?請同學們再去仔細讀讀這五句話,想想這些句子中的動詞起著什么作用?
生:這些動詞,非常準確的寫出了作者游覽的先后順序。
生:都是表示走的意思,作者卻用了不同的詞??梢娮髡哂迷~是多么的準確。
師:動詞表示腳步的移動——板書:移步。走到不同的地點看到不同的景物。——板書:換景。這就是游記最常用的寫作手法——“移步換景”。(板書:移步換景)
師:把這幾句話送回到整篇文章,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都在句子的開頭。
生:連接兩個景點。
師:作者用上不同的動詞,把游覽的路線交代的非常清楚。同時這些句子放在每一段的開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嚴謹。(板書:承上啟下)
師:看了作者的游覽線路,你是否也想去玩一玩呢?來,讓我們一起去溫州動物園游玩。動物園有三處大門——北門、東門、西門。你想從哪里進入,又想游玩哪些景點呢?請為你的游覽設計一條線路。(溫馨提示:至少要游玩3——4處才能值回票價。)
學生畫線路圖,說游覽路線并寫下來。(評價要求:①準確運用動詞;②每個句子放在文中能起承上啟下作用。)
通過理清作者的游覽路線,品讀文中介紹游覽路線的這幾句話,學生對游記的篇章結構有了初步的認識。而讓學生自己設計線路圖、介紹自己的游覽路線、寫游覽路線,則一步步引領學生漸漸學會了如何寫好游記的框架。在語言實踐中,學生對游記散文的篇章結構有了更深的認識。
學生寫作的篇章架構能力需要我們正確地去引領,并在言語實踐中強化。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我們應該關注文體,把握文體特點,凸顯文本特質,從文體特點的角度引導學生去認識、理解和積累,幫助學生樹立篇章結構的概念。
二、閱讀教學要讓學生涵詠語言,習得語言表達的方法
葉圣陶說過:“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傳神。”讀書,我們要能悟出文章中傳神的字字語語,悟出表達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領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反復咀嚼揣摩,從而深入其中,思而得之,感而契之。
如《威尼斯的小艇》文章的最后,作者寫道:“水面上漸漸沉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p>
讀著這樣的文字,你分明可以感受到這座古老的城市散發(fā)著的魅力。水面寧靜,月影搖曳,作者抓住細微的動作,將大家?guī)нM了那迷人的威尼斯之夜。課堂中,我抓住“將細小的動作放大”這一點,引導學生去感受、去運用。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威尼斯之夜?。。ò苍?、寧靜)你從哪兒讀出了這份幽靜?拿起筆圈出讓你最有感觸的詞語,寫寫你的感受。
生:搖晃。月影的搖晃都能看到,可見威尼斯的夜晚是多么的寧靜。
師:月影搖曳,作者正是抓住這細微的動作,寫出了夜晚的靜寂。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師:還有哪些動詞也讓你感受到了這份靜?
生抓住“聳立、停泊、橫、籠罩、入睡”等詞繼續(xù)品讀。
師小結:這是一個靜寂的夜晚。原來,寧靜就是細小的動作被放大。作者正是運用準確的動詞寫出了夜晚的寂靜。在寫作中,我們也可以學學這一招,讓我們的文章更富有韻味。
隨即,我出示了三張圖片,讓學生學學作者將細小的動作放大,并運用恰當?shù)男揎椩~和修飾手法,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一處風景,寫一寫。
朗讀涵詠、品味感悟后的寫作,是有效的,是對閱讀教學的反芻。學生在寫作中有目的地運用了從閱讀中汲取的營養(yǎng),較好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遷移、運用,習得了語言表達的方法。
總之,我們的課堂只有善于去發(fā)現(xiàn)言語形式,關注言語形式,深入言語形式,我們的語文課才有語文味,我們的閱讀教學才能回歸他的本位。
三、閱讀教學要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讀寫結合實踐點
閱讀是—個還原生活情境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親歷語言,習得表達,更應讓孩子明白文章來源于生活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讀寫結合實踐點,將學生從文本帶向生活。
《威尼斯的小艇》作者通過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展現(xiàn)了小艇是威尼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文章的最后我安排了這樣一個寫話環(huán)節(jié)。
師:瞧,作者反復運用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把威尼斯的風情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其實在我們永嘉也有一道獨特的風景,那就是楠溪江的竹筏,坐過的孩子請舉手?沒坐過的孩子別著急,請看!一定要仔細觀察竹筏的樣子,船夫的動作,還要注意船兩邊的景物哦!
生觀看錄像。
師:看完視頻,如果讓你寫楠溪江的竹筏,你會寫什么呢?
生:竹筏的樣子、坐船的感受、船夫的駕駛技術……
師:拿起筆寫寫你想寫的內容,或直接、或間接、或直接和間接相結合描寫楠溪江竹筏的某一方面,可以寫寫竹筏的樣子、坐竹筏的感受、船夫的駕駛技術……
從威尼斯的小艇到楠溪江的竹筏,這不僅是寫法上的遷移,更是閱讀、寫作、生活三者的有效結合。學生將從課文中學到的語言、表達方法等,內化為自己積極的語言庫存,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也獲得了情感上的熏陶。
再如《牧場之國》,作者抓住動物的動作、外貌、神態(tài)、聲音展開自由地聯(lián)想,寫出了牛犢的端莊,老牛的尊嚴,駿馬的剽悍等。學完這課,我們可以讓學生寫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如樹袋熊、長頸鹿、鴕鳥、野兔……但我們的習作要求要與閱讀教學相一致:要求學生運用課堂上剛學過的方法,既有準確的觀察,又有自由地聯(lián)想。
每一篇文章,我們要挖的點有很多,要教的點也有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只能顧此失彼。因此,在文本的研讀中,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我們應該遵循一點,那就是根據(jù)教材的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引導學生讀中學寫,不斷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讓閱讀與寫作共生!
參考文獻:
[1]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革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5
[2]王卓瑤.親歷語言,習得表達[J]作文成功之路2014.2(下)
[3]董大偉.讓風景在筆下流動[J]小學語文教師2013.07-08
[4]李振村.教語文,其實很簡單[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