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永+高偉+牟繼平
摘要:角色互換教學模式是由傳統(tǒng)教師主導、學生參與轉換為學生主導、教師協(xié)作的授課方式,目的是實現(xiàn)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導學習,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從角色互換教學模式的含義、實踐方式、實踐意義等進行重點闡述。
關鍵詞:角色互換;教學模式;課堂質量;實踐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3-0167-02
教學是教與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是教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作用及師生之間關系的有機體,即教師如何教、學生怎么學、師生如何相互影響,三者缺一不可。而在這三者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即教師如何教,是關系到學生怎么學、師生之間如何良性互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1]。早在19世紀,英國牛津大學的約翰·亨利·紐曼在“理智的訓練”的演講中就指出,“若要掌握知識,思維就絕不能僅僅被動地汲取知識,而應該真實、主動地進入知識領域,擁抱它,掌握它”。角色互換教學模式,即是此初衷下進行的嘗試。
一、角色互換教學模式的含義
角色互換教學模式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通過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進行互換,將教師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殚_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將學生角色由單純的學轉換到參與教學中來,最終形成以教師和學生為實施主體、教和學為實施內容、師生角色交互為實施方式,以提高大學課堂教學質量為實施目的的教學模式。角色互換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呆板地講、學生機械地聽”的做法,將教師主導、學生參與的模式轉換為學生主導、教師協(xié)作的授課方式,促使大學課堂由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的轉化,由教師被動傳授知識向學生主動學習的轉化。
二、角色互換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
1.準備階段:優(yōu)化教師備課內容,創(chuàng)新講授方式。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樣,角色互換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備課、講課,并不是一開始就讓學生接觸備課和講課。所不同的是,角色互換模式的教師備課和講課模式,不再按照書本的章節(jié)內容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而是要求教師在備課和講課時,優(yōu)化備課內容,在課堂上將一門課程的脈絡、知識結構講清楚、講明白,把該課程中最核心、最重點、最有價值的部分,講深刻,講透徹,目的是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該課程的整體框架。而對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或簡單查閱資料就可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內容,盡可能少講或不講,把教師“教”的角色轉化為“導”的角色。同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將自身由“回答問題者”轉變?yōu)椤皢栴}的提出者”,多提出與該課程內容相關的各類問題,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思考并自行找尋問題的答案,調動好奇心,激發(fā)對該課程的興趣,為下一步的備課和講課做準備。
2.實施階段: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師生共同完成課堂教學。學生的備課與講課,并不是隨意發(fā)揮,而需要在教師提供的教學框架內,準備授課內容。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起著引導作用,參與學生備課與講課全過程,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講課符合教學內容,保證教學質量。這個階段,可以準確描述成“備課—講課師生合作制”。結合筆者的授課經驗,將學生的備課與講課分成如下五步進行:(1)提出命題。教師結合課程內容,遵循教學規(guī)律,設計出針對性、啟發(fā)性、誘導性較強的課題內容,供學生選題參考。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發(fā)揮機會,鼓勵他們在課程的框架下,標新立異,自主選擇或提出需要備課和講課的內容,最后由教師進行匯總審核。(2)預熱學習。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選題,結合他們的學習成績、性格和特長等因素,按照均衡原則,分成若干小組,盡量保證每個小組成員中涵蓋學習不同層級、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特長的學生。小組成員可根據(jù)組員的特點進行分工,根據(jù)選題約定時間,進行組內學習交流,對所要準備的課題內容進行預熱學習,收集資料,查閱文獻等,進行集體課前備課,準備展示課件。此時,教師須常與小組溝通,及時了解他們在學習和備課過程中的疑點、難點,幫助他們完善和優(yōu)化知識結構與展示課件,以確保小組外學生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3)組內試講,課前演練。各小組可通過協(xié)商安排,推選出課堂展示成員,結合試講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和優(yōu)化備課內容。如遇到組內成員無法解決的問題,可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由教師協(xié)助解決。(4)課堂展示。每個學習小組推舉課堂展示成員,可一人也可多人,采用不同的富有多樣性的授課技巧,如口頭表達、肢體語言、展示課件、實物展示等,展示學習小組成果。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講課的內容,對不正確和不準確的內容及時發(fā)現(xiàn)記錄,以便總結時指出,避免學生傳授錯誤的知識。同時,時時關注課堂上其他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協(xié)助講課學生調動同學的聽課熱情,活躍課題氛圍,以保證教學效果。(5)討論歸納。在每個小組課堂展示之后,進行現(xiàn)場討論和總結歸納,授課“教師”以及聽課學生要結合課堂展示內容,展開對課題內容的班級辯論,并對小組某些成員進行提問。如果該成員回答不出,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可以協(xié)助回答,教師要進行點評,現(xiàn)場完善或糾正學生所回答問題的答案。
3.鞏固階段:教師查缺補漏,確保知識的準確性和教學內容的完成。角色互換教學模式下,教師雖不在教學“第一線”,但教師的引導作用須貫穿整個課堂的始終。尤其在課程后期,教師要發(fā)揮指導者的作用,對學生的整個授課過程進行總結,對其課堂表現(xiàn)做出方向性的指導,對學生講的不正確的地方及時更正,對學生未講到的知識點、講得不深入不透徹的知識點進行補充講解,提出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課后繼續(xù)深入思考,從而使課堂教學“演出”有始有終[2]。同時,教師須根據(jù)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合理布置課后作業(yè)??茖W的課后作業(yè)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而出的題目,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其二是由每個學習小組根據(jù)各自小組在備課和講課過程中,遇到的發(fā)散性問題;其三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討論和總結歸納時所提出的問題。最后這三個方面由教師匯總整理修改,篩選出最佳作業(yè)題目,在當天布置給學生。這種作業(yè)的設置,能夠避免學生平常不積極參加教學活動、只靠死記硬背就能完成作業(yè)的情況,為鞏固課題教學起到較好的補充作用,也為整個角色互換教學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三、角色互換教學模式對提高大學課堂質量的意義
1.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充當教師,把課程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由學生去主導課堂。學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會更加認真聽講,以便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角色互換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程教學的要求下選題,在選題的框架下,內容和形式不拘一格,允許其自由發(fā)揮、自由拓展。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學生在充分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為學生留有充分的判斷和選擇的思維余地,引導和鼓勵他們發(fā)表個人見解,營造一個自由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3.鍛煉學生合作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在角色互換教學模式下,小組根據(jù)組員的愛好特長,進行不同的工作分工。同時,在各分工中須各抒己見,充分溝通,團結協(xié)作,進而保證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開展。在此過程中,要避免學生以往單槍匹馬的做法,應鍛煉他們的合作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4.促進教師不斷學習,完善自我,避免養(yǎng)成不求進取、故步自封的惰性。在角色互換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做老師,教師做學生,教師通過聆聽學生的講課,能更清晰地感受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對課堂的興趣點,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不斷革新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方式,達到進一步提高自己教學行為的目的。
角色互換教學模式是對大學生課堂教學的一種較新嘗試,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它無法替代傳統(tǒng)大學課堂授課模式,但可以作為對傳統(tǒng)大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補充。通過合理的安排、精巧的設計和有力的組織,大學課堂會更加靈活,學生更加主動,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也會使大學課堂更加多樣化,符合新時期大學生的教育特征,促進大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佑清.教學論新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張曉輝.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社會學意涵及其啟示[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0,(11).
Practice and Significance of Role Exchange Teaching Model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Classroom
QIN Zhi-yong,GAO Wei,MU Ji-ping
(Forestry College,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04,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eacher-directed and student-participation model is changed for student-directed and teacher-participation model through the role exchange.The aim of this model transformes teacher-centered into student-centered,and passive learning into dominant learning,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classroom.In the study,the meaning,practical method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role exchange teaching model are explained.
Key words:role exchange;teaching model;quality of college classroom;practical signific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