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元
摘 要 通草和小通草作為臨床上常用的兩味中藥,但由于二者均有通草的別稱,因此在臨床上常引起混用。本文就來源、性狀、理化鑒別、主要成分、功效等方面對二者的不同加以區(qū)別,以減少臨床上二者的混用。
關鍵詞 通草 小通草 鑒別
中圖分類號:R282.5 文獻標識碼:A
1本草考證
1.1通草
追根溯源,在秦漢時代的《山海經》中已有關于通脫木的描述。郭璞在注《山海經》中有“蔻脫。莖中有瓤正白”的描述。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通草有明確的闡述:有細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通也。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李時珍認為宋本草已經將通草和木通混為一談,且將二者分條明列,但是在編著《本草綱目》時仍沿用了古代本草的做法,對木通科的木通冠以通草之稱。但他還是做了陳述:今之通草,古之通脫木是也?,F(xiàn)行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則已經很明確的規(guī)定了通草即五加科植物通脫木Tetrapanax papyrifer (Hook.)K.Koch的干燥莖髓。
1.2小通草
李杲認為小通草瀉肺利小便,甘平以緩陰血也,與燈草同功,宜生用之?!侗静菥V目》中稱小通草,色白而氣寒,味淡而體輕,故入太陰肺經,引熱下降而利小便;入陽明胃經,通氣小通草上達而下乳汁;其氣寒,降也,其味淡,開也。現(xiàn)行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對小通草的原植物也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小通草為旌節(jié)花科植物喜馬山旌節(jié)花 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et Thoms.、中國旌節(jié)花Stachyurus chinensis Franch.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莢葉 Helwingia japonica (Thunb.) Dietr.的干燥莖髓。
2來源、性狀鑒別
2.1通草
五加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通脫木的干燥莖髓,秋季割2~3年生的莖,截成段,趁鮮取出髓部,理直,曬干。主產于四川、云南等地。莖髓圓柱形,表面潔白色,有縱向紋理。中央有半透明圓形薄膜,縱剖后可見排列整齊的間隔。體極輕而疏松,浮于水,并有吸濕性。易折斷,折斷面平坦,顯銀白色閃光。氣無,味淡。以條粗壯,色潔白,中央有薄膜者為佳。
2.2小通草
旌節(jié)花科小喬木植物喜馬山旌節(jié)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莢葉的干燥莖髓,秋季割取莖,截成段,趁鮮取出髓部,理直,曬干。主產于四川、湖南等地。旌節(jié)花莖髓呈細圓柱形,表面白色或微黃色;無縱向紋理,體輕,質松軟,捏之能變形,彎曲易折斷;斷面平坦,無空心,顯銀白色;水浸后外表及斷面均有黏滑感;氣無,味淡。青莢葉莖髓呈細圓柱形,表面有淺縱條紋;體輕,質硬,捏之不易變形,彎曲時極易折斷;水浸后無黏滑感。質量均勻,色白,無霉斑者為佳。
3顯微鑒別
3.1通草
橫切面:全部為薄壁細胞,呈橢圓形、類圓形或近多角形,外側的細胞較小,紋孔明顯,無淀粉粒和黏液細胞,有的細胞含草酸鈣簇晶,直徑 15~64 m。2015版藥典規(guī)定,其水分不得過 16.0%,總灰分不得過 8.0%。
3.2小通草
橫切面:旌節(jié)花均為薄壁細胞,類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長50~250 m,紋孔稀疏,有黏液細胞散在。中國旌節(jié)花有少數(shù)草酸鈣簇晶,喜馬山旌節(jié)花無簇晶。青莢葉薄壁細胞紋孔較明顯,含無色液滴,有少數(shù)草酸鈣簇晶,無黏液細胞,均不含淀粉粒和草酸鈣針晶。
4化學成分
兩者化學成分基本相近,均含脂肪、蛋白質、戊聚糖、粗纖維、木糖、木質素等;還含有天冬氨酸、蘇氨酸等13種氨基酸,以及鈣、鎂等18種微量元素。因此,其藥理作用和功能主治非常接近。
5藥理作用
兩者藥理作用非常相近,其性味與歸經均是苷淡、微寒,歸肺胃經。通草藥理作用清熱利尿,通氣下乳。用于濕熱淋證,水腫尿少,乳汁不下。多糖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免疫和抗氧化作用。小通草藥理作用清熱,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淋證,乳汁不下。多糖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免疫和抗氧化作用。主要都具有清熱利尿、下乳的功效,但通草兼有通氣的作用。
綜上所述,通草和小通草化學成分相近,性味歸經,藥理作用,功效主治基本都差不多,在方劑中,經常見到小通草代替通草。然而,小通草和通草是兩種中藥,不僅在來源、性狀和顯微上面有區(qū)別,其他方面也不完全相同的,如通草有通氣之功效而小通草則不明顯。由此可見,雖然小通草和通草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不能通用。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中藥,合理用藥,確保其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48,296.
[2] 潘家峰.關于易混中藥小通草和通草的相似點和區(qū)別的研究[J].北方藥學,2011,8(4):85.
[3] 徐靜蘭,胡慧軍,張虹,等.通草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4):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