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平
武訓,一則奇特的生命故事。為了窮人孩子能讀書識字,武訓討飯行乞39年,積攢錢財,興辦義學,59歲那年義塾辦成,武訓積勞成疾,病入膏肓,安詳逝去。他以最卑微的行為,做了最崇高的事情。
十年前劇作家羅懷臻意欲為我度身定制武訓題材劇本,五年前再敘此事,去年我們同赴山東省冠縣柳林鎮(zhèn)采風,以求得到創(chuàng)作靈感。踏進武家莊武訓先生紀念館,我抬頭看天,低頭聞香,感受屬于那片土地特有的泥土芳香和書香,眼前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面對碑林、面對季羨林手書的“高山仰止,千古奇人”,我肅然起敬。武訓紀念堂內(nèi)墻壁上每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都激蕩著我的心靈,我靜靜仰望武訓先生塑像,以頂禮之心虔誠躬身行拜。此刻,我仿佛聽到了庭院深處遠遠傳來朗朗讀書聲,我仿佛看到了武訓矢志辦學行乞39年吃蜈蚣吃蝎子風風雨雨中的執(zhí)著苦行,仿佛見到了武訓忍受欺凌挨打挨罵一拳一腳換一個銅錢一枚小錢的辛酸的身影。他的行為深深打動了我,看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我的心在顫抖,血流加速不能自制。
千百年來辦學故事很多,但討飯辦學堪稱奇人奇乞奇事,可謂人類曠世奇聞。武訓傾其一生一世,不娶妻、不蔭子,積錢萬貫卻不舍得為自己用一枚銅錢,一心想著為窮人的孩子興辦義學,這種公德義舉是何等的高尚。我心中不禁要問,是什么力量讓一個目不識丁的人能認識到讀書如此重要?我想,這是文化的力量,更是武訓生活的信念,當信念化為行動時必定動力無窮!
我愿意接受各種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來挑戰(zhàn)自己,武訓這個題材無疑又一次給我提供了機遇。起初我選擇武訓這個題材時,幾乎所有人都認可認同我能演好,這些都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可是再度面對文本時,我發(fā)現(xiàn)如何讓武訓在舞臺上鮮活起來難度不小,反復閱讀劇本,越讀越發(fā)感到難度超乎想象。武訓題材本身就有一定局限性,加上武訓的真實存在使創(chuàng)作上受制程度更加顯而易見。但創(chuàng)作往往就是挑戰(zhàn),而挑戰(zhàn)意味著突破和機遇。突破,必在挑戰(zhàn)之后,但挑戰(zhàn)意義應排在勝算之前。
首先我仔細分析劇本,全劇主題鮮明,立意深刻。場次緊湊一氣呵成,情感豐沛十分流暢,同時具有樸實的生活質(zhì)感。主角武訓的討飯行為直接圍繞和表達了“當信仰成為一種生活”這樣的中心思想,與主題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邏輯關(guān)系。
對劇本有了初步認識后,我習慣再從人物心路歷程上梳理出幾個階段。前兩場武訓年僅20歲,是憨厚老實、淳厚質(zhì)樸、健壯活潑的青年。這時武訓沒有經(jīng)受過人生磨難,一言一行率真直白,舉手投足不諳世事。他為自己規(guī)劃了美好的未來,準備結(jié)算工錢攜未婚妻梨花回家種地,娶妻生子,情狀十分天真可愛。隨后他的人生磨難就開始了。他的工錢被騙,心愛的女人又被搶走,武訓萬念俱灰,決意乞討辦學。在柳林集市賣藝討錢時引人圍觀,眾人從開始拳打腳踢取樂武訓,到漸漸收手可憐武訓,最后同情武訓并陸續(xù)扔下銅錢相繼低頭悄然離開。武訓忍受暴打后木訥緩慢地擦著嘴角鮮血,仍喃喃自語“打一拳一個錢,踢一腳兩個錢”,他毫無表情揀起地上一枚枚小銅錢,而這一枚枚銅錢卻都沾滿了血跡與淚痕,此時的武訓倍受凌辱萬分悲涼,其狀況極為可憐。后來武訓十年乞討的錢財一夜之間被盜,他悲痛欲絕生不如死。當所有人都以為武訓萬念俱灰時,武訓卻矢志不渝選擇了繼續(xù)乞討,并在29年之后完成心愿辦成義學。
在理順人物的心路歷程后,我就可以運用適當?shù)姆绞綄⑷宋镄睦硗饣?/p>
對我來說另一個挑戰(zhàn)是,劇中武訓的年齡是從20歲到59歲,我已步入花甲之年,怎么演?花甲之年再演20歲青年,觀眾會不會接受?怎樣讓自己不覺得別扭?更何況如此高密度、高強度、高難度的人物年齡狀態(tài)變化,需要智力、體能、速度(節(jié)奏)的支撐。對我而言,這些都是嚴峻考驗。好在形式上導演韓劍英采用了表現(xiàn)主義手法,這是絕妙的選擇,這種可夸張、可變形、民俗感極強的形式與內(nèi)容是緊貼著的,在表演上我也能夠有更多的手法去表現(xiàn)。為此,表演中我努力尋找內(nèi)心情感支點和外部表現(xiàn)手法。
為了表現(xiàn)青年武訓的憨實可愛,前兩場我主要借助特殊的小動作如小碎步、聳肩、甩頭、憨笑,這些小動作都用明快的節(jié)奏。根據(jù)導演要求,前兩場要表演出富有農(nóng)耕時代的民俗感,及農(nóng)民質(zhì)樸的生命活力與生活質(zhì)感。我緊緊抓住“憨”這個特征,同時民俗化的表演也讓觀眾忘記我本身的年齡。舞臺上以各種造型構(gòu)成一幅幅形態(tài)各異的畫面,喜氣、快樂、天真、輕松,富有意韻。這樣的表演以前從未有過,對我而言既新鮮又特別。
武訓人物塑造的重頭戲是“可憐”的部分。武訓自幼喪父喪母,孤身一人,只有與梨花在一起時才能感受溫暖。梨花被搶走后武訓夢想破滅,在遭受地主張老辮戲謔與凌辱之后,他無奈無助,昏死三天在破廟醒來后,武訓突然從心底迸發(fā)出血性與倔犟,他對自己說:“不就是不識字才屢受訛詐欺凌嗎?我要辦義學!”從此,武訓踏上了乞討之路。
乞討的戲又是重中之重。一片褳褡子和一個破銅勺是武訓的“乞討符號”。如何準確地將道具運用得恰到好處十分重要。我在排練時經(jīng)常跳出規(guī)則自由發(fā)揮,任由自己的感覺去捕捉靈感。往往有些不經(jīng)意間激發(fā)出來的靈感恰恰就是精彩美妙的。譬如,第四場武訓乞討出場內(nèi)唱導板:“太陽出來把路上,身穿著百衲裝、褳褡子掛肩膀,手持著破銅勺,半癡呆半癲狂。”此時的武訓就像剛出籠的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集市上沒有人在乎他,而他自己給自己尋開心,搖頭晃腦嬉皮笑臉,跳跳蹦蹦,讓人覺得既可愛又可憐。排練中我自己拿著褳褡子盡情舞蹈,拿著破銅勺,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琢磨、體悟。在唱到最后一句“滿臉微笑喜洋洋”時,我融在音樂節(jié)拍里,由慢到快直至突然停下,這時滿臺靜默,我從喉嚨深處發(fā)出調(diào)侃的笑聲后猛然大聲再次重復唱完,在音樂、情緒、形體、節(jié)奏的強弱上形成強烈的對比關(guān)系,眾觀者會意地大笑,這笑聲一直延續(xù)至遭拳打腳踢后武訓暈倒在地,眾人從對武訓取樂到同情可憐,整場氣氛很快得以調(diào)動渲染。
武訓的可憐不僅僅是受欺凌、受打罵的可憐,更有孤獨的可憐。每當夜幕降臨武訓回到破廟,他孤獨、寂寞,唯有銅錢成了他的“寂寞知音”,只有銅錢天天在黑暗中陪伴他,所以武訓特別歡喜天黑。天黑了,武訓心里就踏實了,就可以到地窖里一遍遍數(shù)著自己討來的銅錢,或與銅錢說說話??墒且驗楣陋殻f著說著會想起病逝的母親,還越想越傷心。此處的表演我分三個段落,孤獨的茫然心境,數(shù)錢時的神閑氣定,想到有朝一日能蓋房子辦學的得意忘形。通過三個不同的情緒變化來表達和釋放武訓在特定情境下內(nèi)心深處的酸楚與快樂。緊接著是全劇的核心唱段,是全劇情節(jié)的高潮,充滿悲涼感的淮劇大悲調(diào)在此運用自然恰到好處。當武訓酒醉醒來發(fā)現(xiàn)十年乞討的錢財被盜時呼天搶地嚎啕大哭?!拔艺婊煅?!” 一句我用連續(xù)上行11度的爬音來渲瀉悲憤悲傷到極致的情感,讓人看著傷心,聽著揪心。
當武訓行乞十年積攢的錢財被盜后與了征和尚見面時,了征和尚的“一番教誨”深深觸動了武訓,武訓并不一定懂得佛法、懂得信仰的含義,可是他的生活方式、他的行為已經(jīng)成為一種信仰。武訓一句“從頭再來”在彼此心中回蕩,他們互勉互勵,相擁道別無語凝噎,笑著——哭了。從此武訓毅然決然地再次走上茫茫乞討之路。
“眼中本來沒淚水,不知何故涌兩行”,武訓是我創(chuàng)作中最感動的戲,因為他最真實也最傳奇,最卑微也最高尚,最平凡也最富有色彩。常說,演員每創(chuàng)作一個人物就是一次人生感悟,武訓也是我付出最多的一個藝術(shù)形象,我真心感悟,真情演繹他,每當全劇演出結(jié)束時,我的心依舊留在舞臺上,留在“武訓”的身上。
懷臻說淮劇《武訓先生》是獻給我六十歲的生日禮物,至此,我們完成了約定,懷臻也完成了他心中的淮劇三部曲,如今,對懷臻、對我、對淮劇可謂“功德圓滿”,然而武訓先生歷經(jīng)苦難堅守信念的故事依舊牽引著我,武訓的一句臺詞一直回響在耳邊:“就當‘劫數(shù)未盡,緣分未盡,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