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應旺
毛澤東在會議講話中,與人交談時,或者寫文章時,常常點評項羽。有時是單獨點評,有時是將項羽與劉邦比較著點評。
沽名釣譽
1936年12月,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中,列舉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時首先舉出的就是楚漢成皋之戰(zhàn)。他在這篇文章中指出:“懼怕一時的不良的政治影響,就要以長期的不良影響做代價?!边@自然而然地使人想起鴻門宴上項羽本可以殺掉劉邦,卻顧及一時不良的政治影響而放跑了劉邦。楚漢在滎陽、成皋周圍對峙時,項羽幾次有機會徹底打敗劉邦,但都沽名釣譽,顧眼前而不思長遠,錯失良機。
第一次是劉邦兵敗彭城退至滎陽,“筑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項王數(shù)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边@時項羽先是猶豫不決,后又中劉邦的離間計、偽裝計,“漢王之出滎陽,南走宛、葉,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復入保成皋”。
第二次是“漢之四年,項王進兵圍成皋”,漢王出逃,楚占成皋,本應乘勝追擊,卻掉頭向東打彭越去了。結果,“漢王則引兵渡河,復取成皋,軍廣武,就敖倉食”。
自此開始了楚漢戰(zhàn)略相持階段。到后來,劉邦抓住楚軍在汜水半渡的時機,大破楚軍,盡得楚軍貨賂,轉入了漢強楚弱的戰(zhàn)略進攻,進而在垓下一舉殲滅楚軍。
1962年1月30日,毛澤東在中共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上的講話中,闡述了發(fā)揚民主、敢于聽取不同意見、集中集體智慧的重要性,并由此點評了項羽。
毛澤東指出:“只要是大事,就得集體討論,認真地聽取不同的意見,認真地對于復雜的情況和不同的意見加以分析。要想到事情的幾種可能性,估計情況的幾個方面,好的和壞的,順利的和困難的,可能辦到的和不可能辦到的。盡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如果不是這樣,就是一個人稱霸。這樣的第一書記,應當叫作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長。從前有個項羽,叫作西楚霸王,他就不愛聽別人的不同意見。他那里有個范增,給他出過些主意,可是項羽不聽范增的話?!薄拔覀儸F(xiàn)在有些第一書記,連封建時代的劉邦都不如,倒有點像項羽。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臺的。不是有一出戲叫《霸王別姬》嗎?這些同志如果總是不改,難免有一天要‘別姬就是了?!?/p>
毛澤東所說的范增是項羽的謀士,足智多謀,被項羽尊稱為“亞父”。但是,鴻門宴上范增要項羽殺劉邦,“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劉邦逃脫后,范增憤怒道:“唉!豎子不足與謀。”就是這位范增在漢王“請和”“項王欲聽之”時說:“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后必悔之?!痹趧钣藐惼接嬰x間項羽與范增時,項羽居然中計削去范增之權?!妒酚洝份d:“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項王許之。行未至彭城,疽發(fā)背而死?!?/p>
毛澤東所說的“別姬”,是指項羽兵敗垓下,與虞姬的訣別。《史記》載:“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三個失誤
毛澤東非常重視以項羽失敗的教訓教育各級領導干部。1963年1月3日,他批示將《史記》中的《項羽本紀》“送各同志閱”。后來,他又在談話中說項羽有三個失誤:第一個是不聽范增的話,放跑了劉邦。第二個是楚漢訂立了鴻溝協(xié)定,項羽認真了,而劉邦卻不以為然,不久就違反協(xié)定向東進攻楚。第三個是項羽建都徐州,位置沒有選好。
毛澤東所說的項羽第一個失誤,前面已經(jīng)提到了。
毛澤東所說的項羽第二個失誤,發(fā)生在漢由弱變強的轉折關頭,當時劉邦的家人被扣押在項羽手里。《史記》載:“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漢遣陸賈說項王,請?zhí)?,項王弗聽。漢王復使侯公往說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許之,即歸漢王父母妻子?!薄绊椡跻鸭s,乃引兵解而東歸?!钡珓钅抢铮瑥埩?、陳平說:“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下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yǎng)虎自遺患也?!薄皾h王聽之”,會合韓信、彭越追擊楚軍,至垓下圍而殲之。
毛澤東所說的項羽第三個失誤,發(fā)生在楚軍入關中的時候?!妒酚洝份d:“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贝撕?,“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項羽失敗也與他殺降有關。秦將章邯投降項羽后,項羽擔心章邯軍兵多,其心不服,“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余萬人”。劉邦先入關時已接受秦王子嬰投降。項羽后入關,卻“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毛澤東讀史曾批注“殺降不祥”。毛澤東對人民軍隊規(guī)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其中有一條是“不虐待俘虜”。
英雄氣節(jié)
項羽是個悲劇性的人物,但他在推翻暴秦中是有貢獻的。項羽身上也有不少優(yōu)點,尤其是他的英雄氣節(jié)為后人所贊嘆。宋代李清照曾寫過一首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李清照之前,晚唐詩人杜牧曾寫過一首《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毛澤東熟知這些詩,并提出學習項羽的英雄氣節(jié),但不自殺,要干到底。1939年4月8日,他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演講中說:“楚霸王項羽在中國是一個有名的英雄,他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自殺,這比汪精衛(wèi)、張國燾好得多。但項羽尚有一個缺點,從前有一個人在他自殺的地方做了一首詩,問他你為什么要自殺,可以到江東去再召八千兵來打天下。我們不學汪精衛(wèi)、張國燾,要學項羽的英雄氣節(jié),但不自殺,要干到底?!?/p>
在號召“不可沽名學霸王”之前,1948年10月31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評蔣傅軍夢想偷襲石家莊》的述評時,也想到了項羽。毛澤東寫道:“蔣介石最近時期是住在北平,在兩個星期內,由他經(jīng)手送掉了范漢杰、鄭洞國、廖耀湘三支大軍。他的任務已經(jīng)完畢,他在北平已經(jīng)無事可做,昨日業(yè)已溜回南京。蔣介石不是項羽,并無‘無面目見江東父老那種羞恥心理。他還想活下去,還想弄一點花樣去刺激一下已經(jīng)離散的軍心和人心。虧他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襲石家莊這樣一條妙計。”在毛澤東眼里,蔣介石遠比不上項羽,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面前,卻毫無羞恥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