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虹
摘 要: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展開了論述,提出了幾種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方法,希望對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能夠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使學生在小學階段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
關鍵詞:數學;運算;能力;策略
數學學科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就是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運算,同時數學之所以成為一門“工具性”學科,也是因為數學強大的運算功能。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運算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雖然十分重要,然而卻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難點,很多學生在數學定理、定義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會比較順利,然而在運算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較大的困難,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了巨大的困擾。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運算能力呢?
一、教師要具備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的意識
小學數學教師肩負著重要的教學責任,小學生在獲取知識點的過程中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大,因此,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引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而言,更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的意識,否則將會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二、定理、定義的掌握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
就數學學習而言,我們可以將學生對定理及定義的學習定義為基礎學習,而學生的運算定為較高層次的數學學習。因此,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數學定理及定義進行有效教學,學生只有扎實地掌握了相關的定理與定義,才能通過對相關定理與定義的應用有效進行運算。
三、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
為了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應該從多個角度做出努力,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采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的教學方法?,F代教學不斷發(fā)展,出現了很多教學方法,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目前對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有很大幫助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啟發(fā)式教學法。學生想要有效進行運算,就必須有效地進行思維,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靈活應用,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就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獲取知識點,無疑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有很大幫助。
四、為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機會
為了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教師還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留出更多進行獨立思考的機會。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無疑與思考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將學生的數學運算理解為學生思考的結果,學生的運算是在學生通過思考得出有效的解題思路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的,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進行獨立思考的機會。
本人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并注重通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來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例如,本人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獨立學習知識點的重要一環(huán),其間學生對沒有接觸過的知識點進行獨立思考,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大好時機,當然,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了,對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幫助。除了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之外,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應該為學生留出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能再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要將學生的思考與教師的講解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習的機會
現代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擺脫“汗水戰(zhàn)”與“時間戰(zhàn)”及“題海戰(zhàn)”,當然,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以較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點自然意義重大。但是本人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發(fā)現,想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對知識點的靈活應用解決不同類型的數學題目,學生進行必要的數學練習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些教師總是想著把學生從題海戰(zhàn)中解放出來,導致學生的數學練習不夠,有些學生甚至出現了眼高手低的現象,這些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進行一定量的運算。課堂上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講解之后就要讓學生進行練習,課后,教師還要為學生布置一些家庭作業(yè),同時要注意提升家庭作業(yè)的有效性,通過做作業(yè)達到提升學生運算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利艷.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2]張洪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