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xué)禹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云:“攜幼入室,有酒盈樽?!鞭o官而歸的陶翁一進家門便有幼子相迎,美酒在桌——如此“高規(guī)格”的待遇說明了一點:家人對其決定的理解與認同。
在中華文化中,酒絕不能被簡單地視作一種佐餐或助興的飲品。自古君子有“七雅”——琴棋書畫詩酒花。這“七雅”中別的門檻太高,我極少涉獵;唯獨這酒,似乎沒那么高深,而今更是飛入尋常百姓家,所以略知一二。古人言酒,多指家釀的酒精度不高的香醇濃郁的米酒。因此,古人的酒量大于今人很正常,諸如“李白斗酒詩百篇”、武松豪飲十八碗酒后打死吊睛白額大蟲之類的傳說并非夸張得離譜。
從化學(xué)角度分析,酒精是良好的有機溶劑,故而古人用藥,每每以酒為藥引。《本草綱目》有言:“酒能引諸經(jīng)與附子相同,導(dǎo)引它藥,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薄饵S帝內(nèi)經(jīng)》還記載了用酒治愈“鼓脹病”之事——你看酒這玩意兒,早已脫離了飲品之列登堂入室,挺進了救治天下蒼生的“杏林”。
再從生物機理來看,酒入腸胃,可由胃表皮直接吸收,無須經(jīng)過消化系統(tǒng)的輾轉(zhuǎn)加工,所以食未飽酒先足也就成了酒桌上的常態(tài)。酒從口入,酒精快速沖擊神經(jīng)系統(tǒng),麻痹一部分神經(jīng),又刺激一部分神經(jīng),故飲酒可以讓人激情澎湃,怡情解憂。賀喜也好,遣悲也罷,一般都少不了酒。陶潛當年辭官返鄉(xiāng),面前斟滿的這樽酒,說是恭賀他脫離“塵網(wǎng)”也好,說是撫慰他那顆受傷的心也罷,其意盡在不言中。而其他飲品又怎能擔此重任?
悲了,酒可遣悲;愁了,酒可澆愁;喜了,酒可助興……如此神奇的效果使酒成為多愁善感的文人難分難舍的伴侶。君不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不醉,怎會這樣狂放自在?“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無酒,哪能這般細膩敏感?“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不酣,豈得如此豪放灑脫?這酒奇了,古詩中再找不出這樣一種萬能的意象——或剛或柔,或喜或悲,或嬌或嗔……沒有它演繹不出的。換句話說,少了酒,許許多多的物象就缺少了靈魂。酒,澄澈如水,競?cè)绾Q蟀闵铄洹?/p>
雖有如此多的贊美之詞,但千萬別以為酒乃飲品中的君子。否則,那些燈紅酒綠的場所該是最高雅的所在,那些酒后亂性的宵小該是最風(fēng)雅的紳士了。還有貪官家里堆積如山的名酒、醉駕者血液里流淌的酒精,實在是讓酒丟盡了顏面!
原來,有酒盈樽,遇雅者則雅,遇俗者則俗,遇惡者,則萬劫不復(fù)!
傳說中發(fā)明酒的杜康前輩,你可知這神奇的酒給后世帶來的是是非非?
佳作點評
文章以“酒”為話題,敘述、說明、議論相結(jié)合,介紹了酒的神奇功用、酒在中華文化中的獨特地位,集知識性、文學(xué)性、趣味性于一身。其引文翔實,說理充分,語言生動,文采斐然,尤其是文末對酒的“負能量”的揭示,篇幅不長,卻蘊涵頗豐,使文章有很強的思辨性。以“有酒盈樽”為題,且貫穿全文,使文章結(jié)構(gòu)緊湊,文化氣息濃郁。
(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