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輝
【摘 要】考試是課程評價諸多方式中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研究考試、實施考試,就必須研究考試命題。結合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可以嘗試從“試題類型”“試題內容”“試題結構”“試題題型”“試題基調”“試題標準”等幾個方面,思考和探討如何編制一套科學、有效的語文測試卷。
【關鍵詞】中高年級 語文 測試卷 編制 思考
眾所周知,考試是課程評價諸多方式中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梢?,作為評價學生語文能力的主要手段——測試,值得研究。
研究考試、實施考試,就必須研究考試命題。編制一份科學、有效的測試卷,能正確而又客觀地檢測出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并引導師生作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進,這是每位教師都應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
關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測試卷的編制,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認為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一、測試卷須分類型
中高年級每冊教材包含8個教學單元。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和學習內容的延續(xù),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編制三種語文測試卷:單元測試卷,期中測試卷和期末測試卷。
二、測試卷須定內容
《課程標準》制定的學習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寫話)、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由于口語交際需要有真實的或創(chuàng)設的情境,而綜合性學習的學習過程、方式、途徑等多樣、多元,筆試對這兩項內容的考查有一定的局限。因此,語文測試卷編制的重點在識字與寫字、積累與運用、閱讀與理解、寫作這四方面。其中,閱讀和寫作當占4~6年級單張測試卷70%~80%的比重。
三、測試卷須定結構
一般而言,一張語文測試卷基本上由這三個部分構成: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閱讀理解、作文。
基礎部分的測試內容可以從《詞語盤點》、課后練習、《語文園地》、《回顧·拓展》中提取。重點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加以考查,即選擇要求背誦積累的、常用的、易混淆易錯的等,起到加強與鞏固的作用。
閱讀部分,中年級一般安排兩篇閱讀材料,課內、課外各一篇。高年級可以考慮三篇閱讀材料,但閱讀材料的字數要控制。課內閱讀材料選取書上不帶“*”號的課文的精彩段落。課外閱讀材料選取時,要緊緊把握《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符合學生年段認知水平,文字優(yōu)美,富有趣味性、故事性和可讀性。三、四年級的課外閱讀材料可以選取篇幅短小、內容淺顯的童話、寓言和故事等敘述類的文章;五、六年級的課外閱讀材料除了敘事類的文章外,也可以考慮簡單的說明文、非連續(xù)性文本(圖文結合)、淺顯的敘議結合的議論文、抒情類的寫景文。
作文部分一般以寫記敘文為主?!墩n程標準》指出:3~4 年級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5~6年級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適當運用描寫方法。
四、測試卷須定題型
基礎知識積累和運用部分的題型有填空、判斷、選擇等,主要設置了用于檢測學生拼音、生字、詞語、句子(修辭)、古詩文等方面學習情況的基礎性題目。
閱讀理解主要是從文章內容和形式的角度提出問題,檢測對文章的理解及分析鑒賞能力;也可以設置一些檢測學生閱讀感悟、情感體驗等情況的題目;還可以設計一些完全開放的自由表達題。高年級的閱讀題可以加大理解類題目的比重,如考查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詞理解句子和文章內容的能力;考查通過品味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情感及其表達方法的能力;考查文章的思路與結構安排;考查文章的寫作手法等。
作文一般分為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和自擬題作文。按照所給的寫作材料,又可以分為看圖作文、續(xù)寫作文和擴寫作文。除此之外,還有想象作文。命題時教師可以編寫兩個不同類型的作文題,讓學生自由選擇,題目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有話說,能表達。
總之,設置題型時,要緊緊把握《課程標準》提到的學段要求和學情特點,綜合考查學生對各項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
五、測試卷須定基調
(一)具有人文性
小學語文試卷命題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其內容也好,形式也罷,都應當充滿人性關懷,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差異,讓學生體會到:雖是一份小小的試卷,卻飽含著教師的辛勤汗水和深深期待。首先,試題內容根據《課程標準》有關要求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出難題、偏題、怪題,不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不刨坑挖陷阱為難學生、刁難學生;其次,試題的板塊和類型盡量做到不煩瑣復雜,所提問題指向明確,追求簡約明快;第三,試題努力體現(xiàn)與學生的情感對話,語言規(guī)范、清晰,有鼓勵性,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第四,要充分考慮不同水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增強自信心。
(二)具有趣味性
在測試卷中,應增添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案,使卷面形式更活潑,更有趣;也可以將提示語編寫得風趣幽默些,還可以將試題編成若干個沖關項目,增強學生一路答題一路“斬將”的樂趣。例如以下兩題。
【題1】請你從方格里的某一個字開始,一次經過格子里所有的字,且不重復已經走過的路線,使沿途經過的字連接起來,成為首尾相接的8個四字成語。
這道試題頗為有趣,看起來容易,實際上又容易出錯。既考查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考查了學生詞語積累的廣度。
【題2】讀下列對聯(lián),按要求選擇并寫明理由。
A.消息聯(lián)通九萬里,往來不過一剎那。
B.但愿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
C.雖為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D.巧手度天,天衣無縫;匠心裁來,長短合身。
E.谷乃國之寶,民以食為天。
有一位師傅要開理發(fā)店,請你幫他選一副對聯(lián),你會選( )。這副對聯(lián)中哪些字眼讓人一看便知是理發(fā)店?
上題既結合了社會生活又充滿趣味,考查學生對所積累語言材料能否恰當運用,是較好的能力考查題。
(三)具有生活性
試卷命題應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活學活用語言文字,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全面協(xié)調地發(fā)展。因此,在命題時,應盡量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凸顯真實性和情境性,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煥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和活力。例如以下兩題。
【題3】貼對聯(lián)。小明在貼對聯(lián)時,不小心把下面三副對聯(lián)弄亂了,你能把它們正確配對并分出上下聯(lián)嗎?
①迎新春年年如意 ②春回大地千峰秀 ③接洪福步步登高④國泰民安未歲歡 ⑤日暖神州萬木榮 ⑥衣豐足食申年樂
① 和 ② 和 ⑥ 和
【題4】請仔細讀讀《感冒沖劑說明書》,然后回答問題。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鋅、布洛芬、撲爾敏。
[作用與用途]治感冒。用于治療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用法與用量]味甜,溫開水沖服,一日三次。1至5周歲每次半包;6至9周歲每次一包,成人每次兩包,或遵醫(yī)囑。
[有效期]三年
[生產日期]2017年3月20日
1.根據說明書,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感冒沖劑的主要作用是治療感冒。( )
(2)按規(guī)定,小學生每日可以吃三包。( )
(3)科學的吃法是,先把感冒沖劑放進嘴里,然后喝一口溫開水,慢慢地沖下去。( )
2.填空。
(1)“遵醫(yī)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這盒感冒沖劑在____年____月____日之前使用都是有效的。
題3、題4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既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強化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四)具有引領性
考試這根指揮棒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決定著教學的方向,為避免南轅北轍,就必須緊扣新課標的要求。語文學習離不開積累,但不是囫圇吞棗、簡單的死記硬背。例如根據提示填寫詩句。
【題5】同樣是送別詩,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是這樣表達的:“_______________”;《別董大》一詩中高適則樂觀地寫道:“___________”;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詩人王勃則用詩句“___________”來表達雖遠隔天涯,卻如同近在咫尺。
【題6】泰戈爾有句名言:“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杜甫《春夜喜雨》一詩中表達同一哲理的詩句是: 。
【題7】古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
詩中有景,如:“ ,桃花流水鱖魚肥?!保ā稘O歌子》)
詩中有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
。”(《贈汪倫》)
詩中有趣,如:“ , ?!?/p>
( )
詩中有志,如:“ , ?!?/p>
( )
詩中有 ,如:“ , ?!?/p>
( )
學生在對題5、題6、題7填空時,要根據詩意詩情從自己的詩歌儲備中調取有用信息,單靠死記硬背、一知半解是不能完成的。這樣的命題旨在引導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六、測試卷須定標準
(一)難易度須適中
編制測試卷時,易答題、稍難題、難題的比例一般以80%、10%、10%為宜。編排時,教師需要堅持由易到難的原則,相同題型少出現(xiàn),以免造成學生答題疲勞之感。
(二)答題量須適中
教師編制測試卷時,題目的容量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答題速度。如果實際答題時間是90分鐘,那么出題時設定的答題時間要以80分鐘為宜,要預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檢查的時間。
(三)試題分須適中
測試卷中,給每個小題核定的分數也要適中。一般從題目的難易程度和答題時間這兩個角度來考慮。給難題定分,不宜過高,以免造成卷面分數整體下滑,教師必須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學情。
(四)寬窄度須適中
如果試卷命題的范圍過寬、過窄或過偏,都將難以考查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對測試范圍內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并按照從低到高的能力水平進行羅列。教師應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參照各部分知識在學習中所用的時間,以及對后續(xù)學習的影響和應用價值等因素,確定考查的知識點或能力測試點及其所占比重。此外還要注意各知識點的具體要求,包括考試要求、預估難度、題型、試題來源(課內還是課外)等。一句話,既要避免重復、混亂、偏離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又要反映考查內容分布的合理性。
總之,編制測試卷,既要依照《課程標準》要求,處理好難易與容量、記憶與理解、分析與運用、課內與課外、普通生與尖子生之間的關系,達到全面了解學生學習語文情況的目的,還要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高的作用。一句話,能夠編寫出科學的、能充分體現(xiàn)多種評價功能的試題,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教師更新觀念,改革課堂教學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廖紀元.語文試題的七個“走向”[J].小學語文,2016(6):54-57.
[2]陳永平,梅志軍.試題命制“八字訣”:服務 引領 鮮活 適切[J].小學語文教學,2015(13):53-54.
[3]葉萍.試題在悄悄說話——例談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的導向作用[J]. 小學語文教學,2015(13):50-52.
[4]邱成立.讓語文離生活再近一點——2013年小學畢業(yè)考試語文試卷評析[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4(2):4-6.
[5]徐芳,周敏.呼喚小學語文考試的價值回歸[J].湖南教育(B版),2014(1):22-24.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qū)東周小學 51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