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玲倩 葉雅君 陸雅晴
摘 要: 本文從接受美學理論角度出發(fā),在標題、句子和翻譯技巧方面對兒童文學《夏洛的網(wǎng)》的三個譯本進行比較,突出接受美學理論在文學翻譯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兒童翻譯中所處的重要地位。
關(guān)鍵詞: 《夏洛的網(wǎng)》 譯本比較 接受美學
一、引言
E·B·懷特(1899-1985),美國最偉大的散文家和兒童文學家。他一手奠定了影響深遠的“《紐約客》文風”。他寫過三部童話故事:《精靈鼠小弟》(Stuart Little)、《夏洛的網(wǎng)》(CharlotteWeb)與《吹小號的天鵝》(The Trumpet of the Swan)。其中《夏洛的網(wǎng)》傲居“美國最偉大的十部兒童文學名著”之首,至今已有二十多種文字的譯本。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至少有六個版本,其中康譯、肖譯及任譯最流行,本文以這三個譯本為例進行比較分析。
接受美學是文學研究領(lǐng)域興起的一種新的方法論。接受理論著重探討讀者能動的接受活動在文學傳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由德國康茨坦斯大學文藝學教授姚斯于1967年提出,其核心是從受眾出發(fā),從接受出發(fā)。接受美學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視野融合,只有讀者的期待視野與文學文本相融合,才談得上接受和理解,所謂期待視野,是指在文學閱讀之前及閱讀過程中,作為接受主體的讀者,基于個人和社會的復雜原因,心理上往往會有一個既成的結(jié)構(gòu)圖式,讀者的這種據(jù)以閱讀文本的心理圖式,就是期待視野。它包括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審美情趣,同時包括人們的直覺能力、承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當把接受美學應(yīng)用于翻譯理論中時,譯者成為原作的讀者,他的主動參與使他在翻譯時會考慮到譯本讀者的期待視野。筆者以接受美學為理論框架,對《夏洛的網(wǎng)》的三個譯本展開分析。
二、標題的翻譯
全書22個小標題,本文僅列舉部分。三位譯者對應(yīng)翻譯如下:Before Breakfast/早餐前(康譯)、早餐之前(肖譯)、早飯前(任譯),Wilbur/威伯(康譯)、威伯(肖譯)、小豬威伯(任譯),Escape/逃跑(康譯)、逃走(肖譯)、逃跑(任譯),Loneliness/寂寞(康譯)、孤獨(肖譯)、孤獨(任譯),Charlotte/夏洛(康譯)、夏洛(肖譯)、夏洛(任譯),Summer Days/夏天(康譯)、夏日(肖譯)、夏日(任譯),Bad News/壞消息(康譯)、壞消息(肖譯)、壞消息(任譯),A Talk at Home/家常話(康譯)、家庭談話(肖譯)、家里的談話(任譯)等。
在以上三個譯本中,康馨的目錄翻譯最為簡練,基本上都是兩個字,但是其并沒有考慮到兒童讀者的知識經(jīng)驗、人生閱歷等方面的缺陷。例如:“家常話”、“籽囊”和“和風”這樣的標題對于孩子們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偟膩砜矗っ哪夸浄g已經(jīng)有了以兒童為中心的意識,但他的文字并不是那么淺顯易懂。例如:“神跡”和“盡善盡美”,對照原文來看,這兩個標題譯得有所偏差。標題“到展覽會去”,根據(jù)歷史背景,原標題中的“fair”是一種鄉(xiāng)鎮(zhèn)的集市而不是展覽會,沒有體現(xiàn)原作的時代特點。相對來講,任溶溶的目錄翻譯更符合接受美學理論中的“期待視野”,標題通俗易懂,容易使讀者回憶起一些生活中的經(jīng)歷,將讀者帶入特定的情感態(tài)度中,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例如:“小豬威爾伯”、“臭蛋爆炸”和“威爾伯說大話”,富有童趣,迎合了小讀者的閱讀心理。
三、句子比較
外國兒童文學通常由成人譯者翻譯,他們往往從成人角度出發(fā),而忽略了兒童的特點。根據(jù)接受美學理論,翻譯應(yīng)從傳統(tǒng)的以源語文本位中心轉(zhuǎn)向以讀者為中心。譯者,同時是讀者,需要對原文作者和譯文讀者負責。兒童文學作品的目標讀者是兒童,因此兒童文學作品的翻譯要盡量使文本易于接受,譯者同樣也要注意譯文讀者的特點以創(chuàng)作更好的譯本適應(yīng)譯語文化的標準。
例如:“What do you mean, less than nothing ?” Replied Wilbur. “I dont think there is any such thing as less than nothing.” Nothing is absolutely the limit of nothingness. Its the lowest you can go. Its the end of the line. How can something be less than nothing? If there were something that was less than nothing, then nothing would not be nothing, it would be something——even though it just a very little bit of something. But if nothing is nothing, then nothing has nothing that is less than it is.”
“次于無物是什么意思?”威伯說?!拔乙詾闆]有一樣東西比無物更次。無物是絕對沒有,是最次的等級,是事物的盡頭。怎么會有東西比無物更次?要是有,無物就不成其無物,而是有物——盡管只有一丁點兒??墒侨绻麩o物確是啥也沒有,那么就沒有比無物更次的了!”(康馨)
“什么叫比啥都不是還不是?”威伯回答?!拔也徽J為有什么東西會比啥都不是還不是。啥都不是已經(jīng)不是到頂了,那絕對是天地的頂端,世界的盡頭了。怎么可能還會有比啥都不是還不是的東西呢?要是你說得對,那啥都不是就該是點啥,哪怕只是那么一丁點兒。但是如果啥都不是就是啥都不是,那么你就找不到會比啥都不是還不是的東西?!保ㄐっ?/p>
“比零還要少,你這話是什么意思?”威爾伯應(yīng)道,“我不認為有什么東西會比零還要少。零就是零,什么也沒有,這已經(jīng)到了極限,少到了極限,怎么能有東西比令還要少呢?如果有什么東西比零還要少,那么這零就不能是零,一定要有些東西——哪怕只是一丁點東西。如果零就是零,那就沒有什么東西比它還要少?!保ㄈ稳苋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