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見過水中為食而死的金魚,口中溢出的是它對食物不知止的欲望;也曾見過拉斯維加斯賭場外的赤貧者,血紅的眼珠中露出他對金錢無休止的渴求。
潘多拉魔盒一打開,從此人的欲望一發(fā)不可收拾。欲望是拜宙斯所賜,是人類遭受苦難的根源。奶商往鮮奶中倒白色粉末,那沙沙的聲響帶來如數(shù)錢般的快感;礦主昧下礦工的血汗錢,挖煤人辛苦勞作的背影身后是一個巨大的人性空洞。不知道那些奶商、礦主在燈火闌珊時分會不會突然驚醒,發(fā)生被欲望折磨的聲音。它像一只眼罩,遮去人眼中最后的清明;它像提線木偶上的操手,操縱著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我們無法割裂它而獨自生活。
因為欲望也是我們生存的動力。與物質(zhì)金錢不同,求知的欲望則顯得平和而美好,嫻靜而溫柔。對已知的探求,讓我們不由自主沉溺于前人的世界;而對未知的渴望,又讓我們在宇宙星海中劃槳向前。欲望在這里變成了一架梯子,幫助我們“手可摘星辰”;變成了一張大弓,讓我們“彎腰射大雕”。短暫的生命因欲望而變得永恒。此時,欲望讓我們短暫的人生得以外延,我們精神的豐碑永垂不朽。
擁有欲望,正確而自然,起決定性因素的是你追求的事物本身和你追求的方式。圣雄甘地曾說,面對美麗的少女,他也有“欲”的感覺,可是他卻將這份欲望控制,他是欲望的主人而非欲望的木偶。也許是心靈的澄澈與寧靜吧,才能把欲望裝在盒子里,像三峽大閘后的河流,平靜而美麗。要做到心靈澄澈與寧靜并不容易,不過我們可以向書籍尋求幫助,用知識來升華生命的意義!
欲望,是我們生命圓盤的一面,我們無法撕裂它而獨自生活,所以,不妨接受欲望的存在,通過心靈的修煉,讓自己成為欲望的主人而非接受操控的木偶,明白有所欲有所不欲的真諦,在生命的河流中揚帆起航!
教師點評:
本文針對欲望提出了“有所欲,有所不欲”的觀點,先從只知欲而不知止欲的現(xiàn)象入手,指出被金錢利益所操控,人也就成了提線木偶;其次文意轉(zhuǎn)到求知的欲望讓人超越狹隘,精神煥發(fā)光芒;最后提出,面對欲望的兩面性,“起決定性因素的是你追求的事物本身和你追求的方式”,水到渠成。思維有層次感,邏輯性較強。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8分+發(fā)展等級16分=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