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井宇
LIANG Jingyu
1969年出生
1987年入學天津大學建筑系(學士)
場域建筑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師
2008年WA中國建筑獎
建筑實踐是個伴隨終身的學習過程。大學時期形成的對建筑設計的理解,大多已被后來實踐中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取代。我時常想,也被現(xiàn)在的學生問起,這樣的大學經歷除了提供進入學科的機會,對我還有什么意義?也許“新陳代謝”是合適的回答吧。知識和見解像是一個有機體,不斷自我更新,舊的細胞被新生替代。表面上看,是新的不斷否定舊的,但沒有上一代母體的存在,就不會有下一代的產生。這種生生不息的迭代發(fā)生在有機體中是自然現(xiàn)象,而在主動的學習和自我更新中,卻需要有不斷探索、懷疑甚至是否定自我的勇氣。天津大學教會我的就是這種勇于懷疑自我的批判精神。
“當代建筑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這個宏大問題不是我所能回答的。但可以說說我觀察到的兩個現(xiàn)象:一是傳統(tǒng)與地域文化的消失導致當代建筑文化的單調和脆弱性;它的表現(xiàn)是建筑風格時尚化所掩蓋的創(chuàng)造活力減弱;二是這種與傳統(tǒng)和地方割裂的建筑文化并未與當代社會和科技變化融合,逐漸被時代邊緣化而變得可有可無。具體而言,是大量的當代建筑實踐僅滿足于固有學科內的價值評判,缺乏明確的未來指向。仿佛建筑學正彷徨在時間與空間的十字路口:往后,我們已和傳統(tǒng)漸行漸遠;往前,面對氣候及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和人工智能發(fā)展,我們無動于衷或無能為力;向右,地域差別已被全球化抹平;向左,社會變革的場域已經從磚石營造的物理空間移向虛擬的社交媒體網絡……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數(shù)十年我們將目睹人類未曾有過的從量到質的巨變,無論是被動或是主動改變,建筑師都不會置身事外。
1-3 樂至報國寺禪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