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于杰
人們常用“小”來形容關于情懷的東西,“小確幸”“小日子”“小夢想”……開一間書店,大約是每一位文藝青年都曾有過的夢,也許還有人正在為這個夢而努力。在福州有間書店名為“大夢”,創(chuàng)辦人黃旭先生說這間書屋是理想者的癡心,也是出版人的情懷……而夢,是最真的現(xiàn)實。
一進書店,滿是書香、木香、咖啡香,木結構為主的裝修素雅而沉靜,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捧一本書自是安逸。一些讀書座位被布置成沙發(fā),還擺上了松軟的靠墊,若是不來上一杯咖啡,可真要在這里“夢一場”了。
作為一家國營書店,突破舊有模式和中規(guī)中矩的風格,大夢書屋讓不少人驚異。
書屋打破了福州實體書店停滯不前的僵局,打造出一處復合型人文空間,定期舉辦讀書推廣、文藝沙龍,推出美學生活品牌和概念餐飲等,更新了讀者心目中國營書店的舊有形象。
在實體書店整體受到電商沖擊的大環(huán)境下,大夢書屋還是受到一定影響。但大夢書屋卻覺得這是一件好事?!罢f明有很多人在看書、買書,而線下的書店也應該做區(qū)別化的服務,營造人文美學的氛圍,通過服務和各類文化活動提升體驗度。只要準確抓住讀者的需求,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現(xiàn)在書屋的3家分店都根據(jù)各自的目標客群,定制書籍類別:西湖店定位于適合大眾閱讀和普及型的文藝、時尚、輕學術類圖書:鼓嶺店以更加高端的人文學術圖書為主打;八中店則以經典文藝與青春文學為主。大夢書屋未來在書籍選擇上,會根據(jù)各分店的讀者群體劃分得更加細致。
規(guī)模雖有擴展,但經營書店還缺乏經驗,如何在兼顧社會效益的同時,尋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商業(yè)模式和盈利模式,還需繼續(xù)探索?!敖洜I書店的人,既要有仰望星空的人文理想,又要有貼合市場的無限創(chuàng)意;既要抬頭看天,又要低頭走路。如何尋得這方面的人才,也是大夢書屋的挑戰(zhàn)之一。”
大夢書屋希望通過構建一個閱讀的平臺、思想的聚集地,來為所有懂書、愛書的人營造交流思考、閱讀體驗的空間。
從一間書店開始,小夢總會成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