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慶,王 蕊
(南京大學 歷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3;山東省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002)
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敘事結(jié)構(gòu)探析
——基于地域文化視角的考察
吳 慶,王 蕊
(南京大學 歷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3;山東省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002)
顏文姜孝婦故事源遠流長、傳播廣泛,在魯中及周邊地區(qū)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總體把握故事文本狀況的基礎上,從地域文化的視角深入考察文本敘事結(jié)構(gòu),我們發(fā)現(xiàn)其外在表現(xiàn)形式為虛幻的讖緯式的神異建構(gòu),是齊文化的反映,而其實質(zhì)內(nèi)容則為儒家傳統(tǒng)的仁孝理念,是魯文化的反映,敘事結(jié)構(gòu)的二重性反映了地域文化因素的融合,這與兩漢以來的官方主流哲學高度契合。故事文本具有正統(tǒng)的內(nèi)容與新奇的形式,具有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使社會各階層皆能從中獲得文化價值認同并加以適當?shù)倪\用,借以表達自身的政治、文化訴求,這是孝婦故事及其文本強大生命力的真正源泉。
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敘事結(jié)構(gòu);地域文化
隨著北宋以來顏神鎮(zhèn)作為魯中地區(qū)新興工商業(yè)城鎮(zhèn)的崛起,顏文姜孝婦故事漸為世人關(guān)注。明末清初,邑人孫廷銓于所著《顏山雜記》中,專題搜集整理相關(guān)文獻以說明孝婦故事的源流,并寫有《籠水辨》一文,從事實邏輯出發(fā),指出故事內(nèi)容的不合情理之處①見[清]孫廷銓撰:《顏山雜記》,《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劉心明先生《博山孝婦故事探源》一文,輯錄史料,以更廣闊的視野探尋故事的源頭,頗具啟發(fā)意義②詳見劉心明:《博山孝婦故事探源》,《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也有多位學者從顏神民間信仰、顏神廟會、孝文化等角度對孝婦故事展開論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③顏神民間信仰方面,有秦海瀅:《明清時期山東孝婦河畔的望族—以淄川地區(qū)為中心》(中山大學博士后報告,2006年);趙樹國:《明清魯中民間信仰研究》(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陳杰:《試論顏文姜信仰存在的原因》,《民族遺產(chǎn)》2010年第6期;房慧君:《博山顏神信仰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顏神廟會方面,有陳杰:《顏文姜廟會研究》(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孝文化方面,有周光華:《孝文化及顏文姜祠索探》,《管子學刊》2003年第2期;于斐:《淺談博山孝文化》(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于山東地區(qū)的民間故事進行深入研究,顧頡剛先生當居開辟之功,尤其是他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發(fā)起的對于孟姜女故事的全面系統(tǒng)的探討,創(chuàng)立了一種科學完善的民俗學研究新范式,至今為人沿用推崇。④詳見顧頡剛:《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顧先生主張研究民間故事應以“不立一真,惟窮流變”為原則,⑤顧頡剛:《答李玄伯先生》,《古史辨》(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3頁。即以系統(tǒng)掌握故事文本的演變脈絡為中心,關(guān)注不同歷史時段上的社會存在,解釋故事元素轉(zhuǎn)變的原因,以這樣的范式探討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自然是可行的。
本文意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首先把握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的總體狀況,而后以地域文化的視角深入探討故事文本敘事結(jié)構(gòu)的特色,論述敘事結(jié)構(gòu)與故事長期流傳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嘗試分析宏觀層面的歷史文化與微觀層面的具體民間故事個體的互動模式,或可得管中窺豹之效用。
根據(jù)劉心明先生的研究,迄今可見的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有7種,與之存在一定關(guān)聯(lián)的孝婦故事文本有4種,應將這些文本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對此,施愛東的方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他在研究孟姜女故事時,提出應把各種孟姜女故事文本中相對成熟的、集體共享的、穩(wěn)定的因素視為故事的基本節(jié)點,這些節(jié)點構(gòu)成了一個自足的邏輯體系,某個節(jié)點被篡改后,會發(fā)生連鎖反應,引起故事邏輯結(jié)構(gòu)的全盤崩潰,或者導致原有故事主題的全面消解。①詳見施愛東:《孟姜女故事的穩(wěn)定性與自由度》,《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于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的分析,但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孟姜女故事各種文本的基本節(jié)點可以組成一個鏈條,比較嚴密規(guī)整;顏文姜孝婦故事的關(guān)鍵點在于孝婦因孝行感動神靈而產(chǎn)生某種奇異現(xiàn)象,基本節(jié)點比較松散,更適合做類型化的比較分析。由此,我們可以將這11種文本的相關(guān)因素進行對比,以求把握文本流變的總體狀況。茲制作附表如下,依照文本出現(xiàn)時間的先后順序依次排列,以便于更加直觀的考察。
附表: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一覽表②
②說明:孝婦故事的最初文本如何,已無從稽考,此表所列僅為現(xiàn)存文獻中的可見文本;除少數(shù)史籍中所載孝婦故事的發(fā)生時間、地點可作直接的實證研究外,其余文本所載故事只能按照文本內(nèi)容指向的邏輯上的發(fā)生時間、地點進行分析處理;此表所收錄的文本,皆在故事發(fā)生地域、發(fā)生年代、孝婦孝行、孝感神異諸因素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因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關(guān)聯(lián)性,故而歸為一個大的系統(tǒng),并最終歸結(jié)到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不符合此條件的其他文本,未納入表中;表中的前4種孝婦故事文本為顏文姜孝婦故事的關(guān)聯(lián)文本,后7種為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
察附表中所列文本指向的故事發(fā)生地域,東???、會稽郡皆為燕齊吳越濱海地域,巫術(shù)、方術(shù)長久盛行,神仙、長生學說長期流傳,也是后來道教的主要發(fā)源地域①齊地的方術(shù)、神仙學說甚至可以溯源至東夷文化,參見劉玉才:《齊地早期方仙信仰的文化考察》 ,收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編:《北大中文學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242-252頁。至于濱海地域與道教之關(guān)系,陳寅恪先生早有論述,參見陳寅?。骸短鞄煹琅c濱海地域之關(guān)系》,收入氏著:《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24頁。;臨淄、梁鄒、淄川、博山一帶皆屬齊地,齊地多方士,善談迂怪神奇之事,齊帶山海,早有神山奇藥之傳說,齊國鄒衍更創(chuàng)陰陽五行、五德終始理論,融合方士之方仙道術(shù),使齊地的學術(shù)與文化彌漫著濃厚的宗教氛圍,綺麗的幻想,美妙的神話,五彩繽紛的虛構(gòu),形成了齊文化獨具特色的一面②齊地的方士文化,參見王克奇:《齊地的方士文化與漢代的讖緯之學》,《管子學刊》2004年第3期。;姜詩夫婦所在的廣漢郡,屬高山大澤之巴蜀地域,信鬼神、行卜筮,文化中亦不乏神秘主義的因素③關(guān)于蜀地的巫風與老學傳統(tǒng),參見劉仲宇:《道教的形成與燕齊楚蜀地域文化》,收入陳秋祥等主編《中國文化源》,上海:百家出版社,1991年,第102-109頁。。大海的浩瀚無垠,海市蜃樓的奇幻莫測,高山的巍峨幽深,云氣繚繞猶如仙境,山海之中有神仙,盡在虛無縹緲間,激發(fā)著人們無限的遐想,自然有條件培育出充滿靈氣的活潑的故事與傳說,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的神異玄幻的敘事結(jié)構(gòu)就是在這樣的地域文化環(huán)境下形成的。
齊威王、宣王皆好神仙之事,秦皇、漢武亦復如之,東巡海濱,封禪岱岳,迷信方術(shù),求致長生,燕齊方士大受崇重,對上層政治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滲透,方術(shù)與儒學成互相結(jié)合之勢,儒生通方術(shù),方士明儒學,自戰(zhàn)國以來出現(xiàn)的儒、術(shù)合一的趨勢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儒學借助方術(shù)的可操作性與渲染功能使自身的理論性與學術(shù)性得到現(xiàn)實的運用渠道。④儒學與方術(shù)的結(jié)合問題,參見王克奇:《齊地的方士文化與漢代的讖緯之學》,《管子學刊》2004年第3期?!按蟮铸R學尚恢奇,魯學多迂謹;齊學喜言天人之理,魯學頗受典章之遺”⑤馬宗霍:《中國經(jīng)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第46頁。,齊學與魯學皆為儒學宗派,但學術(shù)路徑差異明顯,齊學融合了方術(shù)因素,是秦漢間的儒學主流,其代表為春秋公羊?qū)W,韋賢等所謂“谷梁子為魯學,公羊氏乃齊學”⑥[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618頁。是也。漢景帝時,公羊壽在其弟子齊人胡母生的協(xié)助下將口耳相傳的《公羊春秋》著錄于竹帛,胡母生遂為漢代公羊?qū)W之始祖,其后,與胡母生“同業(yè)”的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上“天人三策”,在公羊?qū)W本身所具有的齊地方術(shù)色彩的基礎上融合理論更加系統(tǒng)的齊地陰陽五行學說,以“天人合一、天人相與、天人相通”的“天人感應”理論為核心,創(chuàng)造出一個嶄新的儒學結(jié)構(gòu)模式,將公羊?qū)W推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董仲舒辨五德、稱陰陽、法天地、談災異、講祥瑞、倡仁孝、尊王權(quán)、大一統(tǒng),以《春秋》議禮,以《春秋》決獄,以《春秋》為基本的政治原則,經(jīng)過神學化改造的公羊?qū)W非常適合努力強化皇權(quán)且本身具有神秘主義思想傾向的漢武帝的需求,遂決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春秋公羊?qū)W成為官方顯學,從此開百代之學術(shù)而立神州之道統(tǒng)。⑦關(guān)于董仲舒對公羊?qū)W進行神學化改造的情況,參見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94-114頁。方士多齊人,方術(shù)出齊地,陰陽五行學說出齊地,胡母生為齊人,公羊?qū)W為齊學,董仲舒所治者為齊學,本人曾為膠西相而任職齊地,可見公羊?qū)W與齊地的深厚淵源,而與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相關(guān)的東???、梁鄒、臨淄、淄川、博山皆屬齊地,這不僅是地理上的契合,更是地域文化上的呼應,依照公羊?qū)W“天人感應”的理論,君主之治道優(yōu)劣、人之德行好壞會引起天地之表征,這是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敘事結(jié)構(gòu)的基本邏輯依托。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qū)W講究微言大義,神秘主義的附會是其有力手段,再至西漢末年,儒生以方士之圖讖注經(jīng)而成秘緯,圖讖與緯書合稱讖緯,牽合經(jīng)義,自成體系,與五經(jīng)并行于世,即所謂讖緯經(jīng)學。王莽以圖讖篡漢,光武以讖言即位稱帝而中興漢室,讖緯成為統(tǒng)治者爭相運用的政治工具,受到高度重視,方術(shù)與儒學的再次合流使儒學的宗教色彩更加顯著,強化了虛構(gòu)性的預言功能,甚至滑向迷信的邊緣,形成了一個更加完備而嚴密的理論體系。①讖緯與經(jīng)學合流問題,參見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gòu)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第65-70頁。讖緯經(jīng)學的闡釋學模式大致有二:一是天降異象在前,人事應驗在后;二是人事善惡在前,天降符瑞或災異在后。前者推象術(shù),預測未來;后者觀人事,代言天意。人事與災祥是客觀歷史,天意卻是虛構(gòu),而天人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亦為虛構(gòu)。讖緯經(jīng)學的形成,齊地學者貢獻最大,魯?shù)厥咳舜沃?,東??け苯R地,西近魯?shù)?,南通吳越,居中傳導,成為讖緯?jīng)學擴展的一個中心,東海孝婦故事發(fā)生于此地絕非偶然,自有其內(nèi)在的地域文化邏輯。讖緯經(jīng)學的流行深深影響著歷史敘事、日常生活敘事與文學敘事,②讖緯對我國古代敘事思維、敘事結(jié)構(gòu)、敘事體例的影響是深刻而全面的,以至于滲透到傳統(tǒng)文化的諸多領(lǐng)域,張澤兵對此有專門論述,詳見氏著:《讖緯敘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179-210頁。孝婦故事文本作為具體的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概莫能外,它主要采取人事在前、天象在后的敘事結(jié)構(gòu),展現(xiàn)出獨特的魅力。
讖緯經(jīng)學對歷史敘事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正史中《律歷志》、《天文志》、《五行志》、《符瑞志》、《靈征志》等專門體例的創(chuàng)設及占筮、異表、征兆、符應、災祥等讖緯式的表述手段對歷史敘事話語的滲透上。孝婦故事文本首先以歷史敘事的方式被記錄下來,《漢書》中的東海孝婦、《東觀漢記》中的姜詩夫婦、《后漢書》中的上虞孝婦皆屬此例,具體形式略有區(qū)別:
1.東海孝婦、上虞孝婦③《淮南子》中的“齊之寡婦”文本實質(zhì)上也可歸為此類形式,只不過沒有后面的洗冤及天象呈祥的環(huán)節(jié)而已。
孝婦孝行→孝婦蒙冤而官吏不察→天降災異→洗冤昭雪→天象呈祥
2.姜詩夫婦
孝婦孝行→天降祥瑞
這兩種形式無論是體例組織還是話語風格都與讖緯遵循著相同的敘事規(guī)則,共享虛構(gòu)性的敘事思維。觀其細節(jié),第一種形式是復合結(jié)構(gòu),包含三個層次,即孝婦有孝行,則天應降祥瑞;孝婦蒙冤而官吏失察,屬施政不仁,天降災異以警告;孝婦冤屈平反,屬善政,天又呈祥以回應。第一個層次是起因,其后他人的行為違反了天意,造成孝婦冤死的結(jié)果,此為奸人之惡行而遇牧民者之失德,于是演化成了政治問題,天降災以譴告,官員改過,天呈祥以肯定,重新回到應有的天人互動模式上來,天最后所肯定的不僅是官員的改過,也包括孝婦孝行本身。在這個過程中,人在做,天在看,天意貫穿始終,善惡皆有感應,民間孝婦之孝行與官方之政刑存在互動,官與民之德行皆與天存在互動,其間的關(guān)系雖然略顯復雜,內(nèi)在的邏輯卻是一致與清晰的。第二種形式相對簡單直接,孝婦有孝行,于是天降神異,中間未穿插其他情節(jié),無需官方政治的承接,更加凸顯了孝婦本身的地位,平民個人之孝行能獲得天的回應,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美妙場景,感染力與說服力更強,更能使廣大基層百姓產(chǎn)生心理共鳴,此后的各種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大都采取了這一形式。在此形式中,孝婦有孝行,則地涌泉以報之,其義安在?《春秋繁露》卷一二《基義第五十三》載:
凡物必有合……陰者陽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無合,而合各有陰陽。陽兼于陰,陰兼于陽,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①[西漢]董仲舒撰,[清]蘇輿注:《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350頁。
照此理論,男為陽,女為陰,夫為陽,妻為陰,天為陽,地為陰,陰陽相合相兼而萬物生,倫理綱常由此出,妻行孝而為孝婦,孝婦有陰德,此德感天地,地屬陰,泉于五行為水,水亦屬陰,所以地涌醴泉以應之,孝行乃人事,涌泉為神異,如此一來,其中的對應關(guān)系就清晰可見了,董氏公羊?qū)W的哲學思維方式與讖緯經(jīng)學的敘事形式在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中得到了非常具體的展現(xiàn)。
讖緯經(jīng)學在東漢一代最為流行,然而東漢末年的張角兄弟卻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讖緯旗號組織黃巾起義,執(zhí)子之矛而攻子之盾,維護統(tǒng)治的法寶最終變成推翻政權(quán)的利器,神學政治破產(chǎn),讖緯的地位一落千丈,從此遠離主流學術(shù)與政治的舞臺。三國兩晉南北朝及隋唐的大部分時期,讖緯受到日趨嚴厲的打壓與禁止,②這是就總體情況而言,在一些特殊時期,尤其是朝代更迭、政局動蕩之時,讖緯仍會被人有意識的運用以為政治斗爭服務,這在南北朝的歷次權(quán)臣禪代中多有表現(xiàn),出身下層的統(tǒng)治者非常注意以巫筮、讖言來神化自己,對此,王永平曾做過考察,詳見氏著:《略論宋武帝“微時多符瑞”及其原因》,《黑龍江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隋唐易代前后、玄武門之變前后、武周革命前后、安史之亂前后,也能看到讖緯的身影,且摻雜了佛教等新的文化因素,參見孫英剛:《神文時代:讖緯、術(shù)數(shù)與中古政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讖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并不能被有效禁絕,至隋代則基本銷聲匿跡,隋以后卻有復起的跡象,其中的具體緣由,學界至今缺乏充分的說明。讖緯在魏晉至隋代這一歷史階段的發(fā)展情況,參見呂宗力:《魏晉南北朝至隋禁毀讖緯始末》,收入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編:《高敏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由官方回到民間,由上層回歸基層,由公開變?yōu)殡[秘,避開正統(tǒng)的歷史敘事而投入到文學敘事中,虛構(gòu)與幻想發(fā)揮出巨大的審美功能,推動了志怪小說與傳奇題材作品的顯著發(fā)展。東漢以后,至唐代,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因其所具有的神異色彩,不再出現(xiàn)在經(jīng)史類文獻中,而是棲身于《續(xù)述征記》、《輿地志》、《獨異志》之類的私人著述、地志或志怪文學中,正是這一階段讖緯敘事變遷的一個具體例證。
行伍出身的趙匡胤依靠軍功不斷升遷而掌握禁衛(wèi)軍權(quán),又以兵變的方式奪取皇位,趙宋皇室對自身的家世淵源與文化修養(yǎng)并不自信,取得政權(quán)的手段也不很光彩,孤微發(fā)跡的太祖皇帝不愿讓北宋成為又一個短命王朝,所以他在全方位強化中央集權(quán)的同時,也有意地通過符命、祥瑞、讖言等方式來神化自己,說明其權(quán)力的合法性,表明宋朝的建立乃德運所致、天命所歸,企盼萬民敬服、國祚久長。③對于趙匡胤運用天人感應理論來鞏固權(quán)力的情況,學界早有論述,參見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quán)力》,臺北:稻鄉(xiāng)出版社,1996年,第11-23頁。葛兆光則對北宋初年的天命思想關(guān)注較多,詳見氏著:《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76-177頁。宋太祖之后的太宗、真宗、仁宗也都對天人感應的學說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并以之指導政治實踐。盡管自仁宗朝中期開始,歷英宗、神宗朝,歐陽修等人在唐代柳宗元、劉禹錫的基礎上對傳統(tǒng)的讖緯經(jīng)學進行了深入的批判并提出了新的天人關(guān)系模式理論,④關(guān)于唐代知識界對傳統(tǒng)天人關(guān)系理論的批判情況,參見張躍:《唐代后期儒學的新趨向》,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及[美]雷蒙特著、王頴譯:《第九世紀初期對天的爭辯》,收入《唐史論文選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yè)公司,1990年,第164-230頁。日本學者對宋代歐陽修等人的天人觀及其與政治的關(guān)系有深入研究,參見[日]寺地遵:《歐陽修における天人相關(guān)說への懷疑》,收入《廣島大學文學部紀要》28卷1號,廣島:廣島大學文學部,1968年,第161-187頁;[日]小島毅:《宋代天譴論の政治理念》,《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07冊),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8年;[日]小林義廣:《歐陽修における歷史敘述と慶歷の改革》,《史林》66卷4號,東京:史學研究會,1983年。以至于王安石喊出了“天變不足畏”的口號,但無論是皇帝還是士大夫,即使是堅定的改革派,都對陰陽術(shù)數(shù)、神異災祥持有搖擺不定的曖昧態(tài)度,從不敢從根本上加以否定,至多是小心的修正,讖緯式的思維依然充斥北宋朝野并發(fā)揮著作用。在這種政治與文化氛圍下,讖緯、神異實際上是被允許的,是合法公開的,甚至可以說,在北宋統(tǒng)治的大部分時間內(nèi)是被支持和提倡的,由此我們可以理解顏文姜在這一時期從人到神的轉(zhuǎn)變,可以理解顏文姜大大方方地出現(xiàn)在朝廷的敕令中并被地方官員在祭文、碑文中大加頌揚的景象。帶有神異色彩的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重新被主流政治所認可,且因其自身蘊含的道德教化功能而進一步提升了地位,然而,由于北宋皇權(quán)空前強大,孝婦故事不得不褪去自身的民間身份而被納入到官方的祭祀與話語體系中,這一點體現(xiàn)了明顯的時代特色。
明清兩代的政治與文化基本上繼承了宋代的規(guī)模并有新的進展,皇權(quán)專制臻于頂峰,朝廷對社會基層的控制和干預更加嚴密;儒學借助科舉制度與學校系統(tǒng)對民間信仰、風俗進行了深層次的滲透與建構(gòu),程朱理學與陽明心學在學理邏輯上都不排斥陰陽術(shù)數(shù)和天人感應理論,只是在“理”、“道”的哲學概念下對這些傳統(tǒng)思想因素進行適度的批判與改造而納入到了一個新的闡釋模式中,讖緯式的思維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當時的實際政治,災異祥瑞的論點比較流行,大臣看災異,帝王喜祥瑞,加之道教的因素,明清時期對神異現(xiàn)象仍持有相當包容的態(tài)度,所以宋代以來形成的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的地位不但沒有絲毫的松動,反而還有加強的趨勢,其社會教化的功能在地方官員、士紳的共同努力下獲得了更加充分的發(fā)揮。作為神祗的顏文姜依舊位列國家正祀,受到朝廷的尊崇,廟宇屢經(jīng)修葺擴建,地方官每歲致祭,①據(jù)嘉靖《青州府志》卷十,自明憲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開始,由駐顏神鎮(zhèn)的青州府通判于每年秋七月到靈泉廟致祭。清代沿用此制,置博山縣后,由博山知縣致祭。受此影響,清代以來,當?shù)孛耖g關(guān)于顏文姜生前事跡及神異功能的口頭傳說不斷擴充,在民間的描述中,顏文姜的主要功德在于“治水”,其靈驗事跡不斷被擴大,并與唐太宗等帝王、博山知縣等地方官、碧霞元君等神靈聯(lián)系起來,借以提高顏神的地位與影響力,而對其孝行則不太關(guān)注,其中的功利色彩無疑是明顯的,可見民眾的造神模式與其日常生產(chǎn)生活的現(xiàn)實需要密切相關(guān)。宋代以來,官方試圖通過塑造孝婦形象來教化民眾,民眾卻反其道而行之,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創(chuàng)造顏神的形象,并努力爭取得到官方的認可。②關(guān)于顏文姜孝婦故事在清代以來的民間文學中的敘事情況,詳見董均倫、江源搜集整理:《顏文姜》,載博山民間文學集成編輯委員會編:《博山民間文學集成》,1989年;《顏奶奶》,載博山區(qū)區(qū)志編纂委員會編:《博山區(qū)志》,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34-636頁。在工商業(yè)繁榮的新興市鎮(zhèn)—顏神鎮(zhèn)中流行著孝感神明的顏文姜故事,穿梭不息的來往商旅伴隨著神秘、莊重的顏神信仰與崇拜,此種景象本身即透露出歷史積淀與文化變遷的深沉和復雜。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敘事結(jié)構(gòu)具有明顯的兩重性。③關(guān)于敘事結(jié)構(gòu),學界對我國古典小說的研究成果較多,對故事傳說的關(guān)注較少,其總論性著作,參見傅修延:《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及[美]羅伯特·斯科爾斯等著:《敘事的本質(zhì)》,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其表面形式為神仙方術(shù)、陰陽五行、讖緯經(jīng)學背景下的“天人感應”的邏輯過程,這與齊地的地域文化環(huán)境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其夸奢怪誕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齊學的表達習慣;而文本的實質(zhì)內(nèi)涵卻是儒學的最基本的孝的理念,孝乃忠與仁的前提,是儒家倡導的一切倫理以至政治秩序的基石,行孝事關(guān)人性之本,合乎天理民心,正統(tǒng)儒學甚為看重,且以孝婦的形象給予強化,和孝敬對象存在血親關(guān)系的孝子孝女相對易得,無血親關(guān)系的孝婦卻比較難得,完全是服膺儒教義理的行為,反映出對儒家倫理秩序的真正的內(nèi)心接受與外在行動,其典型意義更為突出,這種樸素的思維方式?jīng)]有宗教色彩,只是一種直接的塑造與宣傳,符合魯學的意識形態(tài)特點,深受魯?shù)貙W術(shù)思想的浸染。無論是孝婦故事文本源起的東??み€是其最終落腳的博山地區(qū),皆處于齊魯交界地帶,這種地域上的交匯結(jié)合是齊文化與魯文化、齊學與魯學融合的地理基礎,孝婦故事文本的兩重性即為此種融合的一個具體成果。魯學式的內(nèi)涵使孝婦故事文本符合儒學的基本要求,從而得到官方的容許與士大夫的關(guān)注,齊學式的敘述則使之更具吸引力與傳播力,從而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北至齊地,南至江淮,久傳不衰。兩重性的孝婦故事文本有著巨大的兼容性,無論是讖緯盛行的東漢,還是返璞歸真的唐宋明清,故事文本皆可從容周旋于其間,歷經(jīng)風云變幻而始終無恙,且能不斷提高自身地位進而被朝廷正式承認,其中所蘊含的文化智慧令人嘆服。孝婦故事文本形成后,在流傳過程中,盡管其細節(jié)層面不斷被改造和豐富,但總的格局并沒有變化,朝廷、士大夫、民間出于現(xiàn)實功利目的或道德教化的目的,對顏文姜的事跡多有整合,將顏文姜的地位大加提升,而故事文本的敘事結(jié)構(gòu)并無根本的變動。歸根到底,顏文姜孝婦故事文本的敘事結(jié)構(gòu)契合兩漢以來的官方主流哲學,其正統(tǒng)的內(nèi)容與新奇的形式,其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使社會的各個相關(guān)階層都能從中得到一定的文化價值認同并加以適當?shù)倪\用,借以表達自身的政治、文化訴求,這應為孝婦故事及其文本強大生命力的真正源泉。
[責任編輯 山陽]
An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Yan Wenjiang’s Filial Women Piety Story Texts——the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WU Qing, WANG Rui
(Histor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China; Institute of History Shan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Jinan 250002, China)
Yan Wenjiang’s filial women piety stor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entral reg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spreads widely. On the basis of the wholly grasp of the story texts’situa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we found that the texts’external form was a divination type of illusory miraculous construction through further study 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exts, which was a reflection of Qi culture; but the texts’essence was the concept of benevolence and filial piety in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which was a reflection of Lu culture. The duality of narrative structure reflected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factors, and this situation wa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official mainstream philosophy from Han Dynasty. The story text combined original content with novel form, and there was a typical character image in the story at the same time; so that all sectors of society could not only obta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ultural values and appropriate use from story texts but also express their ow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emands through story texts, which is the powerful source of vitality of the filial women piety story and its texts.
Yan Wenjiang’s filial women piety story;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story text; regional culture
G09
A
1672-1217(2017)03-0001-07
2017-03-18
國家社科基金2014年度一般項目(14BZS112):清末民初民間習慣視野下北方女性日常生活研究。
吳慶(1982-),男,山東萊蕪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淄博師專人文系講師。王蕊(1975-),女,山東鄆城人,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歷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