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永龍 李錚宇 彭北生 陳卡爾
【摘要】 目的 探索改進的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用于腹外疝治療的效果。方法 98例腹外疝患者中, 根據(jù)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觀察組患者采用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的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5.12±0.45)d, 短于對照組患者的(7.30±0.54)d(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0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58%(P<0.05) ;隨訪1年, 觀察組復發(fā)率為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33%(P<0.05)。結論 對腹外疝患者采用改進的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效果確切, 能有效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感, 減少術后復發(fā), 近期遠期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腹外疝;住院時間;復發(fā)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25
Observation of effect by modified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 KUANG Yong-long, LI Zheng-yu, PENG Bei-sheng, et al.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ai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Taishan 529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by modified hernia ring obturation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surgical measures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8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odified hernia ring obturation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instead.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hospital stay time as (5.12±0.14) d than (7.30±0.54) d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 6.00% than 14.58%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Follow-up for 1 year showed much lower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s 0 than 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modified hernia ring obturation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in treating 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decreas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This method shows excellent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odified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 Hospital stay time; Recurrence rate
腹外疝是腹腔內部的組織、臟器或腹膜壁層之間通過腹壁毛孔、軟毛、肌肉間隙等處突出人體肌膚表面形成的疝[1], 其主要是由腹壁強力下降和腹內氣壓上升引起[2], 在臨床治療中, 一般采用手術治療, 而如何選擇手術方法, 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促進患者術后恢復、降低復發(fā)率是關鍵。本院對腹外疝患者采用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取得滿意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本院普外科2012年6月~2015年
6月收治的98例患者, 全部經(jīng)臨床確診為腹外疝, 根據(jù)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7例, 女13例, 年齡45~69歲, 平均年齡(54.3±4.9)歲;
其中腹股溝疝40例, 直疝1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40例, 女8例, 年齡43~68歲, 平均年齡(54.9±4.5)歲;其中腹股溝疝38例, 直疝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無張力疝修補術, 即給予Lichtenstein修補術治療, 找到疝囊后進行高位結扎, 修剪補片將其置于腹橫筋膜前, 然后剪開內環(huán)口處的補片, 進行精索的包繞, 進行補片固定, 結束手術。
觀察組患者給予改進的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 選用艾瑞姆補片, 由一個填充物和一個分叉的網(wǎng)片組成, 采用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修補術。找到疝囊后將其高位游離到疝囊頸部, 游離精索, 近端疝囊的長度需超過填充物的1 cm, 預防張力過大現(xiàn)象的發(fā)生。然后將網(wǎng)片置入到內環(huán)口, 外瓣和橫筋膜平齊后進行縫合固定, 關閉疝環(huán)。提起精索并在精索后置入補片, 將其展平后進行縫合固定, 結束手術。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隨訪1年, 觀察兩組患者的復發(fā)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38.0± 6.5)min, 短于對照組患者的(40.5±7.4)min, 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5.12± 0.45)d, 短于對照組患者的(7.30±0.54)d,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2. 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xiàn)2例積液及血腫, 1例傷口疼痛,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00%;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3例積液及血腫, 4例傷口疼痛,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4.58%,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2. 4 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比較 隨訪1年, 觀察組患者未出現(xiàn)復發(fā), 復發(fā)率為0;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4例復發(fā), 復發(fā)率為8.33%, 觀察組患者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44, P<0.05)。
3 討論
腹外疝在臨床上非常常見, 在各個年齡段均可能發(fā)病, 發(fā)病的風險指數(shù)不同, 少部分人受到先天發(fā)育缺陷而容易發(fā)病, 大部分人受到自身條件的影響而發(fā)病, 如:腹股溝部位過于薄弱, 在外界的刺激下即可能發(fā)病[3]。患者發(fā)病后會對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而且還會對其心理造成一定障礙, 需及時治療;若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導致病情的惡化, 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在臨床治療中, 疝修補術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其中傳統(tǒng)的疝修補術是利用縫合線將疝氣受損的組織拉扯縫合起來, 增加了縫合處的張力, 術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高,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 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康復[4, 5]。由此, 無張力疝修補術逐漸研發(fā)出來并被用于臨床治療中, 通過補片來釋放疝周圍的肌肉張力, 有效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感, 預防術后復發(fā)[6]。而且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手術時間短, 操作簡單, 療效顯著, 因而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 不少學者對傳統(tǒng)的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改進, 形成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 改進的無張力疝修補術最早于1986年出現(xiàn), 是美國醫(yī)生Lichtenstein提出的, 該方法最大的優(yōu)勢是采用人工生物材料制作而成的補片進行手術, 手術后不存在周圍組織張力問題, 且患者的腹股溝管后壁更加牢固, 不會對正常的生理組織結構造成不良影響, 具有鮮明的層次[7-10]。本研究中使用的補片是艾瑞姆補片, 其是由填充物和網(wǎng)片組成, 其能對患者缺損的部分進行修補, 在術后處于無張力狀態(tài), 避免缺損部位的牽拉張力引起的疼痛、血腫情況, 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而且利用艾瑞姆補片代替人體組織, 使得縫合后承受的張力較大, 減少復發(fā)情況[11-16]。本研究中改進的無張力疝修補術為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 與傳統(tǒng)的無張力疝修補術相比, 其具有如下優(yōu)點:①由于術后的恢復快, 考慮放置填充物后減少疝環(huán)局部張力, 減輕傷口疼痛, 患者無需長時間臥床休息, 減少住院時間, 故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呼吸道感染、尿潴留、便秘等并發(fā)癥。②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是先進行疝環(huán)的充填然后在進行修補的雙重固定術式, 這種術式更加符合人體的生理解剖結構, 是從生物力學以及生理學的角度來解決外科問題, 修補后非常的牢固, 能有效預防術后的復發(fā)[10, 17-20]。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隨訪1年未出現(xiàn)復發(fā)患者, 較對照組的復發(fā)率8.33%明顯降低, 遠期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在腹外疝的臨床治療中, 改進后的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效果確切, 操作簡單, 患者術后恢復快, 復發(fā)率低,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同時醫(yī)院還要加強手術醫(yī)師技能的培養(yǎng), 最大限度減輕手術帶來的創(chuàng)傷, 促進患者術后的早日康復,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曹正光.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210例臨床分析.吉林醫(yī)學, 2011, 32(18):3765-3766.
[2] 鄧安鴻.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83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 8(29):37-38.
[3] 岑堅慈.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傳統(tǒng)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外疝的療效對比.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3, 19(5):677-679.
[4] 梅鄭洲, 鄭振華.腹腔鏡下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療效分析.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6, 20(10):1370-1371.
[5] 王憲.疝環(huán)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應用.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1, 19(3):53.
[6] 袁功佳.腹外疝患者行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5, 23(8):91-92.
[7] 徐孝如.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57例臨床分析.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刑), 2013, 13(7):143.
[8] 楊春雷.艾瑞姆疝補片在27例腹股溝疝患者中的治療分析.當代醫(yī)學, 2016, 22(26):126-127.
[9] 孫志濤, 閆慧明, 申素綱, 等.肌后間隙無張力修補術治療切口疝20例分析.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3, 7(3):285-286.
[10] 禤宗輝.無張力修補術和傳統(tǒng)手術治療腹外疝的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6):105.
[11] 徐友標, 孫剛, 孟云, 等. 改進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觀察. 藥物與人, 2014(4):5.
[12] 宋濤. 改進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觀察.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4, 23(10):82-84.
[13] 李輝, 張旭升. 改進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腹外疝的療效分析.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8):122-123.
[14] 喬正能. 改進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腹外疝的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 2015, 15(84):16-17.
[15] 吳曉. 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對腹外疝的療效觀察.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12):2293.
[16] 楊南平. 探討用改進的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效果. 醫(yī)藥, 2015(10):17-18.
[17] 葉靜凱. 觀察對比不同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腹外疝的效果.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32):73-74.
[18] 朱輝. 改進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觀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1):213.
[19] 史賢杰. 用改進的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4(18):220-221.
[20] 張志家. 改進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應用效果. 吉林醫(yī)學, 2015, 36(15):3355-3356.
[收稿日期: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