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礦山的開采由來已久,礦山資源的開采是我國資源利用的重要保障,隨著資源的逐漸被利用,簡單易開采的礦山逐漸消失,越來越多的礦山開采需要更加復雜和更高難度的進行,為了確保開采過程中的安全運行,必須保證礦山開采過程中的相關技術高效、可靠。本論文主要介紹了礦山井下測量的特點,然后介紹了井下測量的基本工作,最后分析了井下測量容易產生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為礦山測量人員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礦山 井下測量 探討
一、引言
礦山測量工作是指導和監(jiān)督礦山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為采礦一線服務及平衡生產方面提供了積極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工程建設項目增加,內容日趨復雜,對礦山井下測量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提高礦山井下測量工作的技術,增強井下測量技術的免疫性顯得格外重要。礦山包括礦井聯(lián)系測量、井下控制測量、井巷施工測量、井巷貫通測量、礦塊施工和采場驗收測量、礦區(qū)路線測量、采剝工程測量及礦山移動的觀測等。其中礦山的井下測量是礦山測量的重要部分,是保證施工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礦山井下測量的特點
煤礦測量工作是煤礦生產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煤礦企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煤礦生產建設、改造和編制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等技術工作的基礎。煤礦井下測量工作的主要工作環(huán)節(ji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地面和井下測量的控制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為各種不同的井下測量工作提供相關的可靠數(shù)據(jù),對于地面系統(tǒng):要根據(jù)國家相關文件要求,對地面設施的建設進行相關測量;對于井下系統(tǒng),在煤礦生產的每一個井下環(huán)節(jié),對井下的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國家的規(guī)定進行監(jiān)督;利用測繪資料,解決在煤礦生產中的相關問題,并為煤礦災害的預防、救護提供有關的測繪資料,建立有關地表、巖層和建筑物變形方面的觀測平臺,方便分析礦井表面的地形情況,從而完成礦井表面的地籍測量工作。井下的測量工作,是對井下巷道進行測設、標定,收集信息資料就是要測繪各種煤礦井下相關測量圖,滿足煤礦企業(yè)在井下的生產需要;根據(jù)礦區(qū)的地表狀況,設計和修改各類煤柱,完成井下的各種測目標,分析并解決井下工作的相關問題,并且要參與煤礦企業(yè)的長久生產發(fā)展的工作制定。
三、礦山井下測量的基本工作
井下測量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巷道施工的據(jù)進工程、開拓工程和貫通工程等等。在井巷開拓和采礦工程設計時,在對井下巷道的開挖設計中對巷道的掘進方向、坡度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巷道施工時的測量工作,就是根據(jù)設計要求,將其標定在實地上,其中主要的測量工作就是給出巷道的中線和腰線。中線是巷道在水平面內的方向線,通常標設在巷道頂板上,用于指示巷道的掘進方向。巷道腰線是巷道在豎直面內的方向線,標設在巷道兩幫上,用于控制巷道掘進時的坡度。同一礦井的腰線高于軌面設計高程應為一個定值,例如我公司井下三采區(qū)軌道、膠帶、回風巷腰線距底板(軌面) 1.4 m。巷道施工測量是生產礦井的日常測量工作,它是在井下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直接與生產(建設)聯(lián)系。所以在施工測量之前,應該認真、仔細審閱設計圖紙,了解巷道的性質和用途,弄清新老巷道的幾何關系,以及設計巷道周圍的地質條件,水、采空區(qū)等情況。必要時,應該用解析法或圖解法檢查設計要素;然后才能到現(xiàn)場進行標定。在巷道掘進過程中,應及時給出中、腰線,隨時檢查并填繪礦圖。巷道施工測量直接關系著采礦工程的質量,關系到施工人員及礦井的安全,礦山測量人員必須認真、及時、細心地配合施工部門進行工作。
四、井下測量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4.1 礦山井下測量的環(huán)境差,必須做好下井前的準備
礦山井下作業(yè)環(huán)境差,難度大,必須做好全面的準備:1在風流較大的巷道提前考慮采取擋風措施。我們一般在進行工作時是先關下抽風機。2在測量路線與繁忙的運輸線路重合是要申請時間,以免在測量過程中造成臨時中斷甚至返工或因急躁而出現(xiàn)錯誤。3、有些巷道由于季節(jié)原因都會有很大霧氣,對于瞄準目標有很大影響,更影響全站儀測距,經常出現(xiàn)能瞄準目標卻無法測出距離的情況。在這樣的巷道施測時導線應適當縮短導線邊長。如果縮短邊長后造成測量精度不能滿足要求時則要考慮改變測量路線或選擇合適的時間段,一般夏季井下巷道空氣濕度大,較易形成霧氣,秋冬季節(jié)巷道較干燥。
4.2 下井前的工具資料要齊全,以避免在作業(yè)的過程中影響進度和質量
4.2.1、工具準備
儀器選定后還要對工具包進行檢查,記錄本、筆、鋼尺、垂球、垂子是否齊全。例如平時經過使用經緯儀放線在全站儀時要檢查電池電量。在日常儀器過程中發(fā)現(xiàn)2C超限、指標差超限、氣泡不居中等問題應及時檢校。此外還應定期檢查儀器的螺絲、旋鈕是否牢固、可靠,否則一旦下井后在發(fā)現(xiàn)腳架不穩(wěn)又無合手工具,將會相當麻煩。
4.2.2、資料準備
撥門點與測點距離、掛線方向、起算點方位等。要是需要坐標定向掛線的還要檢查起算坐標掛線坐標超全沒有,有無遺漏及錯誤。以上這些雖然都是一些小問題,但是一旦出問題就得上井去取既費工費時又影響施工進度。所以在井下測量工作前由測量小組的每個人根據(jù)測量分工清點各自應帶的東西,同一個測量地點盡量使用同一個測量原始記錄本,這樣萬一少帶數(shù)據(jù),也可能從記錄本中找出來可用數(shù)據(jù),保證測量工作能進行。
4.2.3、井下測點的使用
1、無論前視、后視還是儀器站一定要保證測線可自由下垂,防止出現(xiàn)對點錯誤。2、防止用錯測點:實例在魚兒山坑口實習期間,在深部負125中段測導線點時。由于巷道噴漿把測點覆蓋后,由工人錯誤的寫上。雖然此事未造成后果,但吸取的教訓是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規(guī)程,在復測檢查角的同時也要認真檢查距離。以便檢核所用導線點得正確與否。同時,每次測量時前視人員應把所用導線點親自指給給儀器觀測者。同樣儀器觀測者把測點指給后視人員。這樣可能避免用錯測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3、觀測、記錄、資料檢校 。由于井下觀測條件較差,觀測線路上人員、礦車多。在觀測時一定不能急躁,讀數(shù)要清晰,記錄要規(guī)范像一些數(shù)字0、6、9及7、1要寫清楚。有些記錄人員習慣在第一鏡位讀完后就提前把第二鏡位的大數(shù)提前寫好,認為這樣可以節(jié)約時間,殊不知這樣容易產生固定思維,在第一鏡位讀錯后無法發(fā)現(xiàn),從而使這一校核手段失去作用。另外在校對記錄本時也要細心,獨立計算,避免因記錄人員已計算數(shù)據(jù)的影響。后檢校人員受前檢校人員計算結果的影響產生固定思維也沒有檢查出來。因此在記錄、檢查、計算的過程中測量人員要始終保持高度責任心和嚴、細、實的工作作風。
五、總結
礦山井下測量是礦山地下礦產開采的的重要安全保障,在進行礦山開采的過程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安全生產的規(guī)范,礦山井下測量時執(zhí)行地下開采的重要基礎保障。在礦山開采過程中,井下測量能夠指導施工隊根據(jù)開挖開采圖進行施工,是保證安全開挖和節(jié)省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周立吾,張國立,林家聰. 生產礦井測量. 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89.
[2] 李正中. 測繪工程管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1996.
[3] 李正中. 貫通導線中加測陀螺邊的幾個問題. 礦山測量,2007
[4] 劉長發(fā).養(yǎng)殖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5。
[5] 趙萍.懸掛羅盤使用方法及其應用現(xiàn)狀[J].化工生產與技術,2006。
[6] 保義,袁霞.測繪新技術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J].黃金,2009。
作者簡介:
楊軍(1989-),男,漢族,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江西理工大學,就職于重慶交通職業(yè)學院,從事測量工程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