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馨
初識任金輝老師,是在丹陽市實驗小學的校園櫥窗:鎮(zhèn)江市學科帶頭人,鎮(zhèn)江市“十佳”教師,照片的背景是一架擺滿書籍的壁柜,顯然,這是一位愛書之人;初見任金輝老師,是在丹陽市實驗小學的教導處,此時的他正在埋頭批改著一打厚厚的小冊子,細細一看,是一疊寫著“閱讀存折”的記載本,細細一翻,一條條讀書記錄詳盡、工整,看來這是一位樂于讓學生愛上讀書的教師。
“我想以我的讀書熱情點燃孩子們,讓他們愛上閱讀,學會閱讀,讀寫結合,結出碩果?!辈稍L中任金輝老師動情地說道。
任金輝老師出生在丹陽市的農(nóng)村,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從鄉(xiāng)村教學點開始求學,到鄉(xiāng)村完小,再到鄉(xiāng)村初級中學,求學條件十分艱苦,但他讀書的路一直堅持了下來。中考時他以語文學科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了南通師范學校,1997年畢業(yè)后在丹陽市實驗小學開始了自己的執(zhí)教生涯,直至今日。他熱愛閱讀,憑借著自己多年的讀書經(jīng)驗來引導孩子們的閱讀,從最初的讓學生有興趣去讀,到指導學生帶著思考去閱讀,再到引導學生“讀寫結合”,任金輝走出了一條有自己特色的閱讀推廣之路。
讀書是一種樂趣
“小時候,我們能讀到的書不多,接觸最多的是小人書。”談到自身的閱讀經(jīng)歷,任金輝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帶著記者回到了那段崢嶸的歲月。是的,那個時代書籍對他們來說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遙不可及,只有小人書和連環(huán)畫在任金輝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星期天在鎮(zhèn)上的書攤花上五分錢,在那兒坐上一上午,琳瑯滿目的小人書任意挑選,沉浸在書中那些光怪陸離、天馬行空的世界里,那是只屬于那個時代的孩子的幸福。任金輝的讀書之路正是從這里開始的。
為了讀書,他想盡辦法從伙伴家借來了幾本《西游記》,從猴王出世到大鬧天宮,到真假美猴王,再到大戰(zhàn)紅孩兒……幾本小人書在他的腦海中勾勒出了那如夢似幻的神話世界;為了讀書,他從常州城里的姑媽家討來了一套《隋唐演義》,認識了只會三板斧的混世魔王程咬金,認識了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李元霸,認識了后來成為門神的秦叔寶……幾本小人書在他的心中描繪出了人世間的真善美與假惡丑。
進入南通師范學校學習后,他一下掉進了幸福的蜜罐里,從中國四大名著到國外名著,從自然科學到人文哲學,他讀了許多書,這段時間也是他人文素養(yǎng)和閱讀經(jīng)驗成長最快的黃金期。一部《基督山伯爵》他讀了整整五遍,從最初由衷地同情主人公愛德蒙·鄧蒂斯,到深深地被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的故事所吸引,再到為大仲馬字里行間透露出的反對不平、追求正義的精神所折服;一本《紅樓夢》他記不清翻閱了多少次,被賈寶玉、林黛玉的凄美的愛情故事所打動,更被這部橫跨文學、哲學、史學、經(jīng)濟學、心理學、中醫(yī)藥學等多個學科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所震撼;各類名人傳記更是讓他癡迷,吳晗筆下的《朱元璋傳》,朱東潤先生的大作《張居正傳》,梁啟超所著的《李鴻章傳》……
“正是這一份對書籍的熱愛,極大地拓展了我的知識面,擴大了我的視野!”任金輝由衷地感慨。讀了這么多書,他在師范五年的學習生涯充實而快樂,更在同學中贏得了“歷史王”“事事通”的美譽。
到了小學教師的工作崗位,他的閱讀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圍繞著孩子展開的“導讀”和“陪讀”,對他來說是一份新奇的體驗,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從《水滸傳》到《三國演義》,從《馬小跳》系列到《男生賈里》,從《海底兩萬里》到《神秘島》……每天與孩子一起讀書,一起交流閱讀體驗,一步一步把孩子們領進閱讀的世界,領進書的殿堂。
“回顧自己的讀書史,有苦澀,有酸甜,更多的是幸福!現(xiàn)在能領著孩子們一起閱讀,那更是一種樂趣?!比谓疠x這樣說道。
讀書是一種興趣
“領著孩子讀書,首要任務是要想方設法讓孩子愛上書,讓他們對讀書產(chǎn)生興趣!”任金輝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一、 整體規(guī)劃,激發(fā)興趣
“教師要讀在學生之前,做好課程的整體規(guī)劃?!边@是任金輝在指導學生讀必讀書時必做的功課。
通常教學一本必讀的經(jīng)典書時,任金輝都要進行三次閱讀指導課。課前閱讀指導課以介紹作者、封面信息,瀏覽精美插圖等簡單教學為主,重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讀中指導課側重于推進閱讀的深入,可以指導學生大聲朗讀故事,可以配合豐富的小游戲,變換多種形式復述故事,也可以開展若干個小主題的討論……無論哪種方式,都是要努力推動學生的閱讀走得更深、更遠;讀后閱讀課上重在交流各自的閱讀收獲,或談故事情節(jié)的一波三折,或談人物語言的特色,或是對人物形象展開剖析。此時的閱讀指導不再是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的重復,而是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與學生的生命體驗發(fā)生碰撞,提升情感,感悟生命的意義。
對于整本書的閱讀規(guī)劃,任金輝更是有一套成熟可行的方案。以《西游記》一書為例,整本書學生的閱讀時間為30天,分為三個周期完成——
前期10天——重點閱讀青少年版《西游記》,輔助閱讀連環(huán)畫,觀看動畫片《三打白骨精》,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通讀之后對書里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
中期10天——選擇一些重要的章節(jié)和原文進行對比閱讀,輔助觀看電視劇的相關劇集,引導學生接觸并讀懂明清小說里特殊的“白話文”。通過賞析《西游記》中的故事、人物、語言特色,感受名著的魅力,拉近學生和名著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再讀原文,賞析特色,為學生閱讀原文提供方法,指引方向。
后期10天———圍繞孫悟空的名字、稱號,梳理他的成長經(jīng)歷,教給學生記錄的方法,分享自己的見解,并推薦閱讀《看罷西游不成精》,聯(lián)系原著,交流自己的閱讀思考。
二、 巧做筆記,呵護興趣
“讀書要巧動筆,‘巧就在于如何做到既給學生留下閱讀痕跡,又不至于過多地增加學生的閱讀負擔?!边@是任金輝每一次指導學生閱讀時都在思考的問題。
課程設計中,他時刻提醒自己,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每設計一個閱讀環(huán)節(jié)時先問問自己,孩子有沒有興趣參加,會不會增加他們的閱讀負擔?他永遠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因為興趣才是閱讀的原動力。
同樣是讀《西游記》一書,他指導學生繪制孫悟空的人生經(jīng)歷圖。學生自制的人生經(jīng)歷圖五花八門,有圖表式的、有線段式的、有箭頭推進式的、也有思維導圖式的……他們在班級里進行了展示和評比活動,學生們興趣盎然;他再以《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為例讓學生說故事內(nèi)容,概括故事內(nèi)容的方式,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核心就是三個字——借、逼、騙;《三打白骨精》的情節(jié)轉折就靠三個角色——大姑娘、老大娘、老大爺,體會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的魅力。再讓學生去重讀《真假美猴王》《車遲國勇斗三魔》《火云洞大戰(zhàn)紅孩兒》等故事,并完成“一波三折”情節(jié)卡片。在這個過程中,任金輝發(fā)現(xiàn)孩子們感興趣的除了孫悟空,還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妖怪,他進一步想到學生對電子游戲中各種怪獸的戰(zhàn)斗力、防御力特別感興趣,于是就讓學生給《西游記》中的妖怪設計名片,除了姓名,還要設計妖怪的戰(zhàn)斗力、防御力以及推薦理由,這樣的筆記設計一下把孩子們的目光從主角孫悟空分散到到書中形形色色的配角身上。在這些層出不窮的精巧設計下,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格外高漲,三讀《西游記》輕松完成。
這三讀每一遍側重點不一樣,每一遍讀都有不同的收獲,任金輝精心設計的讀書筆記將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次次地調動起來,讓他們自發(fā)、自主地完成了對一本大部頭名著的探索和賞析,這是以往教條式的閱讀指導課所難以企及的成績。
三、 主題閱讀,延伸興趣
“讀書要從文本出發(fā),透過文本這扇窗,能讓孩子們看到一片蔚藍的、廣闊的天空?!比谓疠x感嘆道,他努力想把零散的讀書打造成一個主題,從課本出發(fā),拓展到課外閱讀,從課外閱讀融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讀寫結合。
他把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學習緊密結合,讓孩子在課堂上帶著問題下課,帶著好奇下課,帶著興趣下課,到課外自主探究,主動閱讀,由課內(nèi)教材向課外閱讀拓展。五年級學完《裝滿昆蟲的衣袋》一課,讓學生課外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學完課文《伊索寓言》三個小故事,讓學生走進整本《伊索寓言》;學完《林沖棒打洪教頭》,讓學生走進《水滸傳》……
四年級《生命的壯歌》一文學完,他帶領孩子們走進了著名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雪豹悲歌》,讀完整本書后,讓學生結合目錄概括文章脈絡,說說文章中的精彩片段,發(fā)現(xiàn)這本動物小說一路走來,雪妖從可愛走向威武,從兇猛走向諂媚與自私……最終下場悲慘,再讓學生讀沈石溪先生的其它著作,孩子們又發(fā)現(xiàn)沈石溪筆下的動物各有特點:《狼王夢》中把在大自然掙扎求生存的狼及因求生存而發(fā)展出來的“狼道”,刻畫得淋漓盡致;《野犬女皇》中姐妹之間那份情深意重讓人為之感動,同時,因花心而引起一場災難的賽豹尾最終墮入雪山讓人大快人心;《鳥奴》生動地展現(xiàn)了自然法則——弱肉強食,充分的體現(xiàn)了弱勢群體與強勢群體的等級落差……讓學生感受到動物世界的精彩。
任金輝并不滿足于此,他又引領學生走進了世界聞名的日本動物作家椋鳩十先生的《崗丘的野狗》一書,圍繞“讓你感到最‘高興”的兩個情節(jié)和“讓你感到最‘難過的兩個情節(jié)”兩個主題展開討論,抓住轉折點——村子里的兔和雞都接二連三地失蹤了,理清故事情節(jié),接著圍繞“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展開討論,并形成自己的觀點。
最終,在學生有了以上的閱讀認識和閱讀基礎后,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生活中動物的種種認識,先后讓學生嘗試寫了小練筆《我給動物拍拍照》,寫寫動物的外貌;小練筆《我家的寵物——》,聊聊自己與寵物的有趣故事……
整整一個學期,學生徜徉在動物的世界里,對動物的認識由淺入深,由抽象到生動……任金輝的主題式閱讀有效延續(xù)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讀書是一種情趣
“近年來,我在班上開展了‘親子閱讀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家庭讀書氛圍,讓父母陪伴孩子成長,在閱讀中感受親情?!闭f起這件事,任金輝的言語間不無自豪,他十分自信地告訴記者:在他的引領下,讀書成了家庭中一件有情趣的事情。
他每周選出一篇好文章,作一些簡單的背景、作者介紹和文體解釋,打印成文,分發(fā)給每一位同學。選擇文章的途徑有三條:一是教師推薦,二是學生推薦,三是家長推薦。細細數(shù)來,李敖先生的《為失敗而笑》、夏衍先生的《種子的力量》、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賈平凹先生的《兩代人》……數(shù)十篇文章讓學生體會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親情的溫暖,大自然的神奇,堅強的可貴……
孩子們把文章拿回家,先自己朗讀通順,再高聲朗讀給父母聽,也可以父母讀給孩子聽。然后全家一起討論,發(fā)表各自的觀點,形成對話氛圍。任金輝特別要求家長多聆聽孩子的見解,充分尊重孩子的觀點,積極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文章、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真誠地談自己的感受和經(jīng)歷,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在對話中提高閱讀修養(yǎng),強化孩子對文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的溝通和相互尊重。就這樣,說說談談,聊聊笑笑中,孩子感受到人間的真情,感悟到生活的哲理,感觸到現(xiàn)實的世界。
討論對話之后,先讓孩子提煉一下自己的觀點,再在家長的幫助下梳理成一段有條理的話,寫在《親子閱讀記錄本》上。家長也寫上自己的體會,可以寫對文章的見地,也可以寫寫對孩子閱讀的評價。第二天,孩子把記錄本交給任金輝。他認真閱讀每一位家長和孩子的體會,并在記錄本上寫上一兩句自己的感受。記錄本發(fā)給學生后,讓學生自由地到講臺上讀記錄本上的內(nèi)容,全班同學一起討論,深化對文章的體會。
“親子閱讀短、平、快,文章簡短,道理深刻,家庭對話,教師引領,效果顯著!”任金輝這樣評價自己這種充滿情趣的讀書指導方式。
在采訪的最后,任金輝這樣總結自己的執(zhí)教經(jīng)驗:“熱愛閱讀是每一個閱讀指導人和推廣者的必備素質,但只有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對我來說,如何將自己的閱讀熱情傳遞給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樂趣分享給學生,才是工作的核心。興趣是最好的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這條路,我還在摸索中,但會鍥而不舍地走下去?!闭f到這里,這位溫和儒雅的老師臉上浮現(xiàn)出一種難以撼動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