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讀書妙處無窮,書香熏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書能使人時時閃爍著生命的光輝,讓人欣賞到不同的生命風景,從而使自己靈魂歡暢,精神飽滿而豐盈。
我喜歡讀書,因為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有時辛酸,有時激憤,有時痛苦,有時快樂,有時我們就那么不知不覺地愛上了書中的人物,覺得她或他就是自己一個遙遠的親人,情不自禁地牽掛起這個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就這樣,閱讀為生活又增添了別樣的內(nèi)容。我們不知不覺間,走進了自己情感的密林深處。
《不怕學生攪局——教師的教育機智修煉之道》
作者:李進成
山東師范大學碩士,中學高級教師。班主任培訓專家,全國班主任研究會心語團隊專家。已出版《教師怎樣說話才有效》《優(yōu)秀班主任是怎樣煉成的》等著作。
面對學生的各種“攪局”行為,該怎樣用智慧的雙眼看到教育的契機?書中介紹了30種修煉教育機智的方法、89個真實的應用實例、30個啟智故事,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來幫助教師找到學生“攪局”行為背后的真相,進而指導教師通過機智的處理來化解問題和沖突,實現(xiàn)師生的共同成長。
《讓教師都愛上教學:307個好用的課堂管理策略》
作者:〔美國〕羅森布盧姆-洛登 基梅爾
羅森布盧姆-洛登,美國教育工作者、培訓師、社會活動家。從事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超過25年,開發(fā)了“偏見意識”課程,并專門為教師培訓這門課程。
本書是在美國暢銷十余年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教材。第一作者從教近30年,且有豐富的教師培訓經(jīng)驗。她精心挑選的307個策略幾乎涉及了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的所有方面。這些策略對于新老教師開展教學具有很好的指導和借鑒作用。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這些策略,將使教學工作變得輕松、愉悅、高效。
《教育的目的》
作者:〔英國〕懷特海
懷特海(1861-1947年),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教育家。他與羅素合著的《數(shù)學原理》,被稱為永久性的偉大學術(shù)著作之一。他創(chuàng)立了龐大的形而上學體系,其哲學代表作有《過程與實在》、《觀念的歷險》等。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廣泛承認。
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如何進行知識教育?知識與智慧、能力有何關(guān)系?這些問題是一直在反復探討的教育問題。而懷特海早已做了精彩論述。書中始終貫穿著這樣一個主題,并從多個視角進行說明——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fā)展之路。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也必須有活躍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