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波
期末考試結束后,同組的年輕老師非常不解地問我:“王老師,復習階段也沒見你天天帶著學生聽寫生字詞語、背誦古詩名言,閱卷時卻發(fā)現你們班學生錯誤很少?!?/p>
“你復習的字詞雖說之前學過,但一個學期過去了,不少都出現了回生現象。復習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字詞,但數量太多,時間太緊,并不牢固的記憶還會出現再次的遺忘,甚至混淆,考試時出錯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實,作為一線教師,我沒有什么絕招,學習原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哪里有什么捷徑可走!只不過,我抓住了日常教學中每一天里的點滴時間——課前三分鐘。
課前三分鐘,不就是讓學生唱唱歌,準備準備學習用品嗎?是的,這是我們最常見的做法,嘴里唱著歌,手里準備著學習用品,互不影響,各不耽誤,挺好。轉換一下思路,我們還可以這樣——手底下依然準備著學習用品,不過不再重復唱那幾首課前都唱的歌,而是一起背誦古詩名言,一起來積累成語俗語,這樣就讓語文課從一開始就有了語文味。
我和學生一起選出了班級小秘書——粉筆字寫得最好的兩個學生,然后全班一起搜集整理資料,確定要積累的詞句。經過一番推薦、甄別、討論,最終我們確定了本學期需要背誦的成語俗語和古詩名言。整理出厚厚一摞涵蓋了課本中所有的相關內容的資料,同時還進行了適度的拓展:語文天地中出現了含有“馬”字的成語,就找出含有“龍”“虎”等動物系列的成語;課文中出現了詩句名言,就找出同題材或者同作者的相關名句。
內容有了,接下來每天一到校,兩位小秘書就會輪流將一行詩句、六個成語抄在黑板上。其他學生來到學校,擺桌椅、拿文具時就開始讀,時間不多,就一分鐘;要出去站隊了,學生會邊讀詩句邊往外走,又是一分鐘;要上語文課了,準備文具時,學生還在讀,也就兩三分鐘;放學了,收拾書包時他們已經能背誦了。不經意間,學生竟然在一天里擠出了差不多十分鐘的時間進行積累背誦。
單看語文課前的三分鐘時間,不僅能夠背誦當天的成語詩句,還能回顧前一兩天,甚至前一周所背誦的內容。適當的時候,我們再利用這三分鐘來個成語搶答,或者詩句名言背誦比賽,學生一定會非常積極,不僅因為這是比賽,學生的好勝心強,更因為在比賽中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積累的成果,獲得的成就感是促進學生不斷前行的最強勁的動力。
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學生嘴上的功夫不錯,可是眼高手低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適時地寫也是很有必要的。沒有大塊的時間,就把這課前的三分鐘用扎實了。正好,一周八節(jié)語文課,其中三天有兩節(jié)語文課,第一節(jié)課課前繼續(xù)背誦積累,第二節(jié)課課前我們便進行聽寫。
為了不浪費這寶貴的課前三分鐘,我讓班長在前一節(jié)課下課時這樣提醒大家:下節(jié)語文課,請同學們準備好文具和聽寫本,然后休息。這樣一來,語文課的預備鈴一響,我就能進行聽寫了。三分鐘不長,不過足夠抽查聽寫一課的生字并進行修改。一周差不多學兩篇新課文,兩次聽寫生字詞語,一次抽查古詩名言中的易錯字,時間剛剛好。
遺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及時復習可以更有效地鞏固知識,減少遺忘。每天三分鐘復習或積累時間不長,但堅持不懈,生字詞語的不斷復現會讓遺忘變得很慢,古詩名言的不斷豐富會讓出口成章變得很輕松。
就這樣,只是用好了課前的三分鐘而已,我們的考前復習卻變得輕松了,基礎知識鞏固變得扎實了。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附小)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