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雁
近日,我觀摩了一節(jié)四年級語文閱讀課《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以現代白話文的形式講述了“守株待兔”這個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授課教師以一般閱讀教學固有的模式去組織教學,給人以“守株”之感。
整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大體如下:
1.剖題。解析“株”字,即“樹樁”。解讀“守株待兔”的字面意思。
2.檢測“樂滋滋”“躥出來”等字詞認讀情況。
3.朗讀課文并評價。
4.循著“起因—經過—結果”的文脈理解并概括故事內容,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間,抓住“野兔從樹林里躥出來”這個細節(jié),引導學生想象,這只野兔可能遭遇到何種情況才會如此倉皇躥出來?
5.感悟寓意。
6.由這則故事引出韓非子的另一則寓言,進行課外閱讀引領。
這種教學方式引導得十分到位,但教師導得太細,教得太累,這么教下去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學?
接下來的幾天,這節(jié)課不時回蕩在我的腦海中。我從這40分鐘里看到了很多閱讀教學課堂真實的影子,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都采用以上教學流程實施教學,看起來是那么完美:教學中既有識字學詞,又有朗讀體驗,還有抓住一兩個語言點想象品讀,也有指導學生按事情發(fā)展的方法來概括內容,在提煉中心(這里是寓意)之后還不忘把閱讀引向課外。
“樣樣通,樣樣松?!蔽覀兊拈喿x教學有時候就是犯了這種貪大求全的毛病。教師一味地牽著學生在短短的幾十分鐘里“暢游”在“字、詞、句、段、篇”的語文王國里,學生走馬觀花,所獲有限。
其實,每篇文本都有它獨特的“這一點”。就寓言來說,關注體裁特點就成了繞不過去的坎兒。如果是我來教學這篇寓言,我想這么安排教學:
一、聊寓言,知特點
同學們讀過哪些寓言故事?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特點?
這個問題是要讓學生明白寓言的文體特點,即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去說明某個道理,它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
二、讀寓言,巧勸誡
1.初讀《守株待兔》,了解故事內容。
2.結合故事內容,合理勸誡“種田人”。
種田人最后“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他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他有哪些想法不合理?請大家結合課文勸勸他吧。
這里將感悟寓意和理解內容相結合,以“勸一勸”的問題引導同桌之間展開對話,一人為讀者,另一人則是文中的種田人。在學生充分對話的基礎上,再請兩三組同桌在全班展示其對話。
三、寫一寫,明道理
結合對種田人勸誡的內容,寫一寫自己從這則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課堂上能否給學生整理所得筆記,當堂書寫的時間?這也應該是衡量教師心中有沒有學生的一個重要指標。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重要的責任田,我們每一位“種田人”要設法在不同的田塊采用不同的種植方法?!笆刂甏谩崩锏姆N田人守住那根曾經帶給他意外收獲的樹樁,期望得到永久的收益。那么,我們是否也要如此呢?
(作者單位:湖北襄陽市襄州區(qū)黃龍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