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興華
小學語文是提高小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科目,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成為教師重要研究的課題。因此,采用有效備課、有效的課堂教學手段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措施。以下本文將根據(jù)學生特點、教材進行有效備課進入探討,并進一步總結出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有效教學的良好建議,以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
一、根據(jù)學生特點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學生是新課程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學生以往被動接受學習的模式。教師應充分注重學情,從學生的角度作為出發(fā)點進行語文的有效教學。首先,教師應充分掌握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語文的知識起點,從而全面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要全面的掌握,教師應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小學生個體差異化的教學;最后,教師應對小學生的學習背景進行全面的掌握與評價,從而整理出適合小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有效教案。以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34課的《小蝌蚪找媽媽》作為例子,教師在進行這節(jié)內容講解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能力進行小蝌蚪、鯉魚媽媽、烏龜、蝌蚪媽媽的角色朗讀,通過趣味盎然的角色扮演,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也能發(fā)揮出學生的特長,并進一步激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可以設置“小高爾基”“朗讀之星”等相關的榮譽評價,以此激勵小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自信。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語文課堂的教學,并著眼于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從而有效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根據(jù)教材特點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備課
教學離不開書本教材,而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應只局限于書本內容,應善于利用書本教材以外的知識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有效教學。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前備課的時候,首先應對教材進行深刻的鉆研,從而找出有用的知識激起小學生思考與探究的能力;其次,對課本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應進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在進行教材分析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課李白《靜夜思》內容作為例子。教師在進行此節(jié)內容的備課時不應只局限于課本的參考,可以通過研究詩仙李白的生平事跡,同時對李白作這首詩的時代進行深入了解,并充分進行《靜夜思》的深入分析,從而讓學生在語文的教學里能深刻領會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懷。小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感,并深刻領悟到《靜夜思》所包含的思緒,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三、營造課堂良好氛圍進行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
教學的本質其實是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對話的平等過程,教師和學生是這個交流過程的主體,而且是一種將教學氛圍輕松化的有效教學方式。它有兩個方面:首先,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性,讓學生能感覺到自我存在的強烈意識;其次,教師應將自己放置于與學生一樣平等的地位,并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小學生,讓學生得以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下學習語文。以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十八課《稱贊》內容作為例子,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小刺猬與小獾的角色對話,讓小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感情,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以和學生相平等的位置營造出課堂上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這樣不僅激起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對內容的進一步了解,并大幅度提高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四、采用提問形式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根據(jù)上文所述,課堂是師生進行平等交流對話的場所,所以這個過程必有課堂上的提問。但如何做到有效的提問才能將語文的教學效率提高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首先,教師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應采用圖片、手工課件和音樂等比較直觀的教具進行巧妙的提問,這樣不僅有效的激起學生的探索精神,更能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設置出具有拓展性思維的問題和答案,讓小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最后,可以設置一些具有比較性的新舊知識問題,讓小學生對新知識產(chǎn)生好奇感,并驅駛自己作進一步的探究。以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課《月亮的心愿》內容作為例子。教師在上此課的時候,可以先在黑板上寫下“心愿”二字,然后向學生提問自己的心愿是什么?然后在心愿的前面再加上“月亮”,再一次提問學生:那么月亮會有什么樣的心愿呢?小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出疑問:月亮掛在天上能有什么樣的心愿?這樣不僅能有效的引出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能有效的促使小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