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良焱
我們的語文教學,長時期以來,受到某些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受到某些時局思潮的制約,評人論事,或者為尊者諱,為尊者隱,或者定于一說,定于一家,甚至定于一人,以致造成學生眼界狹隘,思想僵化,創(chuàng)造精神萎縮,這是我們大家都看得到和感覺得到的。
我們的教師、學校和社會都在感慨,現(xiàn)在的學生很會做題,但不太會思維;很會做事,但不太會創(chuàng)造。跟一些教育強國的學生比起來,確實存在這種現(xiàn)象。這里面的原因很多,而反思我們的基礎教育,比如說語文教育,教得比較“死”、比較“窄”——特別是在知識和思維方面,應該說有著很大發(fā)展空間。
中學語文課里講孔子,主要講他是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始祖。講他的“仁者愛人”,而不講他“禮”的等級森嚴和繁文縟節(jié);講他的警言慧語,而不講“小人哉樊須也”;講他周游列國,是為了傳播思想、實現(xiàn)理想,一般不會講他在衛(wèi)國拜見南子,遭到子路的質疑;講他的“君子之風”,而不講他的“君子之縛”。
中學語文課里講杜甫,主要講他的“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還有《登高》,讓學生了解杜甫是個具有悲天憫人情懷的“人民詩人”。教材不錄、教師也不講杜甫復雜的或者偶爾顯現(xiàn)的另一面。例如,杜甫45歲左右,也就是安史之亂的中期,唐肅宗回到長安后,杜甫做著左拾遺的官,他與王維、岑參、嚴武等人同朝上班,經(jīng)常相互唱和,這時他曾經(jīng)寫有這樣的詩句:“何時詔此‘金錢會,暫醉佳人錦瑟傍?”;看到暮春花飛,他還寫道:“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杜甫研究權威馮至先生在《杜甫傳》中說:杜甫“為了當官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杜甫也說自己在長安曾經(jīng)“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馮先生還說,杜甫有時也在詩中流露出“不太高明的世界觀”。
講現(xiàn)代人物也大體如此,恕不贅述。
人都是復雜的,不同的人生階段思想情感可能有所不同,同一時期面對不同生存環(huán)境也可能會有所不同,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都有可能犯錯誤,“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止?!蔽覀兊恼Z文教學,人文性的重要內涵之一,就是關注“人”,了解人,理解人,學會認識人、鑒別人、關愛人。這其中,“全面”二字是不可或缺的。既然一個人是多面的,豐富多彩的,為什么我們的語文教學總愛把人物說成扁平的、“單一”的呢?《三國演義》里的蔣干,除了愚蠢幼稚、盲目自信之外,勇于請命難道不是可以值得肯定的地方嗎?
其實,全面、多元了解人物,并不影響對人物的主體評價——魯迅是“我們心中永遠的魯迅”,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杜甫是唐代的“詩圣”,不是都為我們大家所認可嗎?
“人”是如此,“作品”亦是如此。
例如,對于朱自清和他的散文,就有完全不同的評價。大陸論者一般持褒揚態(tài)度,臺灣作家余光中意見則完全相左。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又如名人評李白《渡荊門送別》,關于“送別”的主體和對象,竟然有完全相反的看法。
李白25歲出蜀,仗劍漫游,順江入楚,寫了著名的《渡荊門送別》詩: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俞陛云《詩境淺說》:末二句敘別意,言客蹤所至,江水與之俱遠,送行者心亦隨之矣。
劉樹勛《唐宋律詩選釋》說:題目有“送別”二字,有人以為是多余的。其實,這首詩明明寫的是送別,不過是被送者仍在舟中,而詩人李白已經(jīng)上岸了……詩人與朋友在長江千里舟中相伴來到荊門,現(xiàn)在他離舟上岸,不能再相送,就寄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為送客,所以“仍憐”,更加可愛了。
金性堯《唐詩三百首新注》說:
沈德潛云:“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碧迫暝円惨伞八蛣e”二字是衍文;又說指江水為李白送別,所以末句這樣說。
何國治《唐詩鑒賞辭典》說: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jīng)養(yǎng)育過他的故鄉(xiāng),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說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從對面寫來,越發(fā)顯出自己思鄉(xiāng)深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以上解讀有三種觀點:(1)江水為李白送別,(也即李白辭別和懷念故鄉(xiāng))何、金是也;(2)江水為朋友送別(也即李白為朋友送別)俞、劉是也;(3)無送別意,“送別”二字多余,沈、唐是也,金亦認可。
眾所周知,關于《紅樓夢》的主題,更是歷來說法紛紜??墒瞧駷橹?,沒有人能夠說出一個令大家認可的《紅樓夢》主題。有愛情說(一般論者),有自傳說(胡適、俞平伯),有歷史說(考證派、索引派),有階級斗爭說(毛澤東),究竟孰是孰非,只怕再過一百年,也沒有定論。
王蒙先生有一篇小說,題目叫做《羊拐》,講“我”為女兒買羊拐的故事。關于小說主題,就有多種解讀。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謝小慶先生談論語文教育和文學教育,曾經(jīng)言及《羊拐》:
《羊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有人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人說是“兩代人之間存在代溝”,有人說是“孩子的興趣與時俱進”,有人說是“動機與效果不統(tǒng)一”……人們找到小說的作者王蒙,問他寫作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結果王蒙自己也說不清楚。
奇怪嗎?不奇怪?!靶蜗蟠笥谒枷搿保弧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創(chuàng)作者大都不是“主題先行”,而是跟著生活走,跟著感覺走。
而反觀我們的語文教學,對于教材(作品)的解讀,往往定于一尊?!敖虒W參考”提供的多數(shù)是一種結論,教師傳達給學生的大都是一種答案,即使學生討論出多種看法,教師也往往會告訴學生孰是孰非,或者孰主孰次。這樣,復雜的對象“簡單”了,多元的內涵“單一”了,學生的思維走向只能是求同,只能是“統(tǒng)一”和“唯一”。
高中教科書人教版必修《語文2》有一篇巴金先生《隨想錄》中的文章《小狗包弟》,一般論者和教材編者都認為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巴老的“自我解剖”精神,體現(xiàn)了“人類的良心”,我們的語文教學也秉持了這種觀點。誠然,這種解讀是不錯的。但是,這是否是文章的唯一主旨,是否是文章的主要寫作意圖呢?如果真的如此,文章為何要寫藝術家與狗的故事(第1段)和庭院破敗、夫人去世(第11段)這些內容呢?第9段,作者專門寫到隔壁“一位年老的工商業(yè)者”被紅衛(wèi)兵“抄四舊”的情景,還說:“這是我六十多年來第一次看見抄家?!卑徒鹕?904年,經(jīng)歷了清末、軍閥統(tǒng)治、民國政府、日寇入侵、解放戰(zhàn)爭、解放以后等多個歷史時期,這“第一次看見”五個字,讀起來平平常常,實際上很有表達張力。所以,如果說《小狗包弟》的主題沒有對文革暴行的揭露和批判,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我甚至懷疑,這才是巴金真正的用意所在。
大千世界,人和事物都是復雜的,多元的;我們應該獲得的啟示是:思想應該是百花齊放的,答案往往是豐富多彩的。
再回到語文教學上?!昂诵乃仞B(yǎng)”提出了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精神”,其中有“批判質疑”一項,重點是:具有問題意識,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思維縝密,能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做出選擇和決定。試想,沒有多元思維,求異思維,何來批判思維?作品中的人物、主題都已“蓋棺論定”,何從質疑辯證?
既然現(xiàn)實世界中一切人和事(包括作品)都是復雜多元的,而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又有這樣的提倡和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的一畝三分地里,是不是應該有所作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