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想教學質量,成為廣大教師的熱議的話題。課堂改革活躍了我們的課堂,使我們教師接受了新的教學理念,嘗試著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充滿激情,學生充滿活力,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精彩。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形式,學習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只有在新課改的理念之下,讓課堂成為師生互動的場所,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zhàn)。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以知識的講授為主,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教學的附屬品,他們只能對知識進行被動的接受,機械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是和新課改的理念相違背的,是不能夠促進新課改的發(fā)展和學生素質的提高的。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和潮流。在新課改的形式之下,教師就要積極學習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把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上來,從總體上提高學生素質的發(fā)展,讓學生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成為合格的建設人才。
數學是初中時期的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和我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學好數學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數學知識抽象、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許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到數學枯燥、乏味,并且難以理解。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甚至產生了畏懼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就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思想,積極探究新課改中的新元素,并把它融入到數學教學當中,以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好基礎。
在新課改實施之后,筆者進行了細致的學習和深入的探究,從中得到了一些經驗?,F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所形成的認識。
一、在新課改下進行數學教學,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并用其指導課堂教學。
新課改并不是僅僅拘泥于形式,是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方法上的更新。在新課改之下要做好課堂教學工作,就需要從觀念上進行徹底的轉變。新課改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發(fā)揮出學生的作用;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獲得知識;要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從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變?yōu)檎n堂教學的“引領者”,要變“學生被動接受”為“學生主動探究”。教師要轉變以往注重教學結果的教學方式,要從“教條式結論的學習上”轉變到“發(fā)現知識的探究過程”中。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以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有時候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沒有掌握住知識的要領,更不能做到實際運用。只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敢于放手讓學生去探究,讓學生去思考、發(fā)現,才能改變當前數學學習的現狀,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這一章時,對于“一次函數”的概念如果單憑教師的講解很那讓學生理解清楚。如果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究、總結,就會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在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知識列舉相關的題目,讓學生針對題目列式子,然后進行比較,通過對學生逐步引導,和學生一起歸納出一次函數的概念。在探究的過程當中,不僅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而且對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也有不小的幫助。
二、在新課改下進行數學教學,要做到關注全體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新課改中指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要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和進步。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只是關注一部分學生的發(fā)展,而忽視了其他學生,尤其是數學成績較差學生的發(fā)展。只重部分而不重全體的課堂教學效果必然不會高效。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求,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做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由于智力因素、認知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每個學生的數學成績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點,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盡到教師的責任和義務,要努力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分層教學是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的有效方法。要順利實施分層教學首先需要教師做到合理分層。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為了做到學生層次的合理劃分,教師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和學生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做到對學生的數學水平、智力發(fā)展、興趣愛好等情況了如指掌。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劃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對學生進行重新分層,只有這樣才能夠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層次制定學習目標。由于學生的水平不同,在進行數學教學之前,教師要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數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就要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只要求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就行。只有讓每一位學生經過學習都達到最近發(fā)展區(qū)域,才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此外,教師還要合理安排分層作業(yè)。作業(yè)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檢驗,由于學生水平的不同,在布置作業(yè)時也不能夠整齊劃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和為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布置適當的作業(yè),以解決好“好的吃不飽,差的消化不了”的現象。
總之,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他不是單方面地做好某一面的工作,他給我們教師提的要求不但要在課堂上下功夫,而且要在課外下功夫,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