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語文學科在各科的教學中所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各個方面來看,國家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目前就高考改革方向來說,語文所占分數大大提高,要高達200分,從電視中關于漢字大賽很多電視臺也進行的如火如荼,我們能感受到國家對于國語的學習的重視。的確這幾年外語學習超過國語學習,上午第一節(jié)課不是國語,而是英語,對英語的重視度大大超過國語,近兩年開始逐漸引起重視。因此作為小學教師高興之余也倍感責任重大,因為小學語文教育是基礎。培養(yǎng)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對于高中語文學習來說非常之重要。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具備深厚的語文素養(yǎng),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語文的基本功包括聽、說、讀、寫。教師要從這幾個方面狠抓學生基本功的訓練。
一、規(guī)范漢字書寫。
隨著電腦手機進入大眾家庭,很多學生不會寫字,一味依賴手機,不會的字用手機一點就出來,結果現在很多學生不會寫字,或者寫的相當亂,文字具有很深的內涵,如果發(fā)展下去對于我們民族來說是一大損失,我們民族的文字具有很強的魅力。因此加強學生寫字訓練很有必要。
1 首先我讓學生觀看了電視片《漢字的演變和魅力》讓學生感悟我們中華民族漢字的魅力所在,發(fā)自內心的熱愛我們民族的文字.
2 在就是教師要首先下一手規(guī)范漂亮漢字,為學生做表率。學生潛移默化會跟著教師學。我了解到現在很多孩子寫的字跡潦草,不規(guī)范,一看就頭疼,他們覺得漢字寫的好壞無所謂,會用手機及打字就可。結果錯字連篇,而且寫的十分不規(guī)范,更為嚴重的是學生的筆畫不對,因此加強漢字規(guī)范化太重要了。
3 加強學生寫字訓練。在進行寫字訓練時,教師先給學生講明寫好字的意義,因為寫好字將受益終生。在寫字時進行分類訓練:左窄右寬一類,如“氵”字旁的,“游”、“漢”……;“扌”字旁的“捉”、“搖”……;“木”字旁的“梧”、“桐”……;左寬右窄一類,如“刂”字旁的“到”、“剛”……;“阝”字旁的“都”、“部”……;上窄下寬一類,如“艸”作字頭的“菜”、“花”……;上寬下窄一類,如“灬”作字底的“熱”、“烈”、……等。在指導寫字訓練時,著眼點要放在提高寫字質量上。寫字前先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漢字的結構特點,在田字格中,該哪個位置才恰當。要注意筆畫有什么特點,同是橫筆,但是長短不同,如“土”、“士”、“王”……在指導后,才讓學生動筆書寫。學生寫字過程教師要認真巡視,及時作個別指導。還要注意隨時矯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加強聽話、說話、寫話的訓練。
從詞組,句子,修飾句子開始訓練,讓他們逐步為寫作打基礎。大綱的要求,聽話、說話、寫話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要重視這方面的訓練,如看圖說話,看圖回答問題、看圖寫話,看圖講故事對小學生來說這一訓練很重要等。有時還通過觀察某一景物,如校園一角落,讓學生口頭表達觀察到的景物,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如第三冊106頁要求看圖編故事,《小鴨子得救了》圖上面有一條小河,小河邊上有一個坑,小鴨子丟在坑里呼救,坑上面有猴子,大象、小熊。教學時,可先指導學生觀察圖,理解圖意,編成故事,要求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想象小鴨子怎樣得救的,分析三者之中是誰救小鴨子最容易。然后進行口述。通過這樣訓練,會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fā)展。為以后寫作逐步打基礎
三、朗讀的訓練,即朗讀課文。
在許多語文課上,普遍可以看到學生朗讀的次數是增多了,但卻不見他們真正地喜讀、樂讀、爭讀,學生只是機械讀,并沒有真正調動起自己情緒,把情感投入課文教學內容中去。如何提高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是當前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但并不是要老師單純得告訴學生哪個字要讀重音,哪里要升調,哪里要降調,簡單的要學生讀出什么語氣就可以解決的了如果是這樣。學生只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實踐證明,“要想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那就要看老師的讀。在教《兩小兒辯日》中,當教到兩個小孩知道孔子都不能判斷錯對時。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問學生:“兩個小孩為什么會笑孔子呢?”學生答:“因為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誰對誰錯?!眴枌W生:“孔子是當時知識甚為淵博的人,兩個小孩子見孔子不能判斷錯對,就覺得怎么樣了?”學生答:“好笑。”我又問:“那我們該怎么去讀呢?”學生答:“天真活潑?!边@時我并不要求學生讀出好笑的語氣,或者簡單告訴他們哪個要升調,而是要他們聽我用兩種不同的讀法讀,然后告訴我那一種好,為什么?然后,我用了不同的聲調,不同的表情去讀這句話。讀后,學生紛紛發(fā)言表示喜歡第二種讀法。他們說,老師第二次讀是面部帶有笑意,語氣有點高,好像有點像小孩子那樣天真活潑的感覺,第一次讀時表情與語氣都很平淡,沒有天真活潑的感覺。接下來,我要他們讀這句話,要他們向老師那樣讀,再加一點想象,果真,孩子比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是通過觀察認識外部世界,獲得感性認識。其實老師的朗讀包括了很多自身的知識,有拼音(拼音是否標準關系到自己的普通話)、詞語、句子、文章的理解等。所以,每教一課我一般都是自己先讀,檢查哪一方面不懂。然后帶著他們去讀,讓他們感受到朗讀的魅力。只有這樣,自己在課堂上才會有更好的表現。
小學屬于基礎教育階段,聽說讀寫的訓練對于他們以后語文的發(fā)展很重要,因此教師要加強小學生語文的基本功的培養(yǎng),重視我們國語的教育,讓我們民族的語言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每一名語文教師都應該做好基礎知識的鞏固,從而使語文教學效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