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陽
【摘 要】新聞記者在西方被稱為“無冕之王”,在我們國家新聞記者也有很重要的地位。一直以來,新聞記者出現(xiàn)在有新聞出現(xiàn)的地方,運用各種手段讓人們知道這個世界發(fā)生的新聞。在眾多新聞手段中,暗訪是一種很重要的新聞采訪形式,本文就暗訪的拍攝和采訪技巧進行闡釋,以期對暗訪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暗訪 拍攝 提問
如今媒體競爭日趨激烈,如何獲得有效新聞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資源成為媒體要考慮的事情。由于社會中存在很多負面新聞,記者在這些事件的采訪中會遇到很多的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暗訪作為一種重要的新聞采訪形式越來越得到記者的關注。它是指暗中調查尋求有效信息,是媒體、個人常用的一種調查手段。通常情況下,記者隱瞞身份、目的,通過秘密手段獲得新聞事實。如河南的《大河報》中有一篇題為《暗訪性病診所》的報道中,江湖郎中所說的話全被記者記錄下來,這便是記者通過暗訪以顧客的身份接近江湖郎中,從而將事件的原委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當然暗訪并不是全能的,要受到法律的制約,記者暗訪要以不能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為前提,同時遵守法律法規(guī)。要在這種前提下,記者必須用暗訪才能獲得新聞,那么就應該掌握必要的暗訪拍攝技巧和提問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在既保障記者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又能采訪到新聞,一舉兩得?!澳憧床灰娢遥俏易龅氖虑閰s影響著你的生活?!边@就是暗訪。
一、暗訪的拍攝技巧
暗訪,顧名思義,就是不能讓對方知道你在進行采訪。一般暗訪的記者都是單槍匹馬,要想以最快的速度采訪到最佳質量的新聞,就要注意對拍攝技巧的把握。
首先,選取好采訪設備?!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一個好的記者要想采集到別人采集不到的新聞,就要在采訪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暗訪中,記者冒著很大的生命危險,因此,前期準備顯得尤為重要。記者要根據(jù)自己所在的媒體機構不同選取不同的設備,且一般要輕便、易隱藏。一般而言,報社的可以采用錄音筆等較小的設備,還可以賃借記者的記憶力記下一些數(shù)據(jù),之后及時補充在筆記本上;廣播的記者可以選擇微型錄音機,同時要將設備放在衣服口袋等比較隱蔽的地方。同時,如果是皮質的或者比較厚的衣物還要注意留出一個小孔,這樣可以保證錄音質量;電視記者由于對畫面有要求,因此在采訪時就要特別注意對設備的選取。一般而言,使用微型攝像機、紐扣攝像機等等。
其次,設備的使用也是暗訪記者的必備要素之一。設備的使用涉及到很多問題,最重要的是拍攝素材和角度的選取。拍攝的素材的選取主要是根據(jù)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從而選擇最具有新聞價值,最能說明事情始末的情節(jié)和話語進行采訪。此外,角度的選取涉及到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現(xiàn)場還不致被人發(fā)現(xiàn),就需要暗訪記者對拍攝角度選取得當。所謂暗訪,就是不被發(fā)現(xiàn),因此,正面的拍攝效果幾乎是不可能,因此在選取時要結合當時環(huán)境選擇盡可能清晰的角度。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真正一個合格的記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遵守法律的規(guī)范。因此,在對采訪對象進行攝錄時,要十分注意對其肖像權等保護。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電視中很多暗訪畫面都看不見采訪對象的臉,有時甚至要對聲音進行加工,這樣不僅是對采訪對象的保護,同時也可以使記者免受懷疑,降低暗訪的難度,保障記者的人身安全。
二、暗訪中的提問技巧
眾所周知,暗訪是不讓對方知道記者身份的采訪,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進行所謂的“采訪”呢?這是需要記者深思的問題。
首先,記者要事先想好問題。一條新聞的播出,“三分寫七分采”,因此,對于問題的設置是記者要花費心思的。尤其在暗訪中,由于形勢緊急,事前的準備尤為重要。記者可以預想一下自己采訪的目的,從而想出自己要采訪的問題,包括問題的內容、方式等等。這樣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處變不驚。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記者預想的問題并非就是萬能的,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的發(fā)展而變化,不能一成不變,這是有違新聞客觀真實的規(guī)律的。
其次,要想采訪出好的新聞,就需要記者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暗訪中的記者要明白,自己身處什么場地自己就要扮演什么角色,比如,如果記者需要查看網吧現(xiàn)在是否有未成年人進入,那么記者直接面對網民或者是網吧老板都不能得到很好的結果。那么這時候,記者就要將自己變成網民,在上網的時候和其他的網民聊天,或者和網吧老板閑聊的時候開玩笑似的說出自己的疑問等等。
再次,記者提問的時候要掌握好對方心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了解對方的心理,和對方建立感情,使自己變得很有親和力。這樣就可以將自己的采訪問題以聊天的形式說給對方聽,這樣不僅不會暴露記者的身份,還往往能較為容易地獲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如面對警惕性比較高的人在提問時就要選擇循序漸進,先從題外話開始聊起;面對性格比較豪爽的人就要單刀直入,以免對方失去聊天興趣。
最后,提問時要注意隨機應變。記者因為其自身的新聞敏感,在暗訪的提問中勢必會涉及到一些敏感話題,或者是采訪對象不愿意提及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記者隨機應變,以免暴露自己身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在提問的時候記者一定要以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為前提,在身份被懷疑或者被識破的時候,要懂得為自己開脫。例如在鎮(zhèn)江水災的時候,記者作為一名搬運工人進行暗訪,空閑的時候記者拿出一本書來看,被老板看見了,懷疑他并非真的搬運工人,這位記者靈機一動,說這是在旁邊撿的,順手就將書扔到一邊,這才使自己免受懷疑。
總而言之,暗訪是一種很特殊的采訪方式,記者的暗訪工作有點接近于警察的“臥底”工作。同時,暗訪有時候會涉及到對采訪對象的合法權益的損害,有時候會威脅記者人身安全。在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準則 》 中有一條規(guī)定, “要通過合法和正當?shù)氖侄潍@取新聞, 尊重被采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币虼?,對于暗訪的方式一定要小心運用,掌握好的拍攝技巧和提問技巧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