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昆丹
摘 要:英語語法是高中英語教育活動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對學生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對于高中生英語語法學習和掌握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強化英語語法運用能力以及遵循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教育原則,教師不能固守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應立足于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例如任務型教學法。本文將從實際教學經驗總結淺談關于高中英語任務型語法教學在實際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創(chuàng)新教學;任務型;英語語法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如何教授語法成為廣大英語教師關心的問題。本文通過任務型教學法探討在實施《新課標》過程中進行語法教學的新視角和新理念。
一、對傳統(tǒng)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反思
傳統(tǒng)的高中語法教學純屬“填鴨式”教學。老師梳理出每個語法項目的重要規(guī)則,羅列出大量例句,學生只好硬著頭皮做筆記,課堂氣氛死氣沉沉。這樣大多數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強迫自己孤立地去記憶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大搞題海戰(zhàn)術,很大程度上使這門課形同虛設。然而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法的核心項目,提高學生在上下文中運用英語語法的能力和運用英語的準確性,使學生對英語語法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語語法知識解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有關問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如何在語法教學中貫徹新課標倡導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要從用的角度出發(fā)和探究的途徑學習的理念,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設計多層次的任務,營造多彩的任務執(zhí)行環(huán)境,給予學生充滿情趣的輸入,引導學生通過完成活動的任務來學習語言,達到“Learning by using,learning for using”的目的,是所有英語教師所面臨的不容忽視的研究課題。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中語法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任務型教學法?筆者就英國語言學家Jane Willis(1996)在她的專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的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三個步驟為基礎,結合高一牛津英語中的一些語法點,談談任務型語法教學的一些策略。
1.前任務(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
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給學生提供和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從而使他們能運用語言規(guī)則達到交際的目的??刹捎们榫敖虒W法即運用目的語言環(huán)境。學習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教師應利用真實的環(huán)境或設置模擬的情景進行語法教學。使語法教學更形象、直觀、真實和有趣味。
如在高一第一學期Unit 5 Very Vegetarian一文中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教師可以和學生一同找到出現(xiàn)情態(tài)動詞的幾處對話,并同學生一起分析這些對話中情態(tài)動詞使用的意味:
(1)Sally:What did you see this time?
Sam:A program on the meat industry.You shouldnt eat meat,you know.
(2)Sam:These drugs may still be in the meat when you eat it.It may be dangerous.
Sally:Yes,please continue.By the way,can you pass the pepper?
通過諸如What feeling are the modal verbs in this dialogue used to show?等問題的設置,來幫助學生體會相關情態(tài)動詞的意思。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2.任務循環(huán)流程(Task-cycle)。
(1)任務(task)——學生執(zhí)行任務。
(2)計劃(planning)——各組學生準備如何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
(3)報告(reporting)——學生報告任務完成情況。
3.語言聚焦(Language focus)。
(1)分析(analysis)——學生通過錄音分析其他各組執(zhí)行任務的情況。
(2)操練(practice)——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
任務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要做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呈現(xiàn)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這樣的學習過程是任務驅動(task-driven)的過程,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也有利于體現(xiàn)任務的真實性。如果教師不是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呈現(xiàn)任務,而是在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結束后再呈現(xiàn)并讓學生完成,那么這就不是任務驅動型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動力就不如任務驅動過程中那么強烈。所以,真實運用任務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課堂教學的過程。此時,學生就進入了參與任務的環(huán)節(jié)。
在豐富多彩的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就能運用自己的思維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主動地去習得英語,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任務中來,真正地做到“Learning by using”,并從中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享受成功的喜悅。任務的完成是任務型教學程序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在時機成熟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圍繞新知識點、突出主題進行遷移操練,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學到的知識和形成的技能轉化成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任務型教學法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語法,運用語法的機會,而且能夠減輕學習者在大班學習時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能更大膽地運用語言,提高語言運用的面與量,使學生在相互幫助與促進,實現(xiàn)語法學習目標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信息收集處理能力、交際能力和合作能力。但要怎樣才能批判地吸收,創(chuàng)新地運用任務型教學法,避免產生誤區(qū)和偏差,有待廣大英語教師在今后的教學當中不斷地摸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