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Hoey(1991)認為,詞匯銜接是創(chuàng)造篇章組織的主要手段。他利用篇章中的詞匯重復模式對詞匯銜接方式進行研究,為我們提供了語言存儲和處理方式的新觀點。其詞匯重復模式理論也對語言習得者在語篇意義的理解方面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文章從詞匯重復模式的不同角度出發(fā),探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利用詞匯重復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以期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思路。
關(guān)鍵詞:詞匯;重復;閱讀教學
一篇文章中會存在許多不同種類的連接方式,讀者會因一定客觀與主觀因素的影響對這些連接方式產(chǎn)生不同的認識,而這些不同的認識又會導致讀者對篇章產(chǎn)生的不同理解。在讀者不能辨識應該意識到的連接時,其對篇章內(nèi)容的理解就會受到一定影響。
詞匯重復模式是語篇發(fā)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語篇詞匯重復模式規(guī)律在閱讀理解中有重要指導作用。根據(jù)詞匯重復模式理論,在英語專業(yè)閱讀教學中主要可以將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
一、掌握合適的閱讀方法,尋找可靠的線索和依據(jù)
對于篇章的理解是否正確,要看讀者閱讀目的如何。大多時候,讀者會出于想要證明自己某一觀點是否正確、學習新的領域新知識、興趣等目的來閱讀文章。
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的閱讀方式如詳讀、略讀,也會導致讀者對文章的理解產(chǎn)生不同想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詳讀占很大比例。在目前的各類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題型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對文章內(nèi)容有很好的理解。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jù)詞匯的重復模式以及Hoey提出的粘結(jié)理論,引導學生適當調(diào)整詳讀、略讀模式。以《現(xiàn)代大學英語精讀4》第四課A Drink in the Passage中的一段為例:
...We got out and walk along one of those polished concrete passageways. On the one side was a wall, and plenty of fresh air, and far down below von Brandis Street. On the other side were the doors, impersonal doors. Van Rensburg stopped at one of the doors, and said to me, “I won't be a minute.” Then he went in, leaving the door open, and inside I could hear voices. Then after a minute or so, he came back to the door, holding two glasses of red wine. He was warm and smiling...
短短一段文字中出現(xiàn)5個door,看似是簡單詞的重復,但這其中卻有著深刻復雜的釋義。這扇門既是Rensburg家的房門,又是兩任主人公喝酒的具體地點所在,更象征著黑人與白人之間那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與隔閡。
二、引導學生猜測詞匯意義并關(guān)注回指,從局部映射整體
在閱讀理解中,猜測陌生詞匯的意義對正確理解文章很重要,我們也必須根據(jù)上下文中詞匯重復模式提供的線索,對它們的意義進行推測。英語的代詞指代也是學習者較為棘手的問題之一。
在一篇文章當中,不同形式的代詞是重要的銜接手段。大量的單復數(shù)代詞可以作為簡潔有效的照應手段來回指。在英語專業(yè)教學中,特別是精讀和泛讀課程中,教師應教會學生把握好文章中重復出現(xiàn)的代詞,不要受到指稱干擾而誤解原文意思。在注意單復數(shù)代詞的同時,更要留心所有格、復數(shù)賓格和主格形式的照應手段。
三、從詞匯重復類型出發(fā)
教師在篇章教學中,可以利用詞匯聚合關(guān)系、單詞間的同義、反義、上下義關(guān)系等來幫助學生了解各單詞的意義關(guān)系,以及全文各部分之間的組合關(guān)系,通過概念聯(lián)想、詞義語法搭配限制來掌握詞義。
Hoey對語篇中出現(xiàn)的詞匯類型有了界定:簡單詞匯重復、復雜詞匯重復、簡單釋義、復雜釋義、上下義重復和共指重復等。這樣可使學生掌握語篇詞匯重復模式,不但可以幫助其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透視作者行文的思路,還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第二外語的語言敏感度,形成良好的語言感知,提高學生整體的篇章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Michael Hoey.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馬文穎.詞匯重復模式理論與英語閱讀中的猜詞策略[J].外語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