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是著名的幽默大師,其文筆犀利,語言幽默,本文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翻譯其作品中不同類型的幽默語句,力求達(dá)到“形神兼?zhèn)洹钡男Ч?/p>
【關(guān)鍵詞】 馬克·吐溫;翻譯;普通幽默;文化幽默;直譯;補(bǔ)償策略;形神兼?zhèn)?/p>
漢語中原本無“幽默”一詞,林語堂先生把“humor” 翻譯成“幽默”,此譯將音、意合一,表達(dá)恰到好處。魯迅先生曾說過:“中華民族是不善幽默的民族”,而西方人大多擅長幽默。在西方社交中,沒有幽默感的人,會被認(rèn)為乏味無趣,甚至不受歡迎。
鑒于國人與歐美人在幽默感方面存在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幽默的領(lǐng)會與翻譯就顯得尤為重要。誠然,幽默翻譯存在著種種困難,有時(shí)讓人感覺真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幽默翻譯要做到“形神兼?zhèn)洹贝_實(shí)很困難。何為“形”?我們可以理解為保持其幽默形式或傳遞其幽默元素;何為“神”?我們可以理解為其中蘊(yùn)含的真實(shí)信息。日常生活中,有些幽默可能是純粹為了逗樂或博笑,那我們就要傳遞其幽默元素,讓目的語讀者能體會到其幽默所在甚至為之發(fā)笑。但有些幽默可能就不是純粹為了逗樂或博笑,而是以一種輕松的形式來引發(fā)讀者深刻的思考,讓人掩卷深思笑聲背后的東西。那我們翻譯此類幽默時(shí)首先要傳遞其信息內(nèi)容,其次才是傳遞的其幽默元素。
幽默總體可分為言語幽默和非言語幽默兩大類,此處我們討論的是言語幽默的翻譯,而我們又可將言語幽默分為普通幽默、文化幽默和語言幽默。如何翻譯這三類幽默呢?筆者認(rèn)為普通幽默翻譯相對要容易些,一般采取直譯的方法便可達(dá)到“形神兼?zhèn)洹钡男Ч?;文化幽默和語言幽默翻譯相對較難,在直譯難以奏效的情況下,筆者建議采取補(bǔ)償策略或歸化策略。
一、馬克·吐溫作品中的普通幽默翻譯
馬克·吐溫作品中的幽默語句俯拾皆是,例如:
“We were as happy as we were poor,or as poor as we were happy——phrase it to suit yourself”.[1]
“我們有多貧窮就有多開心,或者說我們有多開心就有多貧窮——隨你怎么說”。此處,“貧窮”與“開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不也經(jīng)常說“窮開心”嘛,多么的異曲同工!
“The sight of a tailor-shop gave me a sharp longing to discard my rags,and to dress myself decently once more. Could I afford it? No;I had nothing in the world but a million pounds”.[2]
“看到一家服裝店后,我忽然強(qiáng)烈地渴望甩掉身上那套襤褸的衣衫,把自己重新打扮得得體一點(diǎn)。可是我能買得起一套新衣服嗎?不能;除了那一百萬英鎊,我身無分文”?!耙话偃f英鎊”與“身無分文”是多么的矛盾,正是這一矛盾產(chǎn)生了強(qiáng)烈的幽默效果,讓人忍俊不禁。我們現(xiàn)在不也有種說法叫“窮得只剩下錢了”嗎?當(dāng)然意境還是有些許不同。
“Sissy Mcelroys mother has got little blue eyes,like Mr. Swimley that boards there,and looks just like him”.[3]
“西西·麥克爾羅伊的媽媽又生了一個(gè)。這個(gè)小家伙的眼睛藍(lán)藍(lán)的,長的很像在他們家搭伙寄宿的斯溫利先生,看上去就是像他”。真是童言無忌啊,這里的斯溫利先生不就是我們戲稱的“隔壁老王”嗎?此處,作者借孩子之口巧妙地說出了這位太太對丈夫的不忠。
“… and pictures representing him to standing on the doorstep,giving a penny to a poor beggar-woman with six children,and telling her to spend it freely,but not to be extravagant,because extravagance is a sin”.[4]
“還有插圖表現(xiàn)他站在門口臺階上,給一個(gè)可憐的帶著六個(gè)孩子的女乞丐一個(gè)便士,告訴她隨心所欲地花,但是絕不能浪費(fèi),因?yàn)槔速M(fèi)是一種罪”。此處的幽默效果是由夸張手法產(chǎn)生的,施舍一個(gè)便士,還讓人隨心所欲地花,絕不能浪費(fèi)!這真是要讓人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啊!
以上幾個(gè)例子都屬于普通幽默一類,我們采取直譯的方法便可達(dá)到形神兼?zhèn)涞男Ч?/p>
二、馬克·吐溫作品中的文化幽默翻譯
文化幽默跟不同的文化背景密切相關(guān),如果讀者不了解兩種文化差異和風(fēng)俗習(xí)慣等就很難體會到其中的幽默之處。對于此類幽默翻譯,我們通常采取補(bǔ)償策略或歸化策略。補(bǔ)償策略簡單說就是通過加注的方法來解釋源語的幽默之處,來彌補(bǔ)翻譯過程中造成的損失;歸化策略是指在翻譯方法上恪守目的語的文化傳統(tǒng),回歸地道的目的語表達(dá)方式。例如:
“Englishmen always have dinner before they go out to dinner,because they know the risks they are running”.[5]
“對于他們可能要冒的風(fēng)險(xiǎn)英國人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因此每回他們出去赴宴的時(shí)候總是先吃了飯?jiān)偃ァ薄#ㄗⅲ骸耙暗娘L(fēng)險(xiǎn)”指英國開宴前的繁文縟節(jié),赴宴前先吃飯以免到時(shí)挨餓。)此處就用了補(bǔ)償策略或者說用了加注的方法來解釋為何赴宴前先吃飯,否則很多讀者就會迷惑,赴宴不就是去吃飯嗎?此處注釋就能幫助讀者解開疑問了。
“Then I made another maxim out of my own head,thought it was so nearly like the first one that I was afraid it was only a plagiarism:“the burnt experiment shuns the fire””.[6]
“接著我腦子里又冒出一句格言,盡管它很像我創(chuàng)造的第一句格言,我都擔(dān)心它簡直就是一起剽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該句摘自《亞當(dāng)夏娃日記》,此處要是把“the burnt experiment shuns the fire”直譯成“被火燒過的試驗(yàn)物害怕火”,讀者讀起來就會晦澀拗口,用歸化的方法譯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豈不是更好?
三、馬克·吐溫作品中的語言幽默翻譯
由語言的各種要素,包括詞匯,語法和發(fā)音等的變異使用而制造出的幽默,我們稱之為語言幽默。對于此類幽默,在不能直譯的情況下同樣要采取補(bǔ)償或歸化策略。例如:
“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 sloth stayed at home”.[7]
“(出來的)這幫人個(gè)個(gè)出類拔萃——因?yàn)榉彩谴舭?、呆滯、呆頭呆腦的呆子都呆在家里了”。此句原文用了壓頭韻的手法來達(dá)到幽默效果,而漢語翻譯也同樣用了壓頭韻的手法,既保持了形式上的一致,又傳遞了其中的幽默信息,亦可謂形神兼?zhèn)洹?/p>
“But no;all this human cabbage could see was that the watch was four minutes slow and the regulator must be pushed up a little”.[8]
“但是沒用,這個(gè)榆木腦袋就知道表慢了四分鐘,校準(zhǔn)器要撥快一點(diǎn)兒”。此處如果將 “all this human cabbage”譯成“卷心菜一樣的笨蛋”,恐怕很多人不會把“卷心菜”和笨蛋聯(lián)系起來?!癱abbage”一詞在英語中還可以指愚鈍的人,所以,此處還是用歸化的方法譯為“榆木腦袋”為好。
綜上可見,我們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幽默類型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既傳遞信息,又表達(dá)幽默,力求做到“形神兼?zhèn)洹薄?/p>
【參考文獻(xiàn)】
[1] 劉建剛,閻建華譯.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 《美國的一面鏡子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選》[M].外文出版社,2000.120.
[2] 王旭紅編譯.The £1,000,000 Bank-note《馬克·吐溫短篇小說精選》[M].大連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05.42-43.
[3] 陳光明 譯著.A Complaint about Correspondents《馬克·吐溫幽默小品欣賞》[M].安徽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6.301-307.
[4] 劉建剛,閻建華 譯.The Story of the Good Little Boy《美國的一面鏡子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選》[M].外文出版社,2000.4-5.
[5] 王旭紅編譯.The £1,000,000 Bank-note《馬克·吐溫短篇小說精選》[M].大連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05.62-63.
[6] 劉建剛,閻建華譯.The Diary of Adam and Eve《美國的一面鏡子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選》[M].外文出版社,2000.230.
[7] 鄭惠瑛.論幽默文本翻譯的障礙及策略[J]. 韶關(guān)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7(4)106.
[8] 劉建剛,閻建華譯.My Watch《美國的一面鏡子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選》[M].外文出版社,2000.192.
【作者簡介】
劉娜娜(1978-)女,漢族,山東昌邑人,濰坊工程職業(yè)學(xué)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xué)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