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里奇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是連接歐亞大陸和歐亞文化的門戶。但是不要只把它當作是旅途中的一個驛站,伊斯坦布爾能帶給你美麗的景觀和愉快的經歷,以及諸多驚喜。
“Merbaba,Nasilsin?”這句是土耳其語,意思是“嗨,你好嗎?”你聽過這句土耳其語嗎?
對于我這樣的南非人來說,在多數(shù)歐洲國家里,即使英語不是官方語言,人們說的一些方言也不會完全不懂,如果你連南非荷蘭語都能聽懂的話更是如此。這些國家和南非屬于同一個語言體系,有著共同的根基。不過在土耳其,這種感覺就不那么深。如果你在一個地方發(fā)現(xiàn),每一件事物都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四顧茫然,那是一種非常不安的感覺。但是世界讓你琢磨不透時,你會更為專注地審視每一件事物,你會全神貫注地觀察、傾聽、吸收和理解周圍的一切信息。
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映入眼簾的東西會令你應接不暇。這座城市橫跨亞歐大陸,社會、建筑、文化和各種食物都折射出兩個大陸給其帶來的影響,這個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伊斯坦布爾現(xiàn)在的人口超過1400萬,大街上人潮如織、喧鬧嘈雜,堵車時寸步難行。但是如果你走進繁花似錦的公園,如果你乘坐纜車登上皮埃爾洛蒂山最高點,或者在穆斯林“五時拜”時間之外溜進一座清真寺,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那樣安寧與美麗。
下面就跟著我開始伊斯坦布爾探索之旅吧……
博斯普魯斯海峽游
乘船游覽是以一種放松的方式感受這座城市,晶瑩碧藍的水面、明媚的陽光和吹進你發(fā)絲的清風,一下子就會帶你進入假日心情。波光粼粼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全長32公里,南連馬爾馬拉海,北接黑海,將伊斯坦布爾劃分成了歐亞兩部分。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航程開始于加拉塔大橋,過了法提蘇丹穆罕默德大橋之后馬上掉轉船頭,給人一種意猶未盡之感。
來到伊斯坦布爾,你絕不能錯過參觀雄偉的新清真寺,也叫皇太后清真寺,這座清真寺包括66個穹頂建筑,半數(shù)分布在加拉塔橋南端一側。新清真寺始建于1597年,是當時的蘇丹皇太后下令興建的。高昂的造價讓人們對這位皇太后怨聲不斷,所以她的兒子去世后,這座清真寺的建造也停滯下來。
直到1665年,另一位蘇丹的皇太后才主持將其建造完成,這座清真寺因此用了她的名字命名。
我尋找著坐落在河岸兩旁的木制奧斯曼避暑行宮,這座行宮之所以采用木制結構,為的是讓涼風吹進建筑內部。這些建筑令人過目難忘,你看了之后保證會感嘆,想不出這些房子的原主人喜歡的第二座房子會是什么樣子。多爾瑪哈赫切宮是眾多行宮之一,建于1843年到1856年之間,當時的蘇丹國王認為,他的行宮需要氣派一些,才能配得上他歐洲霸主的威名。建造這座行宮花費了35噸黃金,龐大的費用促成了奧斯曼帝國的衰亡。
在法提蘇丹穆罕默德大橋旁,你可以看到魯梅利城堡,這座城堡建于1452年,由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建造,目的是控制海峽交通。一年之后,他占領了這座城市,當時稱其為君士坦丁堡,后來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都城。
集市“淘寶”
在繁忙的雜貨集市里,商人們會追著你推銷雜七雜八的貨物,如果你只是想逛逛,這會讓你難以招架。他們的英語都很不錯,完全能搞定交易,特別是大巴扎集市的商人。有些商人甚至能冒出幾句南非語,南非人對此會很高興,因為他們知道,在他們之前就有家鄉(xiāng)人在這兒討價還價。
大巴扎集市被冠之以“大”,不是徒有虛名,它遍布61條街,擁有超過4000家店鋪,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集市之一。這是一個商品一應俱全、顧客摩肩接踵的地方:在任何一天,這里都會有25萬-40萬人在這里“淘寶”。
香料集市(也稱為“埃及集市”)比大巴扎少一些喧囂和忙碌,來這里的大多是當?shù)厝恕_@座集市年代久遠,建造它是為了給建造新清真寺籌資。你可以在這里買到各種香料、堅果、干果、皮革、瓷器、珠寶和織物。我的朋友買了一條珠光寶氣的藍色披肩,這件披肩價格不菲,所以我抑制住了喜愛之情,不過現(xiàn)在,我又感到有一點點機會失不再來的懊悔。
這里到處都是香料店,你聞香識店,很容易就能找到要買的東西。一位店主告訴我們,他店里的黃色藏紅花或者印度藏紅花實際上是姜粉,土耳其藏紅花是用向日葵花制成的,這些東西不能給吃食增味,只能增色。真正的藏紅花是深紅色的,每朵藏紅花有3個雄蕊,必須手工采摘,這也就是藏紅花成為世界上最昂貴香料的原因。
風味美食
如果你一直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土耳其就不是你的久留之地。面包是土耳其人的主要食物,土耳其的面包味道極好,來土耳其不吃面包,簡直就是白來。土耳其人每天都是以吃一塊新烤的面包開始一天的生活,面包是他們從面包師那里挑選的,沒人因為吃土耳其面包發(fā)胖。你想吃什么面包都有,從土耳其披薩之類的扁面包,到類似百吉餅的抹著香油的面包圈(Simit),Simit面包圈物美價廉,是當街小販最常賣的一種面包。
土耳其還有一種美食是炒雞蛋(Menemen),放的配料一般是番茄、青椒、紅椒、洋蔥、鹽和小葉薄荷。一旦你品嘗了土耳其炒雞蛋,你就不會再想吃無蔬菜式炒雞蛋。來到伊斯坦布爾,你還要留意找找Manti,一種土耳其小餃子,里面的餡是調了香料的肉末和洋蔥。調味品有大蒜酸奶醬、加了漆樹粉的橄欖油、紅辣椒片和干薄荷。每一種食材都是美味,精致的搭配又讓美味錦上添花。
土耳其披薩(Lahmacun)也是一道美食,它的配料是肉末、蕃茄、辣椒和洋蔥,但是沒有奶油。土耳其人對甜食來者不拒:比如果仁蜜餅(土耳其人說這是他們的傳統(tǒng)美食)和土耳其軟糖,不像我們平時吃的甜食那樣膩人。
在土耳其,無論你想到什么飲料,都能買到。雖然土耳其人大部分是穆斯林,但酒水飲料是可以自由享用的,而且獨具特色。酸奶(Ayran)是土耳其國飲,加入了水和鹽,泡沫豐富而爽口。
土耳其人喜歡的另一種飲料叫Salgam,這種飲料是用紫色胡蘿卜汁發(fā)酵制成,蘊含著鄉(xiāng)土氣息,能讓人聯(lián)想起曾經喝過的蕃茄汁。接下來,我和朋友品嘗了濁黑的土耳其咖啡和各種香茶,這些都和我們平時喝的口味大不一樣。土耳其人的茶道很講究,他們最喜歡的方式是用一個稱為“semaver”的金屬茶爐煮茶,煮好后倒在精美的茶杯里,如果你喜歡,可以往茶里放一塊糖。土耳其人還愛喝果茶,蘋果茶、藍莓果茶、奇異果茶,一應俱全。
數(shù)尖塔
土耳其的每一座清真寺都有至少一個尖塔,以前的穆安律(報時人)每天5次爬上尖塔,宣布禱告時間,現(xiàn)在,他們多數(shù)用擴音器。伊斯坦布爾唯一一座有6個尖塔的清真寺是藍色清真寺,建于1609年至1616年之間,是奧斯曼帝國至高無上的象征。
游客們可以自由走進藍色清真寺,但是你要留心時間。在每一個五時拜時間段,清真寺會對非穆斯林教徒關閉90分鐘。在藍色清真寺里,游客們是不許拿著帶有閃光燈的相機拍照的,你只能望著精美的瓷磚興嘆。藍色清真寺有超過2萬塊瓷磚,全部是15世紀至17世紀之間,伊茲尼克鎮(zhèn)工匠們用手工制成,用來裝飾清真寺建筑內墻,瓷磚上雕刻著很多種各不相同的鮮花,還有超過50種造型的郁金香圖案。郁金香是荷蘭國花,可是你知道嗎?郁金香最初是由奧斯曼帝國培育的,1590年才被傳到荷蘭。
伊斯坦布爾是一座穆斯林城市,幾個世紀里一直名為“君士坦丁堡”,直到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不可思議的是,這座穆斯林城市在羅馬和拜占庭時期曾經為推動基督教發(fā)展扮演過重要角色。奧斯曼帝國1453年占領這座城市之后,君士坦丁堡成為了伊斯蘭大本營。
基督教時期,這座城市的中心位置建造了圣索菲亞教堂,在1520年之前的1000年間,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在這期間,圣索菲亞教堂顯然是不會有尖塔的,但是蘇丹將其轉變成為了清真寺后,一座尖塔就在半圓穹頂上豎了起來。最初的木制結構尖塔沒能長期保存,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磚結構尖塔是后來補建的。圣索菲亞教堂以它的巨大穹頂建筑聞名于世,它也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范?,F(xiàn)在,它成了一座博物館。圣索菲亞教堂離藍色清真寺不遠,所以游客可以安排同一天參觀藍色清真寺。
看蘇丹們怎么生活
托普卡帕宮博物館曾經在400年間一直是蘇丹王宮,它也坐落在藍色清真寺附近,穿過蘇丹阿赫邁特廣場就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想來這里參觀,可以先在“muze.gov.tr”網站買一張門票,這樣你就可以免去排隊的麻煩。如果你打算順便參觀后宮,需要另買一張門票。參觀托普卡帕宮可以多花一些時間,這里有那么多美輪美奐的景物在等待你,一定會讓你對奧斯曼帝國的權力和財富有個清晰認識。
另外一座華麗的宮殿是貝勒貝伊宮,這座宮殿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亞洲一端。在海峽的游船上,你可以從兩座精美的大理石浴池認出貝勒貝伊宮(一座為男浴池,一座為女浴池)。這是蘇丹的一座避暑行宮,為款待前來拜謁的國臣建造。門內的水池和噴泉過去曾經給無數(shù)人留下深刻印象,現(xiàn)在也是。不久前,印度塔塔家族的一次婚禮就在貝勒貝伊宮舉行。
帶一塊神奇織毯回家
導游把我們帶到了托普卡帕織毯店,這是位于蘇丹阿赫邁特區(qū)的一家織毯店。我們在這里待了兩個小時,因為旅行團中的一位成員打算買一塊土耳其織毯。和去別處一樣,我們受到了熱情款待。店主梅梅特給我們每個人都提供了茶或咖啡,并且閑聊了幾句,接下來,我們就聊起了織毯。店員們拿出了一塊又一塊漂亮的織毯,把它們在空中抖了抖,好讓織毯在燈光下更為艷麗。梅梅特讓我們在織毯上躺了躺,又摸了摸,感受一下羊毛和絲綢的質地。除了所用的織料,織毯的質量要看背面的結扣,結扣越多,品質越好。一位年輕女士搬進來一臺小型織機,只見她把五顏六色的絲線紡入緯紗,前面只有一幅畫作為參考圖。梅梅特說,制成一塊織毯要花幾個月時間,大型的復雜織毯要用幾年時間才能完成。
聽人說,你不應在參觀的第一家店里買織毯,只應告訴店主,你會再考慮一下,臨走時拿一張店主的名片即可。但是如果只有幾天行程,要看的地方又那么多,你就會按捺不住購買的欲望。不過最好還是先抻著點兒,在哪兒買東西和老板討價還價都是這樣。店主給了你一個價格,那是標價,你還的價要低于你真正想出的價格,但是你應該知道這件東西到底值多少錢。
[編譯自美國《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