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卉
傳統(tǒng)儒學(xué)從本質(zhì)上講是一種倫理道德哲學(xué),它關(guān)注的焦點是人怎樣能夠合于倫理,成就道德的問題,這也是自古以來歷代儒家不遺余力、推崇備至的心性之學(xué)。心性之學(xué)就是人之所以有理義、之所以有道德之學(xué)。基于此,我們可以說心性之學(xué)是儒學(xué)的理論基礎(chǔ),而心性之學(xué)從孟子才開始具有規(guī)模。孟子的心性之學(xué)是其性善論的理論根據(jù),同時為宋明理學(xué)的心性之學(xué)以及現(xiàn)代新儒家的心性之學(xué)提供了生根發(fā)芽之處。為此,本文探討了孟子心性之學(xué)的結(jié)構(gòu)和歸趣,以期讀懂性善論。
一、“心”與“性”的語義學(xué)釋義
“心”,本意為心房。漢字中,“心”字出現(xiàn)較早。在《尚書·盤庚》中,“心”字都是作為象征主體的語言符號。西周以后,“心”被看作主體之思想感情的承擔者。如《詩經(jīng)》中的“我心憂傷”“心之憂矣”“心之悲矣”等,主體的憂傷、悲傷等感情都是由“心”來承載的。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心”具有個體性。同時,“我心”可以思慮、忖度“他心”,這種思慮、忖度就肯定了人心的相通性,即個體心之間的共同性。春秋之后,“心”不僅是與“耳”“目”“口”等并列的感覺器官,而且高于這些感覺器官,具有道德評判和心理選擇的高級功能。這一傾向,在孟子思想中達到了高峰。
《孟子》中“心”字有著重要地位,基本含義相當于現(xiàn)在的腦,如“于心終不忘”,“其操心也?!薄R隇橐庠?、心志,如“我四十不動心”“必先苦其心志”。有時“心”還代表民意,如“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但在孟子心性論中,“心”又具有更特定的含義:一是作為心性論基礎(chǔ)的心,只是良心,僅指善的一面。先秦時期,“心”作為生理器官、感覺器官,其含義有好也有壞,有善也有惡,但孟子只以良心、善心論本心。二是作為心性論基礎(chǔ)的心,只是道德之心。先秦時期“心”由感官生理之心升華而形成具有道德評判和心理選擇的道德之心。同時,人們也發(fā)現(xiàn)“心”具有認知功能。即“心”包括了道德之心,也包括了認知之心。但孟子只以心的道德功能,即道德之心來論本心。
“性”,本字為“生”,后來演變?yōu)椤靶浴薄T诤x上既指人性,又泛指物性,甚及天地之性。殷周之際,“性”字很少見,且多與“命”相關(guān)聯(lián),而“命”多有天命、天道的含義?!对娊?jīng)》中人性之義尚未獨立,但人性概念已從天命中厘出,但卻肯定人性和天地之性是統(tǒng)一的。人性可以同于天地之性,也可以不統(tǒng)一于天地之性,那也就是失其本性,這關(guān)鍵在于主體情況。由此,性除了有生和性命之外,又有本性、自然之性等義。
“性”字在《孟子》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少于“心”字。仍可見到“生”字的本義,如“形色,天性也”。由此引申為生來就有的屬性和資質(zhì)。如“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就是指山的本來的、生而就有的屬性和資質(zhì)。生來即有的屬性又分為兩種,所以性也就有兩種,即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生物性之性,以及仁之于父子、義之于君臣的義理當然性之性。孟子認為,生物性之性固然是生而即有的,而義理當然性之性也是生而即有的,這兩種情況都應(yīng)稱為“性”。但孟子的心性論并不以前一種“性”為基礎(chǔ),而只以后一種“性”立論。孟子指出:口喜好美味雖然是一種天性,但君子不以此為性,只以此為命;仁在父子之間雖然是命,君子卻不以此為命,只以此為性。孟子把性和命嚴格地區(qū)分開來,他指出:仁義在父子是求在我者,求有益于得,得到得不到由自己決定,因此君子稱為性;口喜好美味是求在外者,求無益于得,得到得不到由外在力量決定,因此君子只認其為命。這樣,人們成就道德的根據(jù)就在自己的本性之中了。
綜上言之,孟子論性,只是講人生來既有的某種屬性。孟子論性,只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特質(zhì),也就是人與禽獸的不同特性。這種特性只涉及道德特質(zhì)而不涉及認知特質(zhì)。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對“心”也有所論述,且多在重禮、行禮不在于外面的排場,而在內(nèi)心的情感上使用“心”。對“性”也有他自己的看法,但只有一句“性相近,習(xí)相遠”直接涉及到“性”,其他大都蘊含在對別的問題的論述之中。并且并不見有心、性合用的。到了孟子,始將心、性范疇連接起來,使心性始有合二為一之可能,為儒家心性一系開啟了先河。
二、即“心”言“性”——以心善言性善,心之謂性
孟子以“心”言“性”的基本含義,是即心善而言性善。那么,孟子何以能夠如此呢?即“心”言“性”又有什么依據(jù)?孟子是以人心向善言性善與人心本善言性善。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以良心論性
前面已提過,孟子以前,“心”的范疇包括善、惡同在的道德領(lǐng)域之心,也包括認知之心。但孟子將其心性論的“心”僅限制在道德領(lǐng)域之心中,而且是道德領(lǐng)域中的善心。因此,他只談“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而不談?wù)J知之心和邪惡之心。這種特定的“心”,孟子稱其為“良心”。朱子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注“良心”:“良心者,本染之善心,即所謂仁義之心也?!?/p>
(二)道德良心人人固有
首先,孟子認為,道德良心是人人固有的,即所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辭讓之心”,人皆有之。孟子通過“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的特定情景來說明良心人人固有。生活中見到小孩快掉到井里去了,驟然間產(chǎn)生怵惕之心,不忍心看到此種情形發(fā)生,不是出于利益的考慮和欲望的驅(qū)使,而是真心不忍。孟子由此證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非由外鑠。
其次,孟子提出:“麒麟之于走獸,鳳凰之于飛鳥,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類也。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泵献诱J為,孔子是出類拔萃的人,但他仍然認為孔子與民同類。圣人與一般人是同類,凡同類者都有相似之處,即“同然”。孟子認為這個“同然”就是理、義。圣人之所以為圣人只在于他們“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指出了“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說法,認為只要能將人之同然的心中的四端理義之心發(fā)揚光大,則足以成為圣人、足以保四海。即“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
最后,孟子將“良心”稱為“本心”,即原本固有的心。而且“本心”人人都有,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僅在于君子能保存,小人不能保存。人之所以不接受如萬鐘之俸、住宅之美、妻妾之奉等,是由于先天存在的本心在起作用;但如果經(jīng)不住誘惑而接受,則就遮蔽了本心。
(三)良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據(jù)
良心本心是內(nèi)在的,必須表現(xiàn)于外,表現(xiàn)出來的便是仁、義、禮、智之性?!皭烹[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币虼?,性善的根據(jù)便是這“良心”與“本心”。
君子的本性在于仁義禮智根于他的心,這樣他發(fā)出來的神色就醇和溫潤,表現(xiàn)于臉面肩背,以至于四體,四體不用言語僅憑動態(tài)舉止,別人就可一目了然。所以,只有擁有內(nèi)在的仁義禮智之心,才會有外在的君子之性;而有了內(nèi)在的仁義禮智之心,也必然會有外在的君子之性。由此,我們把孟子的本心稱為本心本體。因為在孟子那里,在內(nèi)為心,在外為性,性善是因為心善。在此意義上說,仁義之理的良心本心就是人之本性,而人之本性就是人所本有的內(nèi)在的良心本心。
(四)惡在于人不能盡其才
良心、善心人人皆有,那為什么會有“惡”呢?孟子認為,惡產(chǎn)生于人舍棄了自己的良心、善心。人與禽獸的區(qū)別在于,君子能保存,而小人不能保存。那么,人為什么不能存心,而選擇舍棄心呢?孟子認為:一是環(huán)境影響,二是利欲影響。例如,孟子指出,人豐年多懶惰,災(zāi)年多強暴,不是人本質(zhì)變了,而是環(huán)境造成的。再如,萬鐘之祿,不合禮義而接受,是受利欲影響而失去了本心,于是便產(chǎn)生了惡。綜上所言,孟子認為,惡產(chǎn)生于良心、善心、本心的流失。
(五)孟子為其性善找到了形上根據(jù)
孟子為了論證性善,引《詩經(jīng)》為證:“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币源苏f明了事物有自己的法則,百姓也秉持常性法則,即喜好美德,所以性善就有了形上根據(jù)。
綜合以上五點,孟子以心善言性善的基本思路便是:以良心來限定人心,接著論證良心人人固有,良心即本心,再指出良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據(jù),具有本體性,而惡在于良心本心的流失,最后還試圖為性善找形上的根據(jù)。
前面提到,孟子即心言性,既以人心向善(即人存四端之心)言性善(即仁義之心),但他在論證過程中為什么卻以人心本善立論?確實,孟子以心言性的心,既有經(jīng)驗層次上的向善之心;同時也有儒家規(guī)范的仁、義本善之心。而孟子性善論的基礎(chǔ)不是向善之心,而是本善之心。因為,由向善心不可能推出本善之性;而本善之心則可以。本善之心既可含攝向善之性又可兼融本善之性。那么,本心如何能兼融二者呢?在孟子看來,人與生俱來的“四端之心”是人性的善端,而非本然之善?!八亩酥摹笔敲献訛樾陨普业降慕?jīng)驗層面上的依據(jù),并不能成為性善的根本依據(jù)。但是,孟子提出性善的目的不僅也不是在于找到經(jīng)驗層面的依據(jù),而是要把經(jīng)驗的“四端之心”上升為規(guī)范的仁義禮智“四德”,并將這四種德確立為人的“本心”。以此希望人們通過努力而達到這一高度,符合這一本心,此時“本性”被視為具有道德蘊含的價值存在。因此可以說,心善只是性善的開端,而不是性善的實現(xiàn)與完成。性善的實現(xiàn)與完成要靠實踐。孟子以心菩言性善是一種價值理想,性善的根據(jù)本心善即含有人的向善之性,也含有他所期待的人的本善之性。
三、對孟子本心的深層含義的探究
(一)孟子的本心是在與告子等人的爭論中提出的,是價值選擇的結(jié)果
孟子的良心本心是在與告子的爭辯中提出的,孟子掙脫了“生之謂性”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主義模式,建立了“即心言性”的一種具有先驗性的模式,旨在說明人與禽獸迥然不同的道德經(jīng)驗與價值生活,因此本心作為孟子心性論中的核心概念,一直被認為是人的道德實踐的動力與源泉。牟宗三在諸多論著中也一再指出,孟子之學(xué)就是“心性之學(xué)”,此“心”即為“道德主體性”。牟宗三說:“此‘心代表‘道德的主體性,它堂堂正正地站起來,人才可以堂堂正正地站起來?!碧凭阋仓赋雒献有膶W(xué)的精神在于興起心志以立人。他說:“近忽有會于孟子言心性之善,乃意在教人緣此本有之善,以自興起其心志……”故孟子人禽之辯關(guān)鍵不在于辯人與獸不同“類”,而在于使人自覺其為人。
(二)孟子的本心是先天的、本然的,道德心人人固有;同時本心具有本體性,當體呈露,在判明是非的同時逼使人行善去惡
全面考察孟子關(guān)于良心本心的論述,可將良心本心的特點歸納為兩點。首先,良心本心是人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孟子認為,良心本心即是人原本固有,內(nèi)在于人,不是外在強加的。他指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而這四心就是仁義禮智四端,所以,“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通過兩種途徑證明本心是人所固有的。第一,“此天之所與我者”,即本心是上天賦予的。第二,是人生而就有的。孟子指出,孩童都知愛其親,及其長也都知敬其兄,親親敬長即為仁義,所以本心善性人生而有之。由此,孟子主張仁義禮智之良心本心為人人固有,不是外在強加于人的。由于仁義禮智之心是原本固有,所以它就是不學(xué)而能的良能、不慮而知的良知。既然人生下來就有仁義禮智的良知良能,人們遇事只需反身求得良心本心即可。孟子認為,人人都有良心本心,得到它的唯一方法便是切己反思,逆覺體證。切己反思,擴而充之,可以為圣人;不切記自反,本心易流失殆盡,便為禽獸了。
其次,良心本心遇事當體顯露,體用無間。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根于心,良心本心充實了,身體容納不住,必然表現(xiàn)于外,即“四體不言而喻”?!八捏w不言而喻”指本心指揮四體,四體行動無不體現(xiàn)仁義禮智,所以不必言語,別人便可一目了然。孟子指出:“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倍鱽碓从趦?nèi)心,推恩即是將良心本心推廣到外在的事事物物。這便是心之本體表現(xiàn)為“用”。良心本心只有通過“用”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存在;而本心本體只要存在,也必然會體現(xiàn)為“用”。但本心本體的發(fā)用根據(jù)還在于良心本心。孟子指出,心之喜歡禮儀,恰如口之喜歡美味的肉食。良心本心有自然向上力量,鞭策人去行善,阻止人去行惡。
由此說來,本心至少有兩方面含義:一是它為本心,“生來即有”,我固有之,表現(xiàn)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所以它都是善的,至純不已。它是先在的、本然的道德心。二是它為本體。本心遇事必然發(fā)用,當下呈現(xiàn),只要聽從它的指揮,就可以達成仁義,圓滿善德,所以本心是善之所居,善之源泉。
(三)孟子本心包含有豐富的情感性,具有主觀性
上文已提到孟子良心本心為本心、本體,是道德的基礎(chǔ),但本心必須發(fā)用才能體現(xiàn)。人們在踐行中,良心本心與外物接觸并判明是非,于是便有了豐富的情感性,有血有肉,有姿有色,而不是僅僅根據(jù)幾條單調(diào)的原則,而是具有主觀性。例如,從前人們不葬其親,過后看到尸首被野獸吞食,于是內(nèi)心不忍,才用土葬之。由不葬親到用土葬親的變化,完全在于內(nèi)在的情感。由此可以說,孟子的本心包含有豐富的情感性。然而,這種情感性并非任意的,隨心所欲的。它是本心本性的發(fā)用,是對事物的是是非非已自然知曉,只依著良心本心便為是,否則為不是。簞食豆羹,得之則生,不得則死,呼爾與之,蹴而與之,行人乞人亦知不受不屑,這是因為行人乞人本心已有是非觀念;萬鐘之祿,同樣不能僅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而受之,因為本心之中也已有了是非觀念。
總之,孟子所說的良心本心是價值選擇的結(jié)果,體現(xiàn)了人之為人的道德主體性;是人人固有的先天的本然道德心,是本心、本體,具有普遍必然性;同時又包含了豐富的情感內(nèi)容,具有主觀性。
四、結(jié)語
孟子論述性善是因為心善,心善所以性善。但人并非生而就有這種完整的善性,而僅僅具有良心、本心,良心本心是為善的內(nèi)在根據(jù),但也只是仁義禮智四德的端倪、萌芽,只有將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之心”擴而充之,才能發(fā)展、成就為具備四德的善性。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分別是仁義禮智的開端、初始,而不是仁義禮智本身,因此需要擴而充之,不斷發(fā)展。一旦擴而充之,發(fā)揚光大,足以保四海。不能擴充之,則不能保父母。孟子還以“牛山之木”的衰敗來比喻良心本心沒能把持住以至于淪為禽獸。“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牛山之木”曾經(jīng)茂盛,但后來不茂盛了,不是因為沒有萌芽生長,而是因為受到了破壞。人也相同,都曾有良心本心,但不斷放失、丟棄了良心本心,便沒有了。見人沒有了仁義之心,以為人開始就沒有良心本心是不正確的。故人本來固有的良心本心只是一種善性的端倪,需要擴充、滋養(yǎng)才能成就完整的善性。
[本文系福建省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青年博士項目“唐君毅理想主義道德哲學(xué)研究”(2013C108)、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唐君毅‘道德主體意識及現(xiàn)代意蘊”(JAS160383)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廈門理工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