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河
角色扮演法是通過讓學生體驗角色的方式,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獲得啟迪,進而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大量的職業(yè)教育實踐表明,角色扮演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素質及技能。
一、傳統(tǒng)講解方式和職業(yè)教育目標之間存在的矛盾
中職教育的目標是給社會各界培養(yǎng)既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同時又掌握專業(yè)技能的多樣化人才。中職教育既要給學生講解知識,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以往講解采取教師單方面灌輸?shù)姆绞剑^于重視學生背誦和記憶,沒有重視學生能力的挖掘和培養(yǎng),造成學生不僅對于理論知識理解得不夠透徹,同時還沒有辦法把學習完的知識轉化成實踐性的內容,無法適應崗位提出的要求。
例如,在開展急腹癥教學的過程中,因為急腹癥關系到的疾病較多,發(fā)病急,變化多樣,進展速度較快,必須采取緊急的處理措施,所以學習內容很重要。但是對于起點不高,理解能力不是很強,自學能力欠佳的中職學生而言,教師簡單的理論講解之后,學生對于怎樣診斷依然不清楚,并且在具體工作的時候無法短時間地診斷病例,這樣可能會導致失去最好的救治時機。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如何診斷急腹癥,進而達到職業(yè)崗位的基本要求。
二、角色扮演法在中職外科急腹癥教學中的應用
在中職外科急腹癥教學過程中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屬于一種參與性極強的學習方式。學生需要創(chuàng)作劇本,模擬多種經常見到的腹疼情況,扮演醫(yī)生和護士以及患者和患者家屬的角色。教師通過角色扮演法實施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和全面地掌握急腹癥理論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于急腹癥實際病例診斷和分析能力,讓有關的職業(yè)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通過調查顯示,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由于每個學生均有重點性的任務,均希望表演能夠取得成功,從而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在表演的時候,由于表演者和觀察者以及評價者均會受到劇情的吸引,因此可以優(yōu)化課堂氛圍。并且,由于表演流程還屬于實踐的過程,因此加強了學生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的主動性,同時深化了心理感受。例如,患者會和家屬共同盡力把腹痛發(fā)病情況告知給醫(yī)生,醫(yī)生會和護士共同把怎樣咨詢病史、如何檢查以及處理患者具體方法表達出來。觀察人員以及評價人員會考慮表演人員的得失,還有每個小組表演內容之間的不同、腹疼的特點、有關疾病病史、檢查和處理這些知識,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學習,這也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利用角色扮演方式實施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對于專業(yè)形象的認知,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有關理論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因此,角色扮演法能夠提升急腹癥知識學習成效,讓學生更加滿足職業(yè)提出的需要。
三、角色扮演法的科學使用
1.巧妙設置時間
角色扮演法由準備到表演,再到探討總結,占用的時間比較多,這與教育內容豐富和學時緊張存在沖突,若每次上課都要全班同學進行角色扮演,時間上不允許。因此,可以把教學班分成幾個小組,每次上課學習一種疾病,只由一個對應的疾病組實施表演。這樣,比較方便安排課堂時間,還有充分的時間去介紹疾病、評價表演和進行最終的歸納。同時,由于每次上課學習的疾病均存在一定的相同性,因此,不存在脫節(jié)的情況,每次上課學生都能夠重復進行學習和考慮有關內容,進而穩(wěn)固其知識。
2.科學安排角色
小組所有成員均有具體的角色和任務,教師讓全部學生均可以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進一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合作交流能力。
3.強化指導
角色扮演法要在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深入強化學習能力。但是因為中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因此,在角色扮演法使用的前期必須要強化指導。例如,教師強調確定所有角色的詳細任務,讓學生能夠快速地進入學習活動中去。在角色準備的過程中,學生學習采集病史的方式和流程,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和技能,并且教師提示學生經過腹痛產生的原因和部位以及性質和程度、并發(fā)癥的特點學習有關內容。
(作者單位:沈陽市中醫(yī)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