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梅+李佳忠+侯慶愛
摘 要:為提高技工院校微生物實驗教學質量,避免技工院校學生在實驗課中發(fā)生事故,筆者對微生物實驗課程改革進行了探索,并圍繞現(xiàn)存的安全問題,提出重視安全意識培養(yǎng),增加動作穩(wěn)定性、精確性和耐性專項訓練實驗,構建微生物實驗室安全防護網(wǎng)絡等建設性觀點。
關鍵詞:技工院校 微生物實驗 安全隱患 防護對策
課 題:本文系中國職協(xié)項目(2015066)研究成果。
微生物實驗課是藥學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顯微鏡技術、無菌技術、純種分離技術和微生物培養(yǎng)技術四種微生物技術,與學生今后藥品生產、藥品經營、藥品使用、藥品監(jiān)督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和藥物制劑、藥品檢驗、質量管理、藥品驗收等各種崗位的技術工作聯(lián)系緊密,并為學生學習其他相關專業(yè)知識、職業(yè)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奠定基礎。
技工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較弱,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較差,進行微生物技能訓練時導致的安全事故顯著多于高等院校學生。故筆者針對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以提高學生微生物實驗安全為前提,對微生物實驗的安全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對現(xiàn)有的微生物實驗教學和教學管理模式進行改革,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傳統(tǒng)微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1.安全意識不強
技工院校學生對實驗原理理解不足,實驗標準操作規(guī)程不夠熟悉,實驗操作不夠嚴謹,儀器損壞率明顯大于高校學生。
造成這些安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技工院校學生通常為初中或高中學習成績較弱的學生,部分學生入學后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在進行微生物實驗學習中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不認真思考,對老師強調的安全問題不夠重視;二是部分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對所學實驗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對實驗課程不能進行有效學習,因而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和安全事項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三是技工院校學生通常沒有掌握高效的學習策略,學習常常事半功倍,在微生物實驗課程學習中常常忽視實驗中的細節(jié),導致實驗操作不成功甚至在實驗中出現(xiàn)安全問題。
在實驗中常常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有顯微鏡鏡頭損壞和載玻片破碎等。由于學生對實驗標準操作規(guī)程不熟悉,不能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常常為了方便,只觀察目鏡內情況,導致物鏡轉換為高倍鏡時,高倍鏡鏡頭碰觸載玻片,從而引起載玻片破碎,引起人員輕微傷或儀器損壞。
2.對整體實驗的計劃能力弱
實驗過程中隨意性強、計劃性差,實驗物品放置不合理,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碰翻試劑瓶等情況,從而發(fā)生事故。
特別是在無菌實驗操作實訓中,所有操作均在無菌實驗操作臺中進行,滅菌物品、試管架、酒精燈和培養(yǎng)皿等用于一次無菌操作實驗的物品均需放置在操作臺內,合理的布局有利于實驗順利、安全完成。一旦對實驗物品的擺放安排不合理,可能出現(xiàn)在操作中碰翻酒精燈等狀況,引發(fā)嚴重安全事故。
3.實驗操作動作穩(wěn)定性、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差,操作器械的精確性差,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
酒精燈是細菌染色實驗和無菌實驗操作實訓操作中必用的玻璃儀器,用于菌體的固定和接種環(huán)、涂布器的滅菌。在進行這些操作時,學生如果精力不集中或緊張,手部動作穩(wěn)定性差,可導致載破片、接種環(huán)和涂布器等碰觸酒精燈燈芯,從而引起安全事故。
4.缺乏耐性
學生不能堅持完成持久性實驗,造成微生物污染物在消毒劑中浸泡時間或滅菌時間不夠,可造成微生物甚至病原微生物污染等安全事故。
二、微生物實驗課程中的安全防護對策
1.增強學生對危險點的防控意識和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意識
教師通過闡述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點,向學生說明違規(guī)操作的危害和后果的嚴重性,并反復強調應對危險問題的對策或正確的操作方法。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加入案例分析,聲情并茂地再現(xiàn)危害的后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加深學生對危險點的了解,加強學生的防控意識和安全意識。
2.增加動作穩(wěn)定性訓練
實驗危險之一是學生操作穩(wěn)定性欠缺,如酒精燈使用實驗的危險點為接種環(huán)等碰觸燈芯引起爆炸。為了提高學生手部動作的穩(wěn)定性,筆者設計了試管液體分裝實驗。實驗目的是將大試管內10ml的液體用移液器分裝在10個EP管中,每管1ml。分裝時由于大試管口小需要傾斜試管,并保持液平面的穩(wěn)定,從而訓練學生手部的穩(wěn)定性。通過3~5輪分液動作,學生操作的穩(wěn)定性明顯增強,液體傾出情況明顯減少。
3.增加動作精確性訓練
實驗危險產生原因為學生操作精確性欠缺,可以增加實驗的前期準備。為了增強學生手部動作的精確性,筆者設計了挑菌實驗。這一實驗目的是對平板中細小的細菌進行挑菌,接種到含有液體的試管中進行培養(yǎng)。由于平板中細菌密集、細小,可有效地訓練學生操作的精確性。通過觀察平板中細菌的挑取情況和液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過夜后菌體的生長情況,檢測挑菌的效果是否良好。若操作精確性高,則平板挑取的均為單菌落,且過夜培養(yǎng)后菌液渾濁即有菌生長。通過2~3輪挑菌實驗,學生操作的精確性明顯增強。
4.增加學生耐性訓練
實驗危險產生原因為學生耐性欠缺,故設計準備實驗。如微生物培養(yǎng)實驗后的菌體處理時間不夠,可能導致微生物污染安全事故。為了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筆者設計了平板涂布實驗。實驗目的是在無菌操作臺內用涂布器進行平板涂布實驗,由于加大了平板中注入的菌液量(600~800 μl),平板涂布時間延長,約30~40 min,可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耐力。通過1~2個平板涂布訓練,學生耐力得到明顯提升。
三、微生物實驗室安全防護網(wǎng)絡的建設
1.危險情境創(chuàng)設
對每個實驗設立危險情境,借助多媒體等設備創(chuàng)設相關實驗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事故,事故分析包含危險起因、發(fā)展過程、后果及應急處置方法四個部分,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的智慧、思維、情感,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相應情境中,從而用更加具體生動的形式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降低實驗的危險系數(shù)。
2.團隊合作
組建以實驗學生、學生組長、專業(yè)教師、實驗師和教研室主任為主體的實驗安全防護團隊,明確各自在實驗安全防護中的職責。其中,實驗學生和學生組長是實驗的直接實施者,在安全防護中是直接執(zhí)行者。實驗學生需熟悉相應實驗的安全隱患和防范措施;學生組長不僅是實驗的直接執(zhí)行者,而且肩負著監(jiān)督同組學生的實驗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重任,并有及時提醒、更正錯誤和上報責任教師的義務。專業(yè)教師、實驗師和教研室主任是團隊中的教師成員,專業(yè)教師在傳授實驗技能時有教授安全實驗的責任,并全程指導學生進行安全實驗;實驗師負責巡查學生在實驗中的安全操作情況,并及時更正和解決安全問題;教研室主任負責實驗室整體安全規(guī)劃,并不定時抽查和驗看教師教授和學生實驗的過程,確保教師和學生擔負起各自的安全責任。
3.契約管理
以契約為載體,學生、學生組長、專業(yè)教師、實驗師和教研室主任共同協(xié)商,組織符合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學習活動,從而有效達成學生安全學習目標。在這種管理模式中,設計適合學生的安全實驗操作契約和適合學生組長、專職教師和實驗師管理學生進行安全實驗的實驗管理契約,這樣每個角色都有相應的心理壓力,因而能認真地履行契約,能夠保證實驗操作的安全進行。
4.安全制度建設
增強安全操作意識,完善安全實驗操作標準化制度,確保每個實驗都有標準化操作文件。專職教師和實驗師負責制定和完善標準化文件,實驗室和教研室主任負責監(jiān)督標準化操作文件的實施情況。制定并完善教師和學生成績考核機制中安全操作的考核細則,確定責任主體,并考核學生組長、專職教師、實驗師和教研室主任的監(jiān)管情況,考核結果作為學生成績、教師教課質量及教師年度考核結果的重要依據(jù)。創(chuàng)新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實現(xiàn)對實驗操作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的長效化管理,切實排除實驗操作的隱患,進行有效監(jiān)管。推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對教研室主任、實驗師和教師定期進行安全培訓,牢固樹立安全意識。
四、小結
技工院校的微生物實驗課程大都采用高等院校的教學大綱。但技工院校的學生與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安全意識、學習基礎和動手能力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導致技工院校微生物實驗課程中出現(xiàn)了較多的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技工院校學生的微生物實驗技能水平不達標。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體會,在教學過程中貫穿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在實驗項目前進行必要的專項技能訓練(動作穩(wěn)定性、動作精確性和耐性),構建有效的微生物實驗室安全防護網(wǎng)絡,不僅是實驗室安全的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微生物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孝偉.如何做好技校學生法制教育[J].今日科苑,2009(2).
[2]王華,秦津,鄭偉.高職院校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實驗實訓課程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10(8).
[3]王婭,歐琴,郭鄂平.加強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探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6).
[4]王未凡.新時期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及教育管理對策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
(作者單位:山東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