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K
摘要:騙取貸款罪中的欺騙行為需對金融機構發(fā)放貸款起到重要作用的方面具有欺騙才可構成。認定欺騙手段須結合實行形式理論、違法性理論,須在法益指導下進行。騙取貸款罪在犯罪構造上與取得型犯罪相同,應滿足取得型犯罪的成立條件,其立案標準具有階段性、非終局性。犯罪構成是認定騙取貸款罪的唯一標準。擔保足額真實不構成騙取貸款罪。
關鍵詞:騙取貸款 立案標準 擔保
[基本案情]被告人鄧某系東莞市A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2011年8月,因該公司資金周轉需要,鄧某虛構了該公司已向B公司購買原材料,需要支付貨款750萬元的事實,鄧某還指使財務人員向銀行提交虛假的《購銷合同書》、《授權聲明》等申請材料,以個人經營創(chuàng)業(yè)為貸款用途向C商業(yè)銀行申請一年期貸款500萬元,擔保人為東莞D融資擔保有限公司。C銀行于當天發(fā)放貸款500萬元。鄧某指示A公司財務人員將該500萬元貸款轉移至A公司銀行賬戶,并將其中的450萬元用于公司的運轉經營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A公司無力償還,最終由D擔保公司代為歸還。
騙取貸款罪是刑法修正案增加的罪名,近年來屬常見多發(fā)犯罪,上述案件在此類案件中具有代表性,爭議焦點在于,是否任何欺騙行為都屬于本罪的欺騙手段,成立騙取貸款罪是否應滿足取得型犯罪的條件,是否擔保足額真實便不構成本罪,上述三類爭議問題在此類案件中具有代表性,厘清爭議問題,對于司法實踐正確認定騙取貸款罪具有實際意義。
一、騙取貸款罪的欺騙手段
騙取貸款罪的構成要件,要求行為人在取得貸款的過程中采用了欺騙手段,然而,是否任何欺騙行為都屬于本罪的欺騙手段、實施何種欺騙手段才屬于本罪的實行行為,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的理解。一種傾向性的理解是,只要貸款材料存在虛假,就可認定實施了欺騙手段。按照這種認定邏輯,幾乎任何欺騙行為都可以屬于本罪中的欺騙手段,這使得認定欺騙手段有擴大化的傾向,本文不贊成這種理解。本文主張,只有對金融機構發(fā)放貸款起到重要作用的方面具有欺騙行為,才能認定符合本罪所要求的欺騙手段。
(一)否定任何欺騙行為都屬于本罪騙取手段的理由
第一,將任何欺騙行為認定為本罪欺騙手段違背了實行行為理論。實行行為是刑法中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刑法分則罪狀包含有實行行為的表述,但不能僅僅字面地去理解實行行為的內涵,還應當從實質上對實行行為的內容進行考察。因為“實行行為并不意味著形式上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而是具有侵害法益的緊迫危險的行為”。[1]在實行行為的判斷上,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存在分歧,行為無價值論與規(guī)范違反說相聯(lián)系,認為行為人實施了違反規(guī)范的行為,就具有了抽象的危險。而結果無價值論則主張具體危險說,認為所有危險都是作為結果的危險,只有當行為產生侵害法益的具體危險時,才認為具有實行行為。本文認為,結果無價值論對實行行為的理解更具合理性,因為犯罪的本質是侵害法益,對行為的理解也必須聯(lián)系法益,只有對法益產生具體危險的行為,才是實行行為。在騙取貸款罪中,欺騙行為是騙取貸款罪的實行行為,當某一行為對法益產生緊迫的具體危險時,才能認定該行為屬于實行行為。銀行在決定是否發(fā)放貸款前,不會審查借款人所有信息,只會對發(fā)放貸款具有關鍵影響的內容進行審核,比如借款資質、信用記錄、擔保物自然情況、法律屬性等,而一般性的夸大吹噓行為,對銀行是否發(fā)放貸款不會產生作用,在這些部分即使虛構,也不屬于本罪欺騙手段。
第二,對構成要件的解釋不能離開法益。刑法的目的是保護法益,“行為主義中的‘行為必須是‘造成法益侵害或危險的行為”,[2]騙取貸款罪的法益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安全,在一般性的事項上隱瞞事實或提供不實信息,對發(fā)放貸款不起決定作用,不會對信貸資金安全形成危險。例如,行為人分別與9家公司簽訂了購銷合同,卻吹噓自己與10家公司簽訂購銷合同,同時請第三人為自己提供了足額擔保,雖然包含有不實信息,但該信息對發(fā)放貸款不起到重要作用,不值得刑法評價與處罰。本案存在四個與貸款有關的事實:⑴鄧某虛構了A公司已向B公司購買原材料,需要支付貨款750萬元的事實;⑵鄧某指使財務人員向銀行提交虛假的《購銷合同書》;⑶鄧某指使財務人員向銀行提交虛假的《授權聲明》;⑷D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為A公司提供擔保的事實。其中,⑴⑵⑷對貸款具有重要作用,如提供的材料虛假,使銀行陷入認識錯誤進而發(fā)放貸款,對貸款資金安全具有危險性,可以評價為本罪的欺騙手段。對于按照銀行要求出具的《授權聲明》,則僅僅是履行手續(xù),對貸款構不成實質影響。但是第⑷項事實則不同,假如A公司請D公司提供的擔保是虛假的,則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保障就會落空,一旦A公司不能償還借款,D擔保公司又不代為償還,銀行就會形成壞賬,影響到了信貸資金的安全。
第三,認定欺騙手段不能脫離違法性理論。學界在違法性問題上存在違法統(tǒng)一論(違法一元論)與違法相對論(違法多元論)的分歧。其中,違法一元論又可以分為嚴格的違法一元論與緩和的違法一元論。在德國,嚴格的違法統(tǒng)一論是居于主流地位的理論,該理論認為,違法是指對整體法規(guī)范、整體法秩序的違反,任何違法行為都將破壞整體法秩序。筆者認為我國采用的是違法相對論,有以下事實支撐:⑴對贓物民法不保護,但刑法保護;⑵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既有刑事責任,又有民事責任;⑶違反交通法規(guī),駕駛車輛重傷2人,需承擔行政與民事責任,但不承擔刑事責任。在刑法上被認為違法的行為,在民法及其他領域一定是違法的,但在民法及其他領域被認為違法的行為,在刑法上并不當然違法。正如陳興良教授所認為的,“刑事不法正是以民事上、行政上的不法為其邏輯前提的,即只有在具有民事上、行政上的不法的前提下,才有刑事不法可言。如果民事上、行政上是合法的,則不可能在刑事上認定為不法?!盵3]正因為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相分離,所以不能認為《貸款通則》中規(guī)定了刑法構成要件,更不能用《貸款通則》來替代犯罪構成,而應當依據(jù)刑法獨立地進行違法性判斷。例如,某公司法人夸大盈利能力,向銀行申請貸款,即使《貸款通則》有相關規(guī)范,也不能直接根據(jù)《貸款通則》對其行為進行刑法構成要件意義上的評價。
二、成立本罪是否應滿足取得型犯罪的條件
在財產的取得方式上,騙取貸款罪與詐騙罪、金融詐騙罪相同,也屬于取得型犯罪。在騙取貸款罪的犯罪構造上,行為人先是實施了欺騙行為,使得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產生認識錯誤,并基于認識錯誤發(fā)放貸款,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因果鏈條。實踐中爭議較多的是,如果銀行工作人員明知貸款材料不實,甚至虛假材料就是在銀行工作人員指示或幫助下完成的,應如何定性?這一爭議問題的本質在于,成立騙取貸款罪是否應滿足取得型犯罪的條件?
(一)欺騙手段是否必須達到讓金融機構產生認識錯誤的程度
行為人雖采用了欺騙手段,但該手段并未達到使金融機構產生認識錯誤的程度,其他因素導致金融機構發(fā)放了貸款,則不應評價為本罪構成要件意義上的欺騙手段。例如,借款人將合同履行的次數(shù)由5次虛構為3次,其實銀行對此并不在意,依然將貸款發(fā)放給了借款人,借款人修改合同履行方式的行為不屬于本罪的欺騙手段。在規(guī)范意義上,不能使金融機構產生認識錯誤的行為,不屬于本罪的欺騙手段。下列行為足以達到使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產生認識錯誤的程度的,應當認定為本罪的欺騙手段:⑴行為人不具備貸款主體條件,提供虛假手續(xù)使自己滿足條件的;⑵借款人虛構事實規(guī)避禁止性規(guī)定的。例如,《貸款通則》第34條規(guī)定了貸款人不得對借款人發(fā)放貸款的五種情形。[4]乙公司為甲公司(法人單位)分支機構,不具備法人資格,為獲取貸款,乙公司偽造了甲公司授權其借款的授權委托書,使銀行工作人員誤認為其已獲得授權,乙公司偽造授權委托書的行為,對銀行決定是否發(fā)放貸款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應當認定為本罪中的欺騙手段。本案的現(xiàn)有證據(jù)不足以證實鄧某申請500萬元貸款時向C商業(yè)銀行隱瞞A公司巨額虧損這一對發(fā)放貸款具有重要作用的事實。雖然A公司向C銀行提供的《購銷合同書》和《授權聲明》系虛假,A公司向C銀行提供的《個人借款保證合同》、《個人經營創(chuàng)業(yè)借款合同》卻是真實的。相比較而言,后者對發(fā)放貸款具有重要作用,就《購銷合同書》而言,銀行并不進行實質審查。至于《授權聲明》,則是在銀行的要求下在程序上履行的一個手續(xù),對貸款并無實質影響。所以,A公司雖然提供了虛假材料,但其手段并未達到使金融機構產生認識錯誤的程度。
(二)欺騙手段與金融機構發(fā)放貸款之間是否應具有因果關系
騙取貸款罪屬于取得型犯罪,要求欺騙手段與金融機構發(fā)放貸款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金融機構先是由于行為人的欺騙行為陷入認識錯誤,因為認識錯誤而發(fā)放貸款,前者為因,后者為果,二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否則不能認定本罪。例如,借款人王某為取得貸款,虛構了合同履行的付款方式,將預付貨款虛報成貨到付款,銀行工作人員在審核時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并未在意,繼續(xù)準備為王某發(fā)放貸款,此時王某的岳父曾某(非國家工作人員)暗中給在銀行工作的同學信貸部主任賈某打了招呼,由于王某虛構事實的行為并未使銀行工作人員產生認識錯誤,銀行發(fā)放貸款并不是因為王某的欺騙行為,而是因為其岳父暗中幫忙,因此王某的欺騙行為與結果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不滿足取得型犯罪的成立條件。篇首案例被告人鄧某及其辯護人提出:第一,鄧某與C銀行簽訂的《個人經營創(chuàng)業(yè)借款合同》只限定“借款用途為公司購買原材料”,而所貸款項用于向C銀行質押貸款獲得450萬元后全部進入A公司賬戶用于公司經營,A公司無制作虛假采購合同騙取銀行貸款的必要。第二,證人王某甲和姜某的證言相互矛盾,也沒有證據(jù)證實鄧某向C銀行隱瞞A公司巨額虧損的事實?;阢y行的調查能力,不排除C銀行貸款時就知道A公司已處于虧損狀態(tài),為了實現(xiàn)單位盈利,明知A公司提供了虛假材料而為其發(fā)放貸款。如果事實成立,則欺騙手段與金融機構發(fā)放貸款之間無因果關系,行為人不成立騙取貸款罪。
三、行為人提供了真實擔保是否就不成立本罪
成立騙取貸款罪要求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實踐中對此要件的理解存在分歧。為便于司法實踐操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于2010年頒布了《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其中第27條規(guī)定了騙取貸款罪的立案標準。爭議最大的是該條第(一)項,即是否只要騙取銀行貸款超過100萬元,不管銀行是否可能受到損失,均構成此罪?本文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
(一)對《規(guī)定》第27條第(一)項的理解
首先,立案標準適用具有階段性、非終局性。立案是進入刑事訴訟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于案件尚未展開偵查,具體證據(jù)尚未完全掌握,給銀行等金融機構造成的損失一時難以估量,如果一定要等到數(shù)額確定下來才能立案,就會陷入“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悖論,所以,《規(guī)定》在第(一)項與第(二)項并列規(guī)定了“未造成損失”與“造成損失”均可立案的情形。但是,該標準只能適用于立案階段,不能適應于起訴、審判階段,倘若經過偵查、起訴,發(fā)現(xiàn)行為人騙取貸款的行為并未給金融機構造成損失,則應當根據(jù)騙取貸款罪的犯罪構成,認定行為不滿足“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這一構成要件要素,從而認定犯罪嫌疑人不成立本罪,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認定無罪。總之,立案標準只應適用于立案階段,具有階段性、非終局性。
其次,犯罪構成才是認定騙取貸款罪的唯一標準。根據(jù)《刑法》第175條之一,成立騙取貸款罪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行為要素: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二是結果要素: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如果根據(jù)《規(guī)定》第27條第(一)項,不考慮損失情況來認定騙取貸款罪,無疑架空了刑法的規(guī)定,不但使得罪刑法定這一刑法基本原則在司法實踐中落空,無形中還擴大了處罰范圍,使司法權侵入立法權。司法實踐中還有種觀點,認為《規(guī)定》第27條第(一)項的根據(jù)是刑法,因為《刑法》第175條之一規(guī)定了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成立騙取貸款罪的情形。此種說法不但毫無根據(jù),而且違背法理,因為《規(guī)定》第27條第(一)項只保留了《刑法》第175條之一規(guī)定的兩個構成要件要素的一個,被保留的構成要件要素(騙取銀行貸款超過100萬元)也僅僅是成立本罪的行為要素,成立本罪的結果要素(給銀行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依然被忽略掉了,而且將“騙取銀行貸款超過100萬元”既當做行為要素,又當作結果要素也違背法理,屬于重復評價。
綜上所述,《規(guī)定》具有階段性、非終局性,不能推廣適用到立案后的其他訴訟階段,是否構成騙取貸款罪,犯罪構成才是唯一標準。
(二)提供了真實擔保就不成立本罪的理由
首先,當貸款得不到清償,擔保人可使貸款得到足額清償,銀行無損失。根據(jù)《擔保法》,擔保貸款分為以保證方式、抵押方式和質押方式發(fā)放的貸款三類。擔保可由借款人提供,也可由第三方提供。如果擔保真實有效且足額,一旦債務人無法償還貸款,銀行可以通過擔保人進行債務清償,或者將擔保物進行拍賣來實現(xiàn)擔保物權,如果借款人或者第三人提供了質押物的,可以通過質押物來實現(xiàn)擔保物權,一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本金、利息得到足額清償,自然也就沒有損失可言,不滿足騙取貸款罪的結果要件,不構成本罪。雖然過去的司法實踐確實存在將采用欺騙手段取得銀行貸款并提供真實擔保的案件當作犯罪處理的判決,但針對的是騙取貸款目的用途違法的情形。比如,擔保人明知借款人騙取貸款的目的是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而為其提供擔保的。[5]可是,不能將過去的判決“類推”于未來的案件,這點司法實踐和醫(yī)學臨床實踐不同,因為“臨床醫(yī)學的唯一目的就是把病人治好,但司法實踐除了把案件‘判好之外還要考慮盡量與過去的類似判決保持一種連續(xù)性,為了滿足后者的要求,法官甚至有理由把案件判得‘不那么好?!盵6]而這是需要警惕的。
其次,對于未侵犯本罪法益的行為,刑法不能介入評價。騙取貸款罪的法益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安全。只要擔保真實且足額,就不會給銀行的資金造成損失,自然不會危及銀行的信貸資金安全。虛構事實獲取銀行貸款無疑屬于違法行為,但刑法并非要處罰該行為本身,而是因為行為侵犯了法益,危害到了金融安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作為市場主體參與經濟活動,不能期待其發(fā)放的每一筆貸款都毫無風險,對于可能存在的風險,只要沒有侵犯法益,有的可通過民事途徑解決,有的可通過行政途徑解決。事實上,《貸款通則》第19條、第70條明確規(guī)定,對于借款人在貸款時隱瞞事實、提供虛假資料的,由貸款人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貸款人可以視情節(jié)停止發(fā)放貸款、提前收回部分直至全部貸款,造成損失的,借款人及其主管人員或其他責任人,應承擔賠償責任。由于借款本質上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商事活動,借款方、貸款方都要維護自身利益,金融機構希望賺取利息并安全回收本金,如果借款方被限制人身自由并且被追究刑事責任,公司經營受影響,反而不利于還清本金利息,因此,實踐中存在銀行主動再次放款,以“新貸還舊貸”,以利于利息收取、資金回籠?,F(xiàn)實中,“被騙”的銀行對借款人提供虛假資料往往心知肚明,“案發(fā)”后幾乎不報案,也很少承認被騙,在他們看來,只要擔保合法,銀行大可把錢貸出,一旦借款人還不起錢,通過擔保物抵償即可?,F(xiàn)實中還存在公安機關對騙取貸款案立案偵查后,“被騙”的銀行聯(lián)名向銀監(jiān)局“維權”,不認為自己被騙,要求為自己正名的案例,更能說明問題。
本文認為,第一,刑法是社會防衛(wèi)的最后一道防線,不能動輒動用刑事手段介入民商事活動。在民商法已為風險爭議設定好解決方案的前提下,輕易動用刑法反而不利于銀行資金保護,應當在維護金融安全的同時,維護好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第二,必須堅守住罪刑法定原則的底線,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必須在法益的指導下進行解釋與適用,對于沒有法益侵害或危險的案件,不能啟動刑法。回到本案,一審根據(jù)《規(guī)定》,認定只要騙取銀行貸款超過100萬元,不管銀行是否可能受到損失,均構成此罪。這一結論和理由均不妥當,因此二審進行了糾正。從外表上看,即使認定鄧某在向C銀行申請貸款過程中提供了虛假貸款資料,符合本罪的行為要件,但該筆貸款存在合法有效的擔保,且最終由D擔保公司全部代為償還,C銀行并未遭受任何損失,也無其他嚴重情節(jié),未對信貸資金安全造成具體的危險,不成立騙取貸款罪。
注釋:
[1]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144頁。
[2][日]松原芳博:《刑法總論重要問題》,王昭武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頁。
[3]陳興良:《刑法知識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頁。
[4]《貸款通則》第34條規(guī)定:“經貸款人調查了解,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貸款人不得對其發(fā)放貸款: (一)建設項目貸款按國家規(guī)定應當報有關部門批準而未取得批準文件的;(二)生產、經營或投資項目貸款按照國家規(guī)定應取得環(huán)境保護等部門許可而未取得許可的;(三)借款人實行承包、租賃、聯(lián)營、合并(兼并)、合作、分立、股權轉讓、股份制改造等過程中,未清償或落實貸款人原有貸款債務的;(四)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未經借款授權的;(五)國家明確規(guī)定不得貸款的?!?/p>
[5]參見《蔡某某騙取貸款、票據(jù)承兌、金融票證罪一案刑事二審(復核)案件裁定書》([2013]浙溫刑終字第1381號)。
[6]陳金釗、焦寶乾:《法律解釋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