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歷史批評、比較批評、形象批評、摘句批評、本事批評及知人論世等通行的《詩品》批評方法論體系之外,還存在易被忽略的“借言批評”方法。本文通過對《詩品》具體條目具體分析,將“借言批評”分為借言以肯定己之觀點、借言以提出不同意見、借言以說明前后原因三類。
關(guān)鍵詞:《詩品》 借言 批評方法 鐘嶸
作為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研究五言詩的批評理論專著,章學誠評價《詩品》“思深而意遠”,并提出這與“《詩品》深從六藝溯流別”的批評方法有關(guān)。除章學誠提到的“溯流別”之法,鐘嶸還運用了如“品第高下”“較其異同”“喻以形象”“知人論世”“尋章摘句”等批評方法。繼張伯偉先生對《詩品》批評方法論的研究之后,顧農(nóng)、曹旭等學者亦撰文進行了補充說明,另提出了本事批評法。
其實,除上述六種批評方法外,“借言批評”也占據(jù)了《詩品》批評方法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卻容易被學界忽略。就像現(xiàn)代學者著書時援引名家學說及文獻資料一樣,鐘嶸在品評詩人詩作時也大量借用如謝靈運、湯惠休等人的言論進行補充說明或提出不同看法。經(jīng)筆者整理,《詩品》中出現(xiàn)借言批評的條目共計17條,可分為借言以肯定己之觀點、借言以提出不同意見、借言以說明前后原因三類。
一、借言以肯定己之觀點
在《詩品》所有借言批評的條目中,鐘嶸引用他言作論據(jù)以增加觀點說服力的最為多見,如“晉步兵阮籍詩”條,鐘嶸用“顏延注解,怯言其志”對阮籍詩歌“厥旨淵放,歸趣難求”的特點做補充說明。因為阮詩太過隱晦,影響了人們對詩意的準確理解,故而顏延之曾與沈約嘗試為《詠懷》作注。原注已佚,今所見者,唯有《文選》李善注引數(shù)則。在顏延之的注解中,他只對詩的典故進行注釋,并未對其詩意進行探求。鐘嶸謂之“怯言其志”。究其原因,一為顏延之身處晉宋易代之際,出于全身避禍的考量,故不敢直言。原因之二,從晉初發(fā)展到晉宋易代之際約二百多年的時間里,因多用比興而致“厥旨淵放,歸趣難求”的阮籍詩歌,確實越來越難懂,顏延之未必能全部看懂。此處,鐘嶸借用顏延之對《詠懷》作注卻“怯言其志”來說明阮詩“言近而旨遠,語近而情遙”的風格,可謂完美注解。
在《詩品》借言批評中,同樣為鐘嶸引用他人評價以肯定己見的,還見于“晉平原相陸機”條。鐘嶸在《詩品》中評價陸機為“太康之英”“陸才如?!保阉腥肷掀?。雖“尚規(guī)矩,不貴綺錯,有傷直致之奇”,但陸機“咀嚼英華,厭飫膏澤”,通過博覽群書,廣泛吸收前代文學的精粹,以如海之才,使其詩歌“才高辭贍,舉體華美”,遂鐘嶸在陸機條的最后引用張華對陸機的評價以說明觀點:“張公嘆其大才,信矣!”“信矣”二字,可見其盛嘆。鐘嶸借張華之口贊嘆陸機的才學,一為肯定陸機學識淵博,二為肯定其“文章之淵泉”的作用。
此外,鐘嶸在評價左思、郭璞、孫綽、許洵、鮑令暉、韓蘭英、虞羲、顏測等詩人時,皆運用了借言以肯定己之觀點的借言批評法。
二、借言以提出不同意見
除了借用他人言論來表達鐘嶸自己的批評意見外,《詩品》中還存在借言以提出不同意見的條例?!赌淆R書·文學偉論》稱“潘陸齊名”,在“晉黃門郎潘岳詩”條,鐘嶸即借《翰林論》與謝混贊嘆潘岳詩才之言,比較潘陸二人詩歌風格“一深一淺”的差異。
其源出于仲宣?!逗擦帧穱@其翩翩奕奕,如翔禽之有羽毛,衣被之有綃縠,猶淺于陸機。謝混云:“潘詩爛若舒錦,無處不佳;陸文如披沙簡金,往往見寶?!睅V謂:益壽輕華,故以潘為勝;《翰林》篤論,故嘆陸為深。余常言:陸才如海,潘才如江。(上品·晉黃門郎潘岳詩)
東晉李充撰寫的結(jié)合文體來評論作品的《翰林論》已亡佚,今只見《初學記》引李充《翰林論》曰:“潘安仁之為文也,猶翔禽之羽毛,衣被之綃榖?!薄跋枨葜鹈?,衣被之綃縠”皆輕捷優(yōu)美,此乃李充以形象的喻示說明潘詩輕綺飄舉、文采翩翩的特點。但李充認為潘岳文辭華美若此,仍“淺于陸機”,應是從詩歌的內(nèi)容方面評價。據(jù)王娜考證,李充在論及文體時,諸如“表宜以遠大為本,不以華藻為先”“在朝辨政而議奏出,宜以遠大為本,陸機議晉斷,亦名其美矣”等話,可看出李充更重視詩歌的內(nèi)容方面。陸機繁富,故以陸機為勝。
謝混之言,見于《世說·文學》篇84條。孫興公曰:“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睂O綽之言與謝混之評大致相似,鐘嶸引言應出于此。謝混贊賞潘詩“無處不佳”,與其自身詩歌風格有關(guān)。鐘嶸在《詩品》中評價謝混為:“才力苦弱,故務(wù)其清淺,殊得風流媚趣?!敝x混作詩華美淺暢,如《游西池》“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句,與潘岳詩歌流暢輕綺之風相似,故謝混以潘為勝。
“嶸謂”二句,乃鐘嶸在分析對立觀點并解釋原因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即“陸才如海,潘才如江”,以短短八字,概括了陸機、潘岳詩歌各自的風格特征:一為深而蕪,一為淺而凈;同時兼及潘陸二人的才性,與陸機條“張公嘆其大才”、《詩品序》稱“陸機為太康之英,安仁、景陽為輔”的觀點前后呼應。
同樣借言以提出不同意見的,還有鐘嶸在“宋征士陶潛詩”條反駁“世嘆其質(zhì)直”的評價。認為淵明“至如‘歡言醉春酒‘日暮天無云”等句,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縱觀鐘嶸對陶淵明的評價,他并未親自指摘瑕疵,而是借用世人之言,指出陶詩的質(zhì)直?!百|(zhì)直”即質(zhì)樸、直率,沒有文采。南朝文壇崇尚華麗纖巧之風,講究格律、詞藻、用典,故“開千古平淡之宗”的陶詩在當時被評價為“質(zhì)直”。但是鐘嶸自己并不完全贊同這一觀點,他認為陶詩“文體省凈”“又協(xié)左思風力”,并摘“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云”兩句予以駁斥,認為此二句“風華清靡”,符合詩歌“直尋”標準,因此不能給陶詩貼上“田家語”的標簽。
另外,在品評“善于風人答贈”的詩人吳邁遠時,鐘嶸借用湯惠休對吳邁遠的自信之言“我詩可為汝詩父”,增加趣味性。湯惠休與吳邁遠同列下品,鐘嶸并不認為湯惠休之詩高于吳邁遠,故而引用謝莊的評價:“不然爾,湯可為庶兄。”鐘嶸借用湯惠休與謝莊之言,不僅活化出湯惠休的過于自信,又挽回了吳邁遠的地位。
三、借言以說明前后原因
《詩品》中還有一類借言批評,乃借時下名家及世俗言論表明原因,如“宋光祿大夫顏延之詩”一條:“湯惠休曰:‘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顏終身病之?!?/p>
據(jù)《南史·顏延之傳》記載:“延之嘗問鮑照己與靈運優(yōu)劣,照曰:‘謝五言如初發(fā)芙蓉,自然可愛。君詩若鋪錦列繡,亦雕繢滿眼。”鮑照此句與湯惠休說法相近,此話究竟為何人所言,是褒是貶,歷來是學界爭論的焦點?!败饺爻鏊敝钢x靈運詩清新秀拔、自然可愛,是褒義;其實,似含譏諷之意的“錯彩鏤金”“雕繢滿眼”,喻指顏延年詩歌鏤花刻紋、文藻華麗,亦是褒義。因為鮑照評顏詩“亦”雕繢滿眼,則前后兩句表達的感情色彩應是一致的。鐘嶸推崇“直尋”“自然”,故而把注重詩歌內(nèi)在整體神韻之美的謝詩列入上品,而注重詩歌外在辭采形式之美的顏詩排在中品。鐘嶸引用湯惠休對顏謝的評價,并用“顏終身病之”作結(jié),意在說明顏延之“負其才辭”,不肯屈居與自己齊名的謝靈運之下。因此,延之所病乃湯惠休的高低之分,而不是湯惠休評價其詩“錯彩鏤金”。
與顏延之條相似的還有“梁太常任昉詩”條目,“彥昇少年為詩不工,故世稱‘沈詩、任筆,昉深恨之”句,表明任昉以文出名的原因,幸而“晚節(jié)愛好既篤,文亦遒變。善銓事理,拓體淵雅,得國士之風”,故可以擢居中品。
此外,鐘嶸還借謝康樂之言:“張公雖復千篇,猶一體耳”,意指張華縱有千篇之作,在風格形式上也不會有很大的突破,以此說明把張華置于中品的原因:“今置之甲科疑弱,抑之中品恨少,在季、孟之間矣?!痹凇褒R惠休上人、齊道猷上人、齊釋寶月詩”條,鐘嶸借羊曜璠之言:“是顏公忌鮑之文,故立休、鮑之論”,以此說明惠休、鮑照齊名的原因。同時,在此條目中鐘嶸還借言以提出不同意見:“惠休淫靡,情過其才。世遂匹之鮑照,恐商、周矣。”鐘嶸評價鮑照“總四家而擅美,跨兩代而孤出”,認為惠休不敵鮑照。在“齊諸暨令袁嘏詩”條,鐘嶸引袁嘏對徐太保尉之言:“我詩有生氣,須人捉著。不爾,便飛去”,以此說明袁嘏“詩平平耳”卻“多自謂能”的原因。
縱觀《詩品》,鐘嶸借李充、謝混之言提出“陸才如海,潘才如江”的新論;借謝靈運之口闡明張華“置之甲科疑弱,抑之中品恨少”的原因;借湯惠休之評說明自己相對于顏詩之錯彩鏤金,更偏好謝詩之清水芙蓉的評詩標準。曹旭認為,《詩品》所以垂式千秋,獨秀眾品,成為百代詩話之祖,除了其中包組的詩歌史觀、剛?cè)嵯酀拿缹W理想、確立“滋味說”以外,其獨特的批評方法,同樣是它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借言批評法在《詩品》的批評方法論體系中,以其趣味性與多元性,對文學批評頗具借鑒意義,當引起學界注意。
需要強調(diào)的是,《詩品》中的各種批評方法是網(wǎng)狀交叉、互相聯(lián)系的,有些條目中會同時運用多種批評方法,不可將其孤立看待。
參考文獻:
[1]劉義慶.世說新語校注[M].劉孝標,注.朱奇志,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7.
[2]鐘嶸.詩品集注(增訂本)[M].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蕭統(tǒng).文選[M].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張伯偉.鐘嶸詩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5]王叔岷.鐘嶸詩品箋證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7.
[6]顧農(nóng).鐘嶸《詩品》的批評標準與理論精華[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83(02).
[7]張伯偉.鐘嶸《詩品》的批評方法論[J].中國社會科學,1986(03).
[8]曹旭.摘句批評·本事批評·形象批評及其他——《詩品》批評方法論之二[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1997(04).[9]曹旭.比較批評與歷史批評——《詩品》批評方法論舉隅[J].學術(shù)月刊,1998(03).
[10]秦丙坤.論《詩品》中的借言批評法[J].社會科學研究,2004(04).
(作者簡介:張競文,女,研究生,武漢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