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錢,你見過嗎?
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比如,用一只羊換一把石斧,這就是我們說的物物交換。但有時候,受到用于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人們不得不尋找一種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
最早出現(xiàn)的貨幣是實物貨幣。游牧民族以牲畜、獸皮來充當貨幣,農耕民族以五谷、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等充當貨幣。因為牛、羊、豬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會腐爛,珠、玉太少,刀、鏟又太笨重,最后就由海貝這一實物充當貨幣。因此,漢字中和財富、價值有關的字大多與“貝”字有關。
布幣由農耕經(jīng)濟的農具演變發(fā)展而來,形狀各異,種類繁多,一般都鑄刻有文字。直到今天,人們仍然把布幣視作中國錢幣文化的象征,在中國人民銀行的行徽以及人民幣的水印圖案中,都可以看到布幣的存在。
環(huán)幣流通于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和魏國,分圓孔和方孔兩種,上面鑄有文字。環(huán)幣以它獨特的魅力和使用的便利性逐漸取代了其他形狀的錢幣,為錢幣的形狀確定為方孔圓形打下了基礎。
蟻鼻錢由貝幣演化而來?!跋伇恰钡囊馑际切?,蟻鼻錢即小錢,俗稱“鬼臉錢”。
公元6 2 1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除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統(tǒng)一鑄造開元通寶。
北宋時,由于鑄錢的銅料緊缺,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qū)大量地鑄造鐵錢。據(jù)《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的鐵錢一貫就重達1 2.9千克。在四川買一匹羅(絲織品),要付7 5千克的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便,紙幣——交子就在四川地區(qū)應運而生。北宋的紙幣主要有交子,南宋有會子、關子。
(文、圖選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