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將軍
艾的名字來自于《詩經》,在別的典籍中也被稱為冰臺、艾蒿、醫(yī)草、灸草等。艾葉是菊艾的干燥葉,夏季花未開時采摘,除去雜質,曬干。艾葉曬干后搗爛如絨,制成艾卷、艾柱,是中醫(yī)針灸科的常用之物。
用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且現(xiàn)代醫(y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艾葉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適用于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用還能治皮膚瘙癢,脫皮,稱得上是一味婦科良藥。
艾葉不是非得泡水或制成艾卷、艾柱才能用,還可以做成點心或菜式,在家就能完成。
最簡易的方法:煮粥或煎湯。像做菜葉粥一樣,加入1-2兩調味即可。
艾葉餃子也挺受歡迎。取艾葉300克,切碎,和適量的蔥、豆芽、豆腐搭配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包成餃子,蒸熟或水煮均可。能增進食欲。
艾葉還可用來煎雞蛋。艾葉洗凈后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食之令人開胃。
和雞蛋共煮也可以,只是作用不同,用于月經過多。方法:生姜15克、艾葉10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后,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也可以在家做艾葉肉圓。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有暖胃的效果。
艾葉水糕需要點技術含量。取艾葉、粘米或糯米、沙糖各適量;先將艾葉陰干,然后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再將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最后放入盆中蒸60分鐘,待冷卻后切件。
有一款藥膳叫艾葉蒜湯,可平逆氣、止血。做法是: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
痛經的姐妹肯定知道艾葉紅糖水的做法: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對緩解痛經很有效。
艾葉雖好也非人人適用。陰虛血熱者請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