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夫
一座山與一座寺的千年訴說
山乃一座寺,寺是一座山。來到慕名中傳說的巴肯山和巴肯寺前,我無法形容內心的激動與興奮。
從博物館走出來,直接進入?yún)歉缤鯂s在太陽落山前,去觀看吳哥窟一天中最美的時刻——吳哥落日。
巴肯山上的巴肯寺是觀看落日的最好去處。由是,這里便成為我認識吳哥的第一個窗口。
車只能開到巴肯山腳下的森林里,時至下午5時,人們從不同的地方朝圣似地趕來,像是不約而同趕赴一場盛筵,紛至沓來,彼此成為拍攝對象。
沿著巴肯山慢步上行,穿過那些千年的塵埃,心里涌起一種說不出的感動與悸動。我從多山的四川而來,巴肯山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山,頂多算得上一個“丘”或一個“壇”。說它是一個“壇”,實際上我發(fā)現(xiàn),這里像金字塔一般——酷似一座人造山,四面低中間凸起。山的四面都有一條長長的路,直通山頂,山頂就是巴肯寺。由于山矮且四周濃密的綠蔭所籠罩,雖然原先的那些通往巴肯寺的路已經(jīng)破敗不堪,文物部門已經(jīng)用繩子圈起來加以保護,不讓游人再走,但你仍可感覺到當年那種熙熙攘攘的人流……
這“壇”構成了一個特殊的“壇場”,上千年過去了,我們的心里仍可強烈地感受到??梢韵胂?,以一座山作為一個“壇場”,那該是一種怎樣的奢華與氣派。
巴肯寺因石頭而存在,石頭們布陣似地高高聳立,時而形成一個個陡陡的臺梯,時而構成一間間神秘的小屋,時而又演變成一具石頭動物……真是變幻莫測,嘆為觀止。
寺的基座前,有一頭石鹿最先映入我的眼簾,石鹿只不過是這一大堆寶貝中不起眼的一類,但其旁邊香火繚繞,讓人肅然虔誠起來,順著那縷縷青煙,給人的感覺,這里的一切都還活著。
我真的佩服吳哥王朝最初的設計者——阇耶跋摩一世,是他選中了這塊絕佳之地。這樣的眼光是無愧于帝王的,要知道他們所處的時代是距今天1200多年的9世紀(公元893年)。
吳哥通王城承載的圖騰
吳哥通王城(Angkor Thom)中的“Thom”讀“通”乃“大”之意,查資料發(fā)現(xiàn),按梵文原義,“Angkor”是“城市”的意思,故而“Angkor Thom”應該是“大城市”。
吳哥通王城是真臘王國吳哥王朝的國都,鼎盛時期這里有上百萬人生活,遠超過鼎盛時的羅馬古城。
要追述這座城市的來龍去脈,還得提到吳哥的開國之君——阇耶跋摩一世。他最早筑城在巴肯山,修造了巴肯寺之后,他站在巴肯山上注視著遠方那片平坦而肥沃的土地,在他看來,那里是一塊絕對上佳的風水寶地,于是,他決定遷都到幾公里外的通王城。
吳哥通王城有凱旋門和勝利門,它們又稱為南門和北門。南門是國王帶領部隊出征的大門,北門是國王休閑旅游所出的大門。所以百姓只要看到國王從北門出來,意味著國內平安祥和,國外無事,而從南門出去的話,舉國戰(zhàn)事緊急,全民皆兵了。
我們從吳哥通王城的南門進入,這是一座佛教風格建筑。這個方向與當年國王出城的方向相反,那是一道獨特的大門,之前在各種照片上我都已經(jīng)熟悉了大門上端的那張笑臉。雖然門很氣派很雄偉,但也是窄窄的,此門與一條長長的通道相連,通道實際上是一座大橋,橋下面便是一條設計科學的護城河。
這條我們今天看似平常的通道,卻是吳哥王朝時期的神道,神道兩旁的石雕由27位眾神以拔河模樣組成一個強大的陣勢,最前端也是最高的地方雕刻的是眼鏡蛇。在吳哥窟的各種石雕中,以眼鏡蛇為龍頭的石雕比比皆是,據(jù)說這都有極其嚴格的講究,分別以蛇頭的數(shù)量來代表其尊貴程度,分別有三、五、七、九頭蛇。長廊的盡頭,如果是九頭蛇的話,那一定是至尊國王出入的通道。
橋上的那組雕刻名為“攪動欲海”。左右兩旁的神分別扮演著“守護者”和“破壞者”角色,那些巨大天神和阿修羅列著隊,吃力地攪拌著大海,
在巴戎寺廟,當年的文武百官每天像我們一樣穿行在森林里。所不同的是,神住在石頭砌成的佛塔里,而人則住在佛塔下面的木制房子里,住在木制房屋里的人,每天都仰望著住在佛塔里的神,一種別樣的神圣與神秘。
百年千年過盡之后,石頭砌成的佛塔依然高聳在那里,而木制的居所早已灰飛煙滅。不難看出,彼時的吳哥王朝,是神權與皇權的高度統(tǒng)一。國王一旦駕崩,就由人變?yōu)樯窳?。也就是說,生前國王住在木制屋子里,而肉體生命結束之后,他就由木制屋子搬到了更高處的石頭屋子里了,兩者看似很近,卻咫尺天涯。
那一群微笑著的石頭
吳哥窟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的地方,冰冷石頭塑造的神大多面帶笑意,溫文爾雅、極有教養(yǎng)。那些微笑的面孔,小的巴掌大小,大的似一座山。而映入我們眼簾的微笑面孔,更多集中在巴戎寺廟49尊巨大的四面佛,淋漓盡致、活靈活現(xiàn)、動感十足。
碩大而緊湊的巴戎寺一共有5道城門,49尊佛像,兩者相加為54。正好代表吳哥王朝當時的54個省份。
巴戎寺為蘇利耶跋摩一世所建,看得出來,吳哥王朝神話世界的民本思想,是想把至高無上的神與他治下的百姓有機地鏈接在一起,用“54”這個數(shù)字表達出來,以示后人?;蛟S正因為此,他的后代阇耶跋摩七世在其百年之后又加以重建。
穿行于眾神聚集迷宮式的巴戎寺,我感覺到一種眩暈。眾神注目之下,我又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般的惶惑。我仔細打量著那一尊尊四面佛出神,發(fā)現(xiàn)每一尊佛像眼瞼幾乎下垂,眼睛微閉。稍翹的厚唇,扁平的鼻子,寬坦的前額,還有長長的耳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