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摘 要]新牛津初中英語教材每四個單元之后,都有一個特殊的板塊——Project。它是綜合的語言實踐項目,旨在通過思考、調查、討論、合作等方式,全面復習前四個單元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重在讓學生通過活動展示成果,體驗成功。這個板塊的教學不容忽視。
[關鍵詞]初中英語 Project教學 復習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10057
Project是綜合的語言實踐板塊,它在教材中位居于每四個單元之后,代替了舊版教材中的Review and check,旨在通過思考、調查、討論、合作等方式,全面復習前四個單元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該板塊重在讓學生通過活動展示成果,體驗成功。因此,這個板塊不可小覷。下面以牛津譯林版《英語》8下Project 2為例,談談該板塊教學的幾點體會和感悟。
一、明確教學目標,有效推進課堂教學
明確目標,是有效課堂的基礎和前提。本課題的主題是A report on charity,要求學生對自己所選的一個慈善機構進行研究,對慈善機構進行調查,小組合作搜集更多的信息,以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
這個主題活動與前幾個單元的主題密切相關,即了解慈善機構以及人們在那里所從事的工作,增強幫助不幸的人的意識。這個板塊為學生提供了綜合復習前幾個單元的語言知識的機會,并要求學生能在實踐中運用這些知識。
把握了該板塊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教學活動的開展就有了依據(jù)、目標和方向。要避免突出活動、忽略語言知識或者以復習為主、強化語言知識點而忽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弊端,使語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和實踐活動完美結合,真正實現(xiàn)該部分的教學目標,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設計教學流程,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1.語言知識點的復習。Project的教學,語言知識點的復習是重點。對于知識點的復習,教師們常采用默寫單詞、背誦短語等毫無趣味性的檢查方式,讓學生感覺味同嚼蠟。而把復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復習的主題語言項目讓學生共同協(xié)商確定,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
在項目主題確定之前,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結合Uni 5—Unit 8所學的知識,有序歸納所學的詞匯,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梳理出單元的學習要點,包括句型等。對于詞匯的復習,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活動,自行設計單詞大賽活動,例如每一個小組制作一張單詞卡,將各個小組制作的單詞卡集中起來,讓學生以“抓鬮”的形式,抓到哪組單詞就快速說出卡片上單詞的形式及其轉化形式。自己設計活動、組織活動的形式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為了引導學生對項目主題的談論,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Do you know any charities? What do charities do to help people?” 等。在學生自主談論的基礎上,教師告訴學生,大家將共同探究自己所了解的某一個慈善機構。這樣,既復習了單元知識,也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了鋪墊。
2.活動設計。活動分四個階段——計劃階段、準備階段、完善階段和展示階段。
三、注重實踐活動,突出實際運用
1.活動準備。將學生合理分組。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談論他們最感興趣的慈善機構,如Project Hope等,并針對所選擇的慈善機構去查詢信息。在查詢信息之前,確定要查詢哪些信息,以有針對性地查閱資料,如“What is its name? When was it set up? Why was it set up?”等。
2.活動開展?;顒又黝}確定后,明確分工,如了解某一個慈善機構,分給組員每人2—3個問題,讓學生分組對這些問題進行調查和收集整理材料。對于問題的調查,學生可以調查家人、同學或者是老師。組長集中組員的調查結果,匯總整合信息,并寫成匯報材料,完成課題任務。最后交流展示。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作品,是否包含了“以什么方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work as a volunteer, donate money or things, organize an activity to raise money等,力求報告完美、全面。
四、注意幾個問題,提高Project教學質量
1.減少控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幾個單元知識點的復習、項目主題的選擇,教師只能從總體上加以提示和指導,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復習方式和項目的主題。如何分工、探究等都由學生自主選擇、自主安排。
2.Project活動,不一定要一課時完成,也可以課內外相結合,還可以分不同的課時完成。
3.Project不能完全等同于單元的綜合復習,應該在語言知識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復習和運用語言知識。
Project給予了教師和學生發(fā)揮的空間,改變灌輸式教學,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的討論、咨詢和交流等,再結合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用中學、學中用。同時,通過合作、調查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