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瑩
新課程標準所崇尚的體育教學思想是“快樂體育”,而在“快樂體育”中最能于體育中體現(xiàn)快樂的便是游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體育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幫助完成其他體育任務的一條有效途徑。它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使學生在主動快樂的氣氛中學習體育,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一、明確游戲的目的
體育游戲既不同于一般的體育運動,也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活動。它以身體活動為主線,具有一定的情節(jié)和比賽因素,能使學生在趣味的游戲中認識客觀事物,發(fā)展身體基本活動能力以及協(xié)調性、靈敏性、觀察力和表現(xiàn)力等,還能豐富體育課的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使學生在樂中學,在趣中練,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游戲是鍛煉和愉悅身心有效的手段,是發(fā)展身體基本活動能力、促進思維和心理素質的發(fā)展、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二年級《原地高抬腿跑》那一課時,可以組織“傳遞實心球”的游戲,目的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鍛煉上肢和腰腹的力量,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枯燥無味,而是積極踴躍。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結一致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品質,使學生全面鍛煉身體,促進身體的健康生長發(fā)育。
可見,通過體育游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各種技能技巧,還能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機智、果斷、團結、負責、活潑、樂觀、進取、創(chuàng)新等優(yōu)良品質,使學生在不斷的挑戰(zhàn)中發(fā)展自我意識。
二、游戲的示范和講解
體育游戲教學一般是從教師的講解和示范開始的,講解游戲的順序,一般按照游戲的名稱、結構、方法、動作要領、運動路線、交替信號和一般規(guī)律規(guī)則這樣的先后順序。特別要講清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力求生動形象,簡要明了,寓思想教育于游戲中。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對游戲的注意和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游戲概念。為了使學生較快地掌握游戲的方法和過程,可以根據(jù)游戲的難易程度選擇講解的方法。例如,“鉆山洞”的游戲可以先講解后示范,“顛球接力”的游戲可以邊講解邊示范,“障礙接力跑”的游戲可以先示范后講解,還有的像“跳長繩比賽、開火車、小貓捉老鼠”等游戲就要師生合作演示,還有的像“奪球隊戰(zhàn)”的游戲就只示范關鍵動作就可以了。有時可以讓學生嘗試性地練習一遍,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選擇了正確的講解和示范的方法后,教師講解和示范是否得當,不僅是游戲的成敗關鍵,還是突破教材教學難點的關鍵。例如,在三年級的體育游戲“通過障礙”的教學中,可以先把動作完整、準確地示范一次,然后再進行分解示范,邊做動作邊提出思考的問題:跳三角有幾種方法?用正誤對比法跨過和跳過方凳,讓學生判斷哪種方法是正確的,哪種方法是錯誤的;再用二至三種示范動作爬過欄架,讓學生選擇一種既快又省力還不碰倒欄架的動作。這樣,既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也能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來掌握游戲的方法,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
游戲是一項學生十分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它內容豐富多樣,形式生動活潑,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將障礙跑的教學過程設計成送“雞毛信”的游戲,鋪設墊子作“草地”,把欄架當作“鋼絲網”,用兩條繩子擺設成一條“小河”,用實心球作“地雷”,讓學生進行爬、鉆、跨、繞等動作的練習,最后將信送到“目的地”。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維異?;钴S,練習的情緒十分高漲,學習的效果也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游戲在教學中的運用
1.利用游戲比賽形式,培養(yǎng)健康心態(tài)。
游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占有相當?shù)姆萘浚ㄟ^游戲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競爭意識以及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yōu)良品質,而這些優(yōu)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游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游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怯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游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就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偏激傾向的學生認識游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起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
2.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yǎng)樂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于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格與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有著密切聯(lián)系。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教師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使學生樂于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不愿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問為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通常要親自出馬,帶領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并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