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一帆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奉鉆故紙,何日出頭時?每一位教師都是課程標準的代言者,新課改理念的踐行者,語文學習的引領(lǐng)者。毫無疑問的,每一位教師一點一滴的成長,就可能推動語文課程的創(chuàng)新和學生積累的進步。
一、廣袤天地積累知識
空門不肯出。這是憤慨的一聲當頭棒喝,也是內(nèi)心深處的忠告吶喊。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當有著如此的境界,三尺講臺是留給老師的施展空間,清新校園是供給老師的學習園地,但是我們的成長不應止步于此,大千世界都在等待著諸位老師的觀看、欣賞、學習,然后內(nèi)化為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和生活歷練,傳授給自己的學生,讓學生能夠用幼小稚嫩的心靈與我分享,分享生活的善良美好,感悟其中的每一次成長。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僅僅局限在書本中,僅僅停滯在課堂上,僅僅成長在校園中是不夠的,世界如此廣袤,我們應當跳出自己的“小宇宙”,感受外面的更精彩的世界。
二、精細知識專業(yè)探索
學到的知識可以廣博,但必須深入探索,細心研究,用自己的專業(yè)目光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每一次案例,講解,示范,用心整理積累下來。我設(shè)計了一個筆記本,并且命名為“成長日記”,前半部分是對優(yōu)秀教案的選擇摘取記錄,后半部分是自己的個人感悟,時間久了拿出來翻翻細細的品味,會有著不一樣的收獲,許多好詞好句,甚至是網(wǎng)絡(luò)中有關(guān)課文講解的幽默句子,都一一記載下來,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讓學生在忙碌的學習中獲得歡笑,稍微放松之后反而會有更多對于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的領(lǐng)悟!
三、稚嫩心靈細心呵護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被贊為“春風”“春雨”“春蠶”的教師,在接受這些驚喜稱號的時候,也應當深深的自省,我們是否真的如春風化雨般的柔和,如春雨潛夜般的細膩,如春蠶吐絲般的無私。
時常會感到肩膀的責任重大,在與身為老教師的父親交流時,總會聊到學生的活潑可愛、調(diào)皮搗蛋和善良單純,父親也會語重心長地說,語文老師不要只看到成績,每一位老師都是在培養(yǎng)“人”,他們只是普通的孩子,不要對他們期望太高,讓他們順其自然的成長,才能夠獲得最美好的學習記憶,那么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學習、學會了學習,從而提高了成績,因果兩者萬萬不可以顛倒。吾日三省吾身,是否真的做到了能夠?qū)捜輩s不乏原則的面對學生,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在努力學習知識的同時,健康的成長,或許有些許挫折,但是走的長遠,走的堅定,走的目標明確,接近夢想!
四、專業(yè)素養(yǎng)踏實提升
語文教師應當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諸位專家老師都有了詳細的講解,在這里我也想闡述一下自己的拙見。個人認為應當包含:
教學設(shè)計:課前教學準備及學習準備,教學預設(shè)及教法學法等研究。
上課:語言表達、組織教學、教學調(diào)控、學習指導等研究。
作業(yè)與輔導:根據(jù)每個學段兒童的基本特點,學科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作業(yè)與輔導等研究。
檢測與評價:教學和學習效果檢測及改進教與學等研究。
教學技能:各學科通用的小學教師基本技能要求及學科特點的教學專業(yè)技能要求。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春意總在不經(jīng)意間綻放心間,我希望作為春的使者,默默的開放在學生心中。靜靜思考,用心悟道,一位教師的成長過程就是一種蛻變,破繭成蝶。在磨礪中成長,在積淀中進步,在內(nèi)省中收獲,收獲信念,收獲喜悅,收獲成長!